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热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3749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度热镀锌钢板,其本质上由C:0.03-0.25质量%、Si:0.7质量%以下、Mn:1.4-3.5质量%以下、P:0.05质量%以下、S:0.01质量%以下、Cr:0.05-1质量%、Nb:0.005-0.1质量%、和余量的Fe组成,并且由铁素体和第2相的复合组织组成,复合组织的平均粒径在10μm以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在焊接时不易产生HAZ的软化,所以适用于利用特殊薄型板材(TWB)的汽车结构构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超过700MPa的拉伸强度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特别是涉及一种焊接时热影响区(HAZ)不易产生软化、加工性能优良的。近年,对加工性的要求日益严格,关于提高这种高强度热镀锌钢板的加工性能的提案也日渐增多。例如,特开平5-311244号公报提出的方法是,把Si-Mn-P系热轧钢板在连续热镀锌生产线上加热到Ac1相变点以上的温度后,急冷到Ms点以下,使整体或部分产生马氏体,之后利用热镀锌液和合金化处理炉的热量对马氏体进行回火处理的方法。另外,特开平7-54051号公报公开的方法是,对在Mn-P-Nb(-Ti)系的热轧后低温下卷绕的热轧钢板进行热镀锌处理,向微小的铁素体基质中细微地分散珠光体或渗碳体,以提高延伸法兰的性能(伸びフランジ性)的方法。另一方面,最近,象特殊薄型板材(TWB),把不同强度或不同板厚的钢板通过激光焊接或压薄滚焊等焊接得到的材料被用于汽车的结构构件,钢板的焊接部的特性开始被重视。但是,利用特开平5-311244号公报记载的提高钢板自身的加工性的方法制造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是基于其强化结构使奥氏体急冷而得的第2相获得的,但由于铁素体及第2相未做到均一细微化,所以焊接时容易产生HAZ的软化,导致焊接部的加工性劣化和强度降低,不适用于汽车用结构构件等。这里所说的第2相是由选自马氏体和贝氏体的至少一种组织组成的相。另外,利用特开平7-54051号公报记载的方法制造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是向铁素体基质中细微地分散珠光体或渗碳体形成的组织,所以在稳定获得超过700MPa的拉伸强度、特别是超过780MPa以上的强度方面很困难。该目的是通过本质上由C0.03-0.25质量%、Si0.7质量%以下、Mn1.4-3.5质量%以下、P0.05质量%以下、S0.01质量%以下、Cr0.05-1质量%、Nb0.005-0.1质量%、和余量的Fe组成、并且由铁素体和第2相的复合组织组成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实现的,前述复合组织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下。该高强度热镀锌钢板是通过包括下述工序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制得的热轧工序,把本质上由C0.03-0.25质量%、Si0.7质量%以下、Mn1.4-3.5质量%以下、P0.05质量%以下、S0.01质量%以下、Cr0.05-1质量%、Nb0.005-0.1质量%、和余量的Fe组成的钢坯,在Ar3相变点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热轧;卷绕工序,对800-700℃的温度范围以5℃/秒以上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在450-700℃的温度范围进行卷绕;和镀锌工序,在连续热镀锌生产线上,加热到760-880℃温度范围后,以1℃/秒以上的冷却速度冷却到600℃以下的温度范围,进行镀锌。图2A、2B分别表示的是本专利技术例的钢板和比较例的钢板的激光焊接部截面的硬度分布图。1)钢成分本专利技术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本质上是由下述元素及余量的Fe组成。CC是实现高强度化的必须元素。为得到超过700MPa的拉伸强度,其含量至少要在0.03%以上。但是,如果添加量超过0.25%,则第2相的体积率增加,使结晶粒相互间结合,粒径变大,在焊接时会产生HAZ的软化、加工性劣化等。因此,C量要控制在0.03-0.25%。SiSi是稳定获得铁素体+马氏体2相组织的有效元素。但是,如果含量超过0.7%,镀锌的密合性和表面外观会明显劣化。所以,Si量要控制在0.7%以下。