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施工现场雨水回渗及再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342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施工现场雨水回渗及再利用系统,包括透水砖路面、植草砖里面、景观水池和沉淀池,以及排污通道。在施工现场向下挖设下凹式景观水池,池底标高由中间向四周逐渐变高;沉淀池形状为三级沉淀,在清水池中放置潜水泵;开挖沟槽埋设PVC排水管道,连通景观水池与沉淀池,PVC管连接沉淀池的进水口,其在景观水池中设置在景观水池的设计溢水口处,排水管应由景观水池向沉淀池方向设置不小于2%的坡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对雨水生态利用的效果,雨水不仅能补充至地下水,多余的水通过此系统得到回收利用,节约了施工现场用水量。

Rainwater infiltration and reuse system in construction site based on sponge city concep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site rainwater reutilization and reuse system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sponge City, including the permeable brick pavement, the grass planting brick, the landscape pool and the sedimentation tank, and the discharge channel. In the construction site, a downhill landscape pool is dug down, the elevation of the bottom of the pool is gradually higher from the middle to four sides; the shape of the sedimentation tank is three level precipitation, and the submersible pump is placed in the water pool; the excavation groove is buried in the PVC drainage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landscape pool and the sedimentation tank, and the PVC pipe connects the intake of the sedimentation tank, which is set in the landscape pool. For the design of the landscape pool, the drainage pipe should be set to a slope of not less than 2% from the landscape pool to the sedimentation tank. The invention has achieved the effect on the ecological utilization of rainwater. The rainwater can not only be added to the groundwater, but the excess water can be recycled through the system, and the water consump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is sa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施工现场雨水回渗及再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绵城市雨水处理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雨水回渗及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紧缺,尤其是大部分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区,全国700多个地级市以上的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且成递增趋势。雨水是自然界一种优质的淡水资源,不仅可以补充地下水,保持水土生态,经简单处理即可实现冲厕、路面喷洒、绿化浇灌的功能,回用雨水具有显著的节水效能。目前,在施工现场大量雨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网,一定程度上破坏的雨水生态循环,同时,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布置中,越来越多的项目为了实现文明施工,往往在办公区、生活区设置了景观水系,常见的有景观喷泉、景观假山等,大多直接采用市政供水或抽取地下水。这些做法虽然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环境,却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与现在提倡的海绵城市建设理论要求不相符,同绿色施工的要求背道而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美化办公、生活环境与雨水再利用之间的矛盾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施工现场雨水回渗及再利用系统,使得雨水实现生态回渗及再利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施工现场雨水回渗及再利用系统,包括透水砖路面、植草砖里面、景观水池和沉淀池,以及排污通道。还包括一些步骤内容:(1)在施工现场向下挖设下凹式景观水池,池底标高由中间向四周逐渐变高;(2)放线、开挖沉淀池,沉淀池形状为矩形,且为三级沉淀,在清水池中放置潜水泵;(3)开挖沟槽埋设PVC排水管道,连通景观水池与沉淀池,PVC管连接沉淀池的进水口,其在景观水池中设置在景观水池的设计溢水口处,排水管应由景观水池向沉淀池方向设置不小于2%的坡度;(4)在景观水池外侧0.5m左右开挖一圈200-500mm的弧形截水沟,并在沟内植草;(5)植草沟外围施工场区采用透水砖硬化,透水砖向景观水池倾斜铺设,坡度为2%;(6)开挖沟槽埋设供水管道,用于连接清水池中的水泵与喷淋系统及其他用水设备;(7)采用现场混凝土余料及钢筋废料制作沉淀池盖板,并在沉淀池周边设置安全防护装置。还可在水泵的出水口安装水表,以便于统计计算雨水回收利用量。最后,将喷淋系统与其他用水设备应与市政供水管网相连接,在沉淀池无水的情况下保证各用水设备正常运转。在透水砖路面或植草砖与排水管之间设置有排污过滤系统,该排污过滤系统包括设置在透水砖路面或植草砖下方的汇流管,各汇流管倾斜汇总与竖井,在竖井内端中部横向安装有转轴并在转轴上设置有水轮叶片,在竖井的底部设置有横向的排污通道并在该排污通道内横向安装有螺旋推进轴,在螺旋推进轴的下方设置排水管,并在排污通道与排水管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转轴与螺旋推进轴之间传动连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达到了对雨水生态利用的效果,雨水不仅能补充至地下水,多余的水通过此系统得到回收利用,节约了施工现场用水量。