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本体、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单元框架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197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6:23
提供了一种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单元的框架本体,该框架本体能够在减小通过电解液的支路电流损失的同时改进狭缝中的电解液的散热,并且还能够抑制在狭缝形成部处引起的应变。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单元的框架本体包括:开口,该开口形成在框架本体的内侧;歧管,该岐管允许电解液流过;和狭缝,该狭缝连接歧管和开口,并且在歧管和开口之间形成电解液的流路,该狭缝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该至少一个弯曲部具有2.0mm以上并且200mm以下的曲率半径。

Frame body, unit frame for redox flow battery and redox flow battery

A frame body for the redox flow cell unit is provided, which can reduce the heat dissipation of the electrolyte in the slit while reducing the loss of the branch current through the electrolyte, and also can inhibit the strain caused by the slit formation section. The frame body for the redox flow cell unit comprises an opening, which is formed on the inside of the frame body; the manifold allows the electrolyte to flow through the manifold, and the slit connects the manifold and the opening, and forms a flow path between the manifold and the opening, and the slit has at least one bending part, and this slit has at least one bending part, and the slit has at least one bending part. At least one bending part has a curvature radius of 2.0mm or less than 200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框架本体、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单元框架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单元的框架本体、一种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单元框架和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单元的框架本体,该框架本体能够在减小通过电解液的支路电流损失的同时,改进设置在框架本体中的狭缝中的电解液的散热,并且还能够抑制在狭缝形成部处引起的应变。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大容量蓄电池,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此后还被称作“RF电池”)已为人所知(见专利文献1和2)。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应用在于负荷均衡、瞬时压降补偿和备用电源以及对倡导大规模引入的诸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自然能量的输出进行平滑化。RF电池是使用包含具有通过氧化还原改变的化合价(valence)的金属离子(活性材料)的电解液作为正电极电解液和负电极电解液而执行充电和放电的电池。图9示出使用包含用作活性材料的V离子的钒电解液作为正电极电解液和负电极电解液的钒基RF电池300的操作原理。在图9中,电池单元100中的实线箭头和虚线箭头分别表示充电反应和放电反应。RF电池300包括单元100,该单元100被渗透氢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框架本体、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单元框架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单元的框架本体,包括:开口,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歧管,电解液穿过所述岐管进行流通;和狭缝,所述狭缝被连接在所述开口和所述歧管之间,所述狭缝在所述开口和所述歧管之间形成用于所述电解液的流路,所述狭缝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的曲率半径等于或大于2.0mm并且小于或等于200m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单元的框架本体,包括:开口,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歧管,电解液穿过所述岐管进行流通;和狭缝,所述狭缝被连接在所述开口和所述歧管之间,所述狭缝在所述开口和所述歧管之间形成用于所述电解液的流路,所述狭缝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的曲率半径等于或大于2.0mm并且小于或等于20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本体,其中,所述狭缝在所述开口和最靠近所述开口的所述弯曲部之间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大于200mm的曲率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本体,其中,所述连接部具有5.0mm以上并且200mm以下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本体,其中,所述狭缝具有0.5mm以上并且10mm以下的深度。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本体,其中,所述狭缝具有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寒野毅山名健司本井见二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