用作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极好耐火性型钢材料的铸坯及生产该铸坯的轧制型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6386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将含有如下基本组分(重量%)C0.04-0.20%,Si0.05-0.50%,Mn0.4-2.0%,Mo0.3-0.7%,N0.003-0.015%,V0.04-0.20%,Al<0.005%的钢水预脱氧处理,以调整[O%]为0.003-0.015%(重量),然后向其中添加钛使满足下式要求:-0.006≤[Ti%]-2[O%]≤0.08,使钛基氧化物以≥20颗粒/mm↑[2]数量结晶,并且MnS、TiN和V(C,N)沉积在钛基氧化物上,使钛基氧化物以复合沉淀弥散在钢中,以提供铸坯。通过在轧制时于各轧制道次间水冷和轧制完成后快速冷却相结合,得到具有极好耐火性的高强度高韧性型钢。(*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用作工程构件的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极好耐火性的控轧制型钢,特别是由钢水预脱氧处理以促进形成晶内铁素体,并经控温轧制方法生产的可控轧制型钢。由于新建般筑的高度显著增加和结构设计技术发展等原因,建设部重新考虑了建筑物的耐火设计,并且于1987年3月颁布了“新耐火设计规程”。在该新规程中,旧规程中关于应保证防火要求,使失火时钢产品的温度保持在350℃以下的限制被取消,这使按照钢制品的高温强度和建筑物实际负荷之间的平衡确定合适的防火方法成为可能。特别是当在600℃的设计高温强度能保证时,可相应降低防火要求。为了适应这种趋向,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报(公开)No2-77523提出了用于建筑物中的具有极好耐火性的低屈服比的钢和钢制品以及其生产方法。该在先申请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添加Mo和Nb改进高温强度,其加入量为使在600℃的屈服点为室温屈服点的70%或更大。该钢制品的设计高强度定为600℃,这是基于这样的结论,即由含合金元素使钢生产成本增加和实现防火所需费用之间平衡的观点来看,这是最有利的。在现有技术中由Al脱氧的钢中,Al在钢生产的早期阶段通过熔化方法被加入,以完成脱氧并悬浮分离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以下方法生产的铸坯,将含有(重量%)C 0. 04-0. 20%,Si 0. 05-0. 50%,Mn 0. 4-2. 0%,Mo 0. 3-0. 7%,N 0. 003-0. 015%,V 0. 04-0. 20%,A1<0. 0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钢水经预脱氧处理,使得溶解氧浓度调整到0. 003-0. 015%(重量),添加Ti使得Ti含量为0. 005-0. 025%(重量),并满足Ti含量[Ti%]和溶解氧浓度[0%]之间由下式表示的关系的要求:-0. 006≤[Ti%]-2[0%]≤0. 008,使钛基氧化物以≥20颗粒/mm↑[2]的数量结晶,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1992-9-24 4-2549411.一种用作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极好耐火性型钢材料的铸坯,其特征在于,它含有(按重量%),0.04~0.20%的C,0.05~0.50的Si,0.4~2.0%的Mn,0.005~0.025%的Ti,0.3~0.7%的Mo,0.003~0.015%的N,0.04~0.20%的V和0.005%的Al,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满足Ti含量〔Ti%〕和溶解氧浓度〔0%〕之间由下式表示的关系的要求-0.006≤〔Ti%〕-2〔0%〕≤0.008并且使钛基氧化物以20颗粒/mm2更多的数量弥散并使MnS、TiN和V(C,N)沉积在钛基氧化物上。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作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极好耐火性型钢材料的铸坯,其中,所述铸坯进一步还含有选自0.7%或更少的Cr,0.05%或更少的Nb,1.0%或更少的Ni,1.0%或更少的Cu,0.003%或更少的Ca以及0.010%或更少的REM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化学组分。3.一种制造具有极好耐火性和韧性的可控轧制型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按重量%)0.04~0.20%的C,0.05~0.50%的Si,0.4~2.0%的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广一吉田卓渡边和夫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