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耐腐蚀硬质合金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140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耐磨、耐腐蚀硬质合金材料,主要用于在腐蚀工况条件下机械密封摩擦副的制造。 目前,机械密封副用材料均采用YG6硬质合金,该合金材料存在耐蚀能力差,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成分为:粘结金属镍0.5~2.5%,铬0.1~0.5%,钼0.5~1%,钴0.1~0.5%,其余为碳化钨。该合金与YG6合金材料相比,具有物理-力学性能好,耐蚀能力高,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硬质合金材料
适合用作腐蚀介质中特别是高温(沸腾)腐蚀条件下机械密封摩擦付材料。目前,机械密封普遍采用钨钴类(YG6牌号)合金(成份比钨94%,钴6%见对比文件)。该合金硬度高耐磨性能好且最早应用于机械密封。其缺点是此类合金耐腐蚀能力差,并且钨钴类合金粘结金属是稀贵金属一钴,使得钨钴类合金成本大为提高,故在使用中受到一定限制。随着我国石油、化工业的迅速发展,机械密封的工况条件也越来越复杂,例如;对材料耐腐蚀、耐高温、超高压、超高速、防辐射以及在腐蚀介质中的抗颗粒磨损等的要求,使一般硬质合金难以完全适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现有合金的生产工艺方法,通过降低合金中粘结金属的含量,选择耐蚀金属添加组元镍等金属来取代粘结金属钴,以使硬质合金中稀贵金属钴的含量大幅度下降,从而实现在不降低原有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的情况下,提高硬质合金的耐蚀性能及降低材料成本的任务。本专利技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耐磨、耐腐蚀硬质合金材料,其粘结金属成份配比为镍0.5~2.5%,铬0.1~0.5%,钼0.5~1%,钴0.1~0.5%,其余为碳化钨。本专利技术采取粉沫冶金工艺制取成份配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磨、耐腐蚀硬质合金材料,其特征为粘结金属成分配比为:镍0.5~2.5%,铬0.1~0.5%,钼0.5~1.0%,钴0.1~0.5%,其余为碳化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月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硬质合金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