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培养细胞及菌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6276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培养细胞及菌种装置,包括培养装置及保温装置,培养装置包括基体A,所述基体A下端面固设有支承脚,所述基体A内设置有容纳腔A,所述容纳腔A外表壁内设置有位于所述基体A内的螺管,所述螺管右侧出口通连设置有向右延长出外部的通道管,所述螺管右端与所述容纳腔A通连,所述通道管右端面通连设置有操控阀,所述操控阀右端面通连设置有第一连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此设备采用水浴法进行加热并保温,稳定变化幅度小,能够最大限度提供恒温环境,有利于细胞和菌种培养。

A new type of culture cell and bacterial pla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culture cell and strain device, including a culture device and a heat preservation device. The training device includes a base A, the base of the base A is fixed with a supporting foot, and the matrix A is provided with a chamber A. The cavity of the chamber A is provided with a spiral tube inside the base of the matrix A, and the right out of the tube is on the right side. The right end of th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A, and the right end face of the channel tube is connected with a control valve. The right end face of the control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continuous tube. The device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in use, and the device is heated and insulated by water bath method. Stable and variable range is small, which can maximize the provision of constant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and is conducive to cell and strain 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培养细胞及菌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培养细胞及菌种装置。
技术介绍
细胞以及菌种的培养往往都要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传统的保温箱需要直接利用电热管发热以维持温箱内的温度,消耗能源大且温度难以控制,温度容易过高或者过低,温度变化剧烈,不利于细胞以及菌种的培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培养细胞及菌种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新型培养细胞及菌种装置,包括培养装置及保温装置,培养装置包括基体A,所述基体A下端面固设有支承脚,所述基体A内设置有容纳腔A,所述容纳腔A外表壁内设置有位于所述基体A内的螺管,所述螺管右侧出口通连设置有向右延长出外部的通道管,所述螺管右端与所述容纳腔A通连,所述通道管右端面通连设置有操控阀,所述操控阀右端面通连设置有第一连管,所述螺管左侧出口通连设置有向左延长出外部的管件A,所述管件A左端面通连设置有闸阀A,所述闸阀A左端面通连设置有管件B,所述基体A上端面固设有位于所述容纳腔A内的容纳箱,所述容纳箱下端面固设有与所述容纳腔A下端壁相配合的垫板,所述容纳箱内设置有容纳腔B,所述容纳腔B左端壁固设有感应器,所述容纳腔B下端壁内通连设置有贯通所述容纳腔A下端壁且伸出外部的金属管,所述金属管上端面固设有闸阀H,所述金属管左右侧设置有位于所述基体A内的簧圈腔,所述簧圈腔外端壁内设置有滑行腔,所述滑行腔内可滑行的设置有滑行杆,所述滑行杆朝内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簧圈腔上下端壁滑行配合连接的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簧圈腔外端壁之间设置有簧圈,所述推板内侧端壁固设有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与设置于所述金属管内的固定槽相配合,所述金属管下端面通连设置有闸阀D,所述闸阀D下端面通连设置有软性管,所述第一连管连接到管件,所述管件D右端面通连设置有电子控制阀,所述电子控制阀右端面通连设置有管件E,所述管件E右端面通连设置有吸引泵,所述吸引泵右端面通连设置有向下延长的管件F,所述管件F下方设置有保温装置,保温装置包括固设于地面上的基体B,所述基体B内设置有容纳腔C,所述容纳腔C内设置有与所述管件F通连的吸水头,所述容纳腔C内底壁上固定设置有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与电源电连接,所述基体A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照射装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螺管为螺状,所述螺管绕设所述容纳腔A外表壁内,从而提高了设备的传热效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照射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基体左侧端面上的照射座,所述照射座左侧端面固定设置有照射灯,所述照射灯与电源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此设备采用水浴法进行加热并保温,稳定变化幅度小,能够最大限度提供恒温环境,有利于细胞和菌种培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培养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保温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培养细胞及菌种装置,包括培养装置及保温装置,培养装置包括基体A101,所述基体A101下端面固设有支承脚100,所述基体A101内设置有容纳腔A106,所述容纳腔A106