MnMn和C一样,是实现高强度化的必须元素。为得到超过700MPa的拉伸强度,其含量至少要在1.4%以上。但是,如果添加量超过3.5%,则第2相的粒径变大,在焊接时会产生HAZ的软化、加工性劣化等。因此,Mn量要控制在1.4-3.5%。PP和Si一样,是稳定获得铁素体+马氏体2相组织的有效元素。但是,如果含量超过0.05%,会劣化焊接部的韧性。所以,P量要控制在0.05%以下。SS是不纯物,所以越少越好。如果其含量超过0.01%,和P一样,会显著劣化焊接部的韧性。所以,S量要控制在0.01%以下。sol.Al(溶性Al)sol.Al是很有效的脱氧元素,但其含量超过0.10%时,会劣化加工性。所以,sol.Al量最好控制在0.10%以下。NN含量如果超过0.007%,会劣化延展性,所以,N量最好控制在0.007%以下。CrCr是防止HAZ在焊接时软化的有效元素。因此,其含量需要在0.05%以上,但如果超过1%会劣化表面性质。所以,Cr量应控制为0.05-1%。NbNb是把铁素体粒径细微化、防止HAZ在焊接时软化、提高加工性的有效元素。因此,其含量需要在0.005%以上,但如果超过0.1%会劣化加工性。所以,Nb量应控制为0.005-1%。在上述元素的基础上,添加从Mo0.05-1%、V0.02-0.5%、Ti0.005-0.05%、B0.0002-0.002%中选择的至少1种元素,把铁素体粒径进一步细微化,对防止HAZ在焊接时软化、提高加工性更有效果。特别是,Mo、V对提高淬火性有效果,Ti、B对提高强度有效果。2)由铁素体+第2相组成的复合组织的平均粒径如后面所详述,把复合组织的平均粒径控制在10μm以下,会得到更优良的加工性。这里所说的第2相是由选自马氏体和贝氏体的至少一种组织组成的相。另外,复合组织中,在这些第2相的基础上,再包含有不足10%的珠光体或残留的奥氏体时,也不会有损本专利技术的效果。3)制造方法上述高强度热镀锌钢板也可以通过,例如,把满足上述成分条件的钢坯在Ar3相变点以上的精加工温度下进行热轧后,以5℃/秒以上的冷却速度冷却到800-700℃的温度范围,在450-700℃温度范围进行卷绕,酸洗后,在连续热镀锌生产线上,加热到760-880℃温度范围,以1℃/秒以上的冷却速度冷却到600℃以下的温度范围,进行镀锌的制造方法制得。另外,也可以在镀锌后进行合金化处理。这样制得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是热轧钢板。热轧的精加工温度应在Ar3相变点以上,以避免在不到Ar3相变点以下时生成粗大的铁素体粒,形成不均一的组织。热轧后,在800-700℃温度范围生成铁素体粒,但如果以小于5℃/秒的冷却速度冷却该温度范围,会使铁素体粒变粗大,形成不均一的组织。因此,该温度范围,需要以5℃/秒以上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特别是,以100-300℃/秒以上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对组织的细微化是非常有利的。卷绕温度如果不足450℃,会造成NbC的析出不充分,而如果超过700℃又会析出粗大的NbC,都会导致得不到细微化的组织,HAZ在焊接时产生软化,加工性劣化。因此,卷绕温度应控制为450-700℃。连续热镀锌生产线上的加热温度如果不足760℃就不能形成第2相,而超过880℃又会造成组织粗大化,所以,应控制为760-880℃。加热后,如果以小于1℃/秒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或即使以1℃/秒以上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在超过600℃的温度下进行镀锌时,都会导致铁素体粒粗大化、不能形成第2相。因此,需要以1℃/秒以上的冷却速度,冷却到600℃以下后进行镀锌。也可以把热轧后的热轧钢板,按照和冷轧后的连续热镀锌生产线相同的条件进行镀锌。这样制得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是冷轧钢板。此时,为防止组织的粗大化,冷轧率需要在20%以上。另外,钢坯的制造可以用铸锭法,也可以用连续铸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热镀锌钢板,其本质上由C:0.03-0.25质量%、Si:0.7质量%以下、Mn:1.4-3.5质量%以下、P:0.05质量%以下、S:0.01质量%以下、Cr:0.05-1质量%、Nb:0.005-0.1质量%、和余量的Fe组成,并且由铁素体和第2相的复合组织组成,所述复合组织的平均粒径在10μm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泷康伸北野总人佐藤健太郎岩渊正洋蒲昭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钢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