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汇流的大量雨水对水轮叶片进行冲击,从而驱动转轴转动并传递驱动螺旋推进轴转动,进而将位于过滤网上侧的污泥排放至污泥口,实现无动力将地表树叶、杂物等污泥和水分离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关系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级沉淀池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用于对排水管进行沉淀的排污过滤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透水砖路面;2为植草砖;3为景观水池;4为平常水位线,5为下凹式植草沟;6为排水管;7为三级沉淀池;8为水泵;9为道路喷淋降尘系统;10为其他用水设施预留接水口;11进水口;12出水口;13沉淀池盖板;14沉淀池垫层;15沉淀池底板;16外壁;17隔离壁,18为地面,19为汇流管,20为竖井,21为转轴,22为水轮叶片,23为主动带轮,24为从动带轮,25为传动带,26为排污通道,27为螺旋推进轴,28为排污口,29为排污室,30为过滤网,31为土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施工现场雨水回渗及再利用系统,包括下凹式景观水池、植草沟、排水管、沉淀池、水泵、喷淋系统。现场开挖一个下沉式景观水池3,在其周边开挖一圈下凹式植草沟5,景观水池周边地面铺设透水砖1和植草砖2,地面下方埋设DN300mm排水管6,排水管一侧伸入植草沟并在端头设置一层滤网,雨水通过排水管过滤后流入沉淀池7,雨水经过沉淀后通过水泵8与场区道路喷淋系统9连接,还可以与其他用水设施10连接。实施例1: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施工现场雨水回渗及再利用系统,包括下凹式景观水池、植草沟、排水管、沉淀池、水泵、透水砖、喷淋系统、其他用水设施。本景观水系在平常作为普通景观水池,在降雨时起到收集雨水作用,然后雨水自然渗透补充周边地下水,水池蓄满后溢至周边植草沟内,沟内水蓄至一定水位后经排水管流入地下三级沉淀池沉淀,多余的雨水流至市政雨水管网,沉淀后的雨水用于场区道路喷淋用水或与其他用水设施相连接。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景观水池(位置、尺寸、深度、形状)、沉淀池(位置、尺寸、深度)、供水管线(位置、埋设深度、管径)等设计工作。(2)在施工现场向下挖设下凹式景观水池,池底标高由中间向四周逐渐变高,池底不做防渗处理,池壁由景观石头砌筑。(3)放线、开挖沉淀池,沉淀池形状为矩形,为三级沉淀,在清水池中放置潜水泵。(4)开挖沟槽埋设PVC排水管道,连通景观水池与沉淀池,PVC管连接沉淀池的进水口,其在景观水池中设置在景观水池的设计溢水口处,排水管应由景观水池向沉淀池方向设置不小于2%的坡度。(5)在景观水池外侧0.5m左右开挖一圈200-500mm的弧形截水沟,并在沟内植草。(6)植草沟外围施工场区采用透水砖硬化,透水砖向景观水池倾斜铺设,坡度为2%。(7)开挖沟槽埋设供水管道,用于连接清水池中的水泵与喷淋系统及其他用水设备。(8)采用现场混凝土余料及钢筋废料制作沉淀池盖板,并在沉淀池周边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并悬挂警示标志。(9)可在水泵的出水口安装水表,以便于统计计算雨水回收利用量。喷淋系统与其他用水设备应与市政供水管网相连接,在沉淀池无水的情况下保证各用水设备正常运转。该系统达到了对雨水生态利用的效果,雨水不仅能补充至地下水,多余的水通过此系统得到回收利用,节约了施工现场用水量。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见图4所示,还在透水砖路面或植草砖与排水管之间设置有排污过滤系统,该排污过滤系统包括设置在透水砖路面或植草砖下方的汇流管,各汇流管倾斜汇总与竖井,在竖井内端中部横向安装有转轴并在转轴上设置有水轮叶片,在竖井的底部设置有横向的排污通道并在该排污通道内横向安装有螺旋推进轴,在螺旋推进轴的下方设置排水管,并在排污通道与排水管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转轴与螺旋推进轴之间传动连接。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汇流的大量雨水对水轮叶片进行冲击,从而驱动转轴转动并传递驱动螺旋推进轴转动,进而将位于过滤网上侧的污泥排放至污泥口,实现无动力将地表树叶、杂物等污泥和水分离的作用。实施例3:参见图1所示,以郑州某项目施工工地雨水回渗及再利用系统为例。从郑州地区的气候特点考虑,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气团交替频繁,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季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施工现场雨水回渗及再利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施工现场雨水回渗及再利用系统,包括透水砖路面、植草砖里面、景观水池和沉淀池,以及排污通道,其特征是:在施工现场向下挖设下凹式景观水池,池底标高由中间向四周逐渐变高;放线、开挖沉淀池,沉淀池形状为矩形,且为三级沉淀,在清水池中放置潜水泵;开挖沟槽埋设PVC排水管道,连通景观水池与沉淀池,PVC管连接沉淀池的进水口,其在景观水池中设置在景观水池的设计溢水口处,排水管应由景观水池向沉淀池方向设置不小于2%的坡度;在景观水池外侧0.5m左右开挖一圈200‑500mm的弧形截水沟,并在沟内植草;植草沟外围施工场区采用透水砖硬化,透水砖向景观水池倾斜铺设,坡度为2%;开挖沟槽埋设供水管道,用于连接清水池中的水泵与喷淋系统及其他用水设备;采用现场混凝土余料及钢筋废料制作沉淀池盖板,并在沉淀池周边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施工现场雨水回渗及再利用系统,包括透水砖路面、植草砖里面、景观水池和沉淀池,以及排污通道,其特征是:在施工现场向下挖设下凹式景观水池,池底标高由中间向四周逐渐变高;放线、开挖沉淀池,沉淀池形状为矩形,且为三级沉淀,在清水池中放置潜水泵;开挖沟槽埋设PVC排水管道,连通景观水池与沉淀池,PVC管连接沉淀池的进水口,其在景观水池中设置在景观水池的设计溢水口处,排水管应由景观水池向沉淀池方向设置不小于2%的坡度;在景观水池外侧0.5m左右开挖一圈200-500mm的弧形截水沟,并在沟内植草;植草沟外围施工场区采用透水砖硬化,透水砖向景观水池倾斜铺设,坡度为2%;开挖沟槽埋设供水管道,用于连接清水池中的水泵与喷淋系统及其他用水设备;采用现场混凝土余料及钢筋废料制作沉淀池盖板,并在沉淀池周边设置安全防护装置。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霆李遐杨涛时媛媛王前林王明军刘彦生张贵峰焦震余复兴徐华中钱吉星邓晖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