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颂明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座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286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座椅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板和第二支撑板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在受力状态下为有弧度的弯折结构,支架在第一状态时,第二支撑板在上,第一支撑板在下:支架在第二状态时,第二支撑板在下,第一支撑板在上。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支架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一卡扣连接;支架在第二状态下,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易,易生产,携带及使用也很方便,成本低,效果明显,可充分适应于长途旅行的飞机,火车,汽车上的乘客,也可以于家中座卧时使用,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A multifunctional seat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ulti-functional seat bracket, which includes a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a second support plate,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is a curved bending structure under the force state. The support is on the first state,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is on the top,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is in the first state, and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is in the first state. Bottom: when the bracket is in second state, the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is below, and the first supporting plate is on. The second support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lasp and a second card buckle. Under the first state,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first clip, and the bracket is connected by the first buckles and the second buckles at both ends of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respectively in the second st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production, convenient carrying and use, low cost and obvious effect. It can be fully adapted to the long journey aircraft, trains, passengers on the car, and can be used in the home seat, and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mar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座椅支架
本技术涉及护理器材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功能座椅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其身体健康已成为众所关心的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尤其是乘坐高铁,飞机,汽车出行提供了方便,但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强度的日益减轻,人民坐下来学习和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多,社会活动的日益增长,长途旅行中乘坐高铁,飞机,小车出行次数渐多,由于公共交通的特性,空间限制,人在飞机或者汽车中,基本上只能有一种坐姿坐在座椅上,大部分公共交通工具座位之间的间距很小,腿安放不便,也就是说整过旅行中身体屁股以上的重量全压在腰椎,颈椎上,也有些人会将手放置于前面座椅后背用来放置食物小桌板上,头部偏向一侧置于双手上,以减轻身体上部的负担,但这个方法的缺点是,头手不能放置在最佳位置,效果不佳,也不舒服,且头部重量压于手上会导致手部被压处缺血,手发麻。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座椅支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座椅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在受力状态下为有弧度的弯折结构,支架在第一状态时,第二支撑板在上,第一支撑板在下:支架在第二状态时,第一支撑板在上,第二支撑板在下。本技术中,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支架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一卡扣连接;支架在第二状态下,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连接。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两侧设有挂绳。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两侧设有两组以上的挂绳通孔,用于调整挂绳的位置。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两侧设有可拆卸的侧板连接块,侧板连接块上设有侧板。本技术中,所述侧板连接块上设有两个以上的侧板连接孔,用于调整侧板的位置,侧板上设一长条槽,长条槽上通过螺栓连接第二侧护板,以便于调节第二侧护板的上下位置,更好适应腰部。本技术中,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可拆卸的头部支撑装置。本技术中,所述第二支撑板设有两个以上的头部支撑装置调节孔,用于调节头部支撑装置的位置。本技术中,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设有可拆卸的挂钩。本技术中,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挂钩调节孔,用于调整挂钩的位置。