外表壁内设置有位于所述基体A101内的螺管105,所述螺管105右侧出口通连设置有向右延长出外部的通道管122,所述螺管105右端与所述容纳腔A106通连,所述通道管122右端面通连设置有操控阀121,所述操控阀121右端面通连设置有第一连管120,所述螺管105左侧出口通连设置有向左延长出外部的管件A102,所述管件A102左端面通连设置有闸阀A103,所述闸阀A103左端面通连设置有管件B104,所述基体A101上端面固设有位于所述容纳腔A106内的容纳箱107,所述容纳箱107下端面固设有与所述容纳腔A106下端壁相配合的垫板112,所述容纳箱107内设置有容纳腔B110,所述容纳腔B110左端壁固设有感应器111,所述容纳腔B110下端壁内通连设置有贯通所述容纳腔A106下端壁且伸出外部的金属管128,所述金属管128上端面固设有闸阀H113,所述金属管128左右侧设置有位于所述基体A101内的簧圈腔126,所述簧圈腔126外端壁内设置有滑行腔124,所述滑行腔124内可滑行的设置有滑行杆125,所述滑行杆125朝内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簧圈腔126上下端壁滑行配合连接的推板123,所述推板123与所述簧圈腔126外端壁之间设置有簧圈,所述推板123内侧端壁固设有固定端127,所述固定端127与设置于所述金属管128内的固定槽相配合,所述金属管128下端面通连设置有闸阀D131,所述闸阀D131下端面通连设置有软性管129,所述第一连管120连接到管件115,所述管件D115右端面通连设置有电子控制阀116,所述电子控制阀116右端面通连设置有管件E117,所述管件E117右端面通连设置有吸引泵118,所述吸引泵118右端面通连设置有向下延长的管件F119,所述管件F119下方设置有保温装置,保温装置包括固设于地面上的基体B136,所述基体B136内设置有容纳腔C137,所述容纳腔C137内设置有与所述管件F119通连的吸水头144,所述容纳腔C137内底壁上固定设置有发热管135,所述发热管135与电源电连接,所述基体A101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照射装置。有益地,其中,所述螺管105为螺状,所述螺管105绕设所述容纳腔A106外表壁内,从而提高了设备的传热效率。有益地,其中,所述照射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基体A101左侧端面上的照射座401,所述照射座401左侧端面固定设置有照射灯402,所述照射灯402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照射装置为作业提供方便。本专利技术设备在初始状态时,所述闸阀A、电子控制阀、操控阀、闸阀D和闸阀H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吸引泵处于停止工作状态,从而有利于设备的维护与安装。当设备运行时,所述闸阀A、电子控制阀116和操控阀打开,所述发热管135通电,对所述容纳腔C137内的水进行加热,所述吸水头144将水吸入并通过管件F119、吸引泵118、管件E117、管件D115、所述第一连管120、所述通道管122进入所述容纳腔A106并充满所述螺管105,热量由所述容纳腔A传递到所述容纳腔B内,对所述容纳腔B进行加热并保温,所述感应器感知所述容纳腔B内的温度从而方便进行控制,从而为所述容纳腔B进行细胞和菌种的培养提供恒温的环境;当需要排出所述容纳腔A106内的水,所述闸阀A103打开,所述容纳腔A106和所述螺管105中的水从管件A向外排出;当容纳腔B110中直接盛有液体进行细胞和菌种培养时,培养结束打开闸阀H113和所述闸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培养细胞及菌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培养细胞及菌种装置,包括培养装置及保温装置,培养装置包括基体A,所述基体A下端面固设有支承脚,所述基体A内设置有容纳腔A,所述容纳腔A外表壁内设置有位于所述基体A内的螺管,所述螺管右侧出口通连设置有向右延长出外部的通道管,所述螺管右端与所述容纳腔A通连,所述通道管右端面通连设置有操控阀,所述操控阀右端面通连设置有第一连管,所述螺管左侧出口通连设置有向左延长出外部的管件A,所述管件A左端面通连设置有闸阀A,所述闸阀A左端面通连设置有管件B,所述基体A上端面固设有位于所述容纳腔A内的容纳箱,所述容纳箱下端面固设有与所述容纳腔A下端壁相配合的垫板,所述容纳箱内设置有容纳腔B,所述容纳腔B左端壁固设有感应器,所述容纳腔B下端壁内通连设置有贯通所述容纳腔A下端壁且伸出外部的金属管,所述金属管上端面固设有闸阀H,所述金属管左右侧设置有位于所述基体A内的簧圈腔,所述簧圈腔外端壁内设置有滑行腔,所述滑行腔内可滑行的设置有滑行杆,所述滑行杆朝内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簧圈腔上下端壁滑行配合连接的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簧圈腔外端壁之间设置有簧圈,所述推板内侧端壁固设有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与设置于所述金属管内的固定槽相配合,所述金属管下端面通连设置有闸阀D,所述闸阀D下端面通连设置有软性管,所述第一连管连接到管件,所述管件D右端面通连设置有电子控制阀,所述电子控制阀右端面通连设置有管件E,所述管件E右端面通连设置有吸引泵,所述吸引泵右端面通连设置有向下延长的管件F,所述管件F下方设置有保温装置,保温装置包括固设于地面上的基体B,所述基体B内设置有容纳腔C,所述容纳腔C内设置有与所述管件F通连的吸水头,所述容纳腔C内底壁上固定设置有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与电源电连接,所述基体A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照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培养细胞及菌种装置,包括培养装置及保温装置,培养装置包括基体A,所述基体A下端面固设有支承脚,所述基体A内设置有容纳腔A,所述容纳腔A外表壁内设置有位于所述基体A内的螺管,所述螺管右侧出口通连设置有向右延长出外部的通道管,所述螺管右端与所述容纳腔A通连,所述通道管右端面通连设置有操控阀,所述操控阀右端面通连设置有第一连管,所述螺管左侧出口通连设置有向左延长出外部的管件A,所述管件A左端面通连设置有闸阀A,所述闸阀A左端面通连设置有管件B,所述基体A上端面固设有位于所述容纳腔A内的容纳箱,所述容纳箱下端面固设有与所述容纳腔A下端壁相配合的垫板,所述容纳箱内设置有容纳腔B,所述容纳腔B左端壁固设有感应器,所述容纳腔B下端壁内通连设置有贯通所述容纳腔A下端壁且伸出外部的金属管,所述金属管上端面固设有闸阀H,所述金属管左右侧设置有位于所述基体A内的簧圈腔,所述簧圈腔外端壁内设置有滑行腔,所述滑行腔内可滑行的设置有滑行杆,所述滑行杆朝内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簧圈腔上下端壁滑行配合连接的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上虞区中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