本技术中,所述头部支撑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为与人脸结构契合的面具结构,所述装置本体底部设有用于呼吸的通孔,所述装置本体内侧设有一圈软质垫片,装置本体下端设有两个以上的可拆卸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前升降支撑架和后升降支撑架,前升降支撑架设置在装置本体下方前端,后升降支撑架设置在装置本体下方后端,所述装置本体前端包括前固定块,前固定块上设有固定通孔,前升降支撑架竖直方向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调节通孔,前固定块和前升降支撑架通过定位插销连接并能够通过定位插销调节前升降支撑架的高度,所述装置本体后端包括后固定块,后固定块上设有固定通孔,后升降支撑架竖直方向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调节通孔,后固定块和后升降支撑架通过定位插销连接并能够通过定位插销调节前升降支撑架的高度,所述前升降支撑架与后升降支撑架的底部均与头部支撑装置调节孔适配。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易,易生产,携带及使用也很方便,成本低,效果明显,可充分适应于长途旅行的飞机,火车,汽车上的乘客,也可以于家中座卧时使用,有广阔的应用市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技术的上述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图1是本装置第一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装置第二状态示意图;图3是第二支撑板示意图;图4是第一支撑板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4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5示意图;图7是头部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本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第一状态下,第二支撑板2在上,通过挂钩5挂在前排座椅顶部,第一支撑板1顶住前排座椅,在高铁或者飞机上等座椅背部有小桌的情况下,第一支撑板1放置在小桌上。在第二支撑板2上放置一头部支撑装置3,支撑头部。头部支撑装置在第二支撑板2上的位置可以调整,本实施例采用设置三个通孔调节,还可以采用滑齿卡扣调节上下高度。第二支撑板2上设有第一卡扣8a和第二卡扣8b,支架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通过第一卡扣8a连接。第一支撑板1在自然状态下呈平直状态,在受力状态下为弯折的弓形结构。如图3,第二支撑板2包括头部支撑装置3、挂钩5、头部支撑装置调节孔7和挂钩调节孔12,第二支撑板为平直板,挂钩5用于挂在前排座椅上,挂钩5可以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钩,增加可调节的距离,头部支撑装置调节孔7用于卡住头部支撑装置3,并调节位置,适应各种上半身高度的人群,挂钩调节孔12用于调整挂钩的位置,从而调整第二支撑板的重心。第二支撑板为软质柔性工程塑料材质,一头卡入U槽,施力移动一头可以正反弯曲,能承受身体重量。挂钩为金属材质时的大小形状可以用手工调整为适应座椅的厚度。挂钩为塑料材质时,可以旋转螺杆固定在靠椅上方。挂绳长短可调节,以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座椅靠背,调节支撑板1与前胸之间的距离,也起到定位支撑板一头的作用,以便身体以最佳姿势俯卧。如图4,第一支撑板1由工程塑料制成,可弯折,两端可以卡进第二支撑板2上的卡扣。实施例1中,将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一端安装固定,与坐椅形成一体结构,第一支撑板1在下,第二支撑板2在上,第二支撑板的挂钩5挂在前排座椅顶部,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前排座椅上,使得前排座椅、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形成一个三角形稳定结构,并可通过调节挂钩调节孔12和底部第一支撑板与前排座椅位置来调整该三角形结构的内角大小,以满足人趴卧的舒适为宜,第二支撑板2上的头部支撑装置3用于头部支撑,头部支撑装置调节孔7用于调整头部支撑装置3的位置。本实施例尤其适用于高铁以及飞机和前排有扶手小桌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头部支撑装置3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为与人脸结构契合的面具结构,所述装置本体底部设有用于呼吸的通孔13,所述装置本体内侧设有一圈软质垫片,装置本体下端设有两个以上的可拆卸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前升降支撑架14和后升降支撑架15,前升降支撑架14设置在装置本体下方前端,后升降支撑架15设置在装置本体下方后端,所述装置本体前端包括前固定块16,前固定块上设有固定通孔17,前升降支撑架竖直方向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调节通孔18,前固定块和前升降支撑架通过定位插销连接并能够通过定位插销调节前升降支撑架的高度,所述装置本体后端包括后固定块19,后固定块上设有固定通孔,后升降支撑架竖直方向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调节通孔,后固定块和后升降支撑架通过定位插销连接并能够通过定位插销调节前升降支撑架的高度,所述前升降支撑架与后升降支撑架的底部均与头部支撑装置调节孔7适配。实施例2:如图2,实施例2中,第二状态下,第一支撑板1在上,第二支撑板2在下,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卡扣8a和第二卡扣8b连接,第二支撑板2底端设置三挡卡扣调节第一支撑板1的弯曲程度形成一体结构,本实施例适用于椅子座位上作为腰靠,这种方式与第一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座椅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在受力状态下为有弧度的弯折结构,支架在第一状态时,第一支撑板(1)在下,第二支撑板(2)在上:支架在第二状态时,第一支撑板(1)在上,第二支撑板(2)在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在受力状态下为有弧度的弯折结构,支架在第一状态时,第一支撑板(1)在下,第二支撑板(2)在上:支架在第二状态时,第一支撑板(1)在上,第二支撑板(2)在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上设有第一卡扣(8a)和第二卡扣(8b),支架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通过第一卡扣(8a)连接;支架在第二状态下,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卡扣(8a)和第二卡扣(8b)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两侧设有可拆卸的挂绳(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两侧设有两组以上的挂绳通孔(6),用于调整挂绳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两侧设有可拆卸的侧板连接块(9),侧板连接块上设有可拆卸的侧板(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座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连接块上设有两个以上的侧板连接孔(11),用于调整侧板的位置,侧板上设一长条槽,长条槽上通过螺栓连接第二侧护板,以便于调节第二侧护板的上下位置,更好适应腰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座椅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颂明罗金罗俊
申请(专利权)人:罗颂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