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河航道船舶吃水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3291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吃水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内河航道船舶吃水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座装置、驱动入水装置、漂浮式检测装置、卷绳式牵引装置和超声波检测装置,所述驱动入水装置固定连接在安装座装置顶端的中间;所述驱动入水装置的左端连接漂浮式检测装置,漂浮式检测装置固定连接在安装座装置的左端;所述驱动入水装置的右端连接卷绳式牵引装置,卷绳式牵引装置固定连接在安装座装置的右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船舶吃水检测装置存在着检测精度不够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部设置了漂浮式检测装置和超声波检测装置,两种检测方法相结合,在进行船舶吃水检测时可以两相比较,便于减少误差。

A water testing device for inland waterway shi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hip draught detection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n inland waterway ship draft detection device, including an installation seat device, a driving water entry device, a floating detection device, a rope type traction device, and an ultrasonic detection device. The driving water entry device is fixed to the top of the installation seat device. The floating detection device is fixed connected to the left end of the installation seat,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driving water entry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 rope type traction device, and the rope type traction device is fixed to the right end of the installation sea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detection precision of the ship draft detection device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s not high enough, and the floating detection device and the ultrasonic detection device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utility model, and the two detection methods are combined, and the two phase comparison can be made when the ship draft is detected and the error can b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河航道船舶吃水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舶吃水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内河航道船舶吃水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船舶是水中运输的主要工具,船舶都有其最大载重量,也就是最大吃水深度,同时,船舶的航行速度受气载重量所影响,所以船舶在载重时需要对其吃水深度进行检测;船舶吃水量是指水面与船底基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其随着船舶的载重量和舷外的水密度的变化而不同。根据船舶吃水量可以求得该船当时的排水量和载重量。传统的船舶吃水水位主要依靠船身上的吃水线进行观察判断,这种船舶吃水检测装置存在着检测精度不够高,观察时视线视角容易产生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河航道船舶吃水检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船舶吃水检测装置存在着检测精度不够高的问题;本技术的内部设置了漂浮式检测装置和超声波检测装置,两种检测方法相结合,在进行船舶吃水检测时可以两相比较,便于减少误差,并且当一项检测装置需要检修维修时,可以通过另一项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本技术具有使用较为便捷、实用性较强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内河航道船舶吃水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座装置、驱动入水装置、漂浮式检测装置、卷绳式牵引装置和超声波检测装置,所述驱动入水装置固定连接在安装座装置顶端的中间;所述驱动入水装置的左端连接漂浮式检测装置,漂浮式检测装置固定连接在安装座装置的左端;所述驱动入水装置的右端连接卷绳式牵引装置,卷绳式牵引装置固定连接在安装座装置的右端;所述漂浮式检测装置底端的右侧连接超声波检测装置的左端;所述超声波检测装置的右端连接卷绳式牵引装置的右端;所述驱动入水装置、超声波检测装置皆通过导线连接电源和控制开关,控制开关控制驱动入水装置的工作状态和超声波检测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安装座装置包括底座板、左滑板、左挡板、右滑板和右挡板;所述底座板的左端焊接连接左滑板,左滑板的左端通过螺钉连接左挡板;所述底座板的右端焊接连接右滑板,右滑板的右端通过螺钉连接右挡板;所述驱动入水装置固定连接在底座板上;所述漂浮式检测装置滑动配合连接在左滑板上;所述卷绳式牵引装置滑动配合连接在右滑板上。所述驱动入水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驱动齿轮、左被动齿轮、左被动轴、左传动链轮、左固定架、右被动齿轮、右被动轴、右传动链轮和右固定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连接在底座板上,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轴,驱动轴的前端通过键连接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啮合连接左被动齿轮和右被动齿轮;所述左被动齿轮通过键连接在左被动轴的前端,左被动轴的后端通过圆柱滚子轴承安装在两块左固定架上;所述两块左固定架之间的左被动轴的轴体上通过键连接左传动链轮;所述右被动齿轮通过键连接在右被动轴的前端,右被动轴的后端通过圆柱滚子轴承安装在两块右固定架上;所述两块右固定架之间的右被动轴的轴体上通过键连接右传动链轮;所述左传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漂浮式检测装置;所述右传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卷绳式牵引装置。所述漂浮式检测装置包括左轮座、左矩形滑动架、左轮轴、左被动链轮、左齿轮、升降刻度筒、齿条板、左固定板、漂浮定位板和左连接板;所述左轮座焊接连接在左矩形滑动架的上端,左矩形滑动架的内侧滑动配合连接在左滑板上;所述左轮轴的前端固定连接左齿轮,左轮轴的后端固定连接左被动链轮,左轮轴的后端通过圆柱滚子轴承安装在左轮座上;所述左被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左传动链轮;所述左齿轮啮合连接齿条板上的齿条;所述齿条板通过螺钉连接在升降刻度筒的侧面上;所述升降刻度筒上设置刻度尺;所述左固定板焊接连接在左轮座上;所述升降刻度筒滑动配合连接在左固定板的内侧;所述升降刻度筒的下端固定连接左连接板;所述漂浮定位板滑动配合连接在升降刻度筒上,漂浮定位板设置在左固定板和左连接板之间。所述卷绳式牵引装置包括右轮座、右矩形滑动架、右轮轴、右被动链轮、两个卷绳轮、牵引绳和右连接板;所述右轮座焊接连接在右矩形滑动架的上端,右矩形滑动架的内侧滑动配合连接在右滑板上;所述右轮轴通过圆柱滚子轴承安装在右轮座上;所述右轮轴的中间固定连接右被动链轮,右被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右传动链轮;所述右轮轴的前后两端各固定连接一个卷绳轮,两个卷绳轮上皆绑有牵引绳,两根牵引绳的下端绑在右连接板上。所述左矩形滑动架和右矩形滑动架上各设置一个定位螺栓。所述超声波检测装置包括沉水板、超声波传感器阵列、左伸缩杆和右伸缩杆构成;所述沉水板的顶面上设置超声波传感器阵列,沉水板的左端通过左伸缩杆连接左连接板,沉水板的右端通过右伸缩杆连接右连接板。所述超声波传感器阵列由多个单波束超声波传感器构成;所述超声波传感器阵列连接控制器;控制器固定连接在安装座装置上;控制器连接驱动入水装置;所述控制器采用ST89C51单片机。所述左伸缩杆和右伸缩杆结构相同,皆由多节伸缩套管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内河航道船舶吃水检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船舶吃水检测装置存在着检测精度不够高的问题;本技术的内部设置了漂浮式检测装置和超声波检测装置,两种检测方法相结合,在进行船舶吃水检测时可以两相比较,便于减少误差,并且当一项检测装置需要检修维修时,可以通过另一项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本技术具有使用较为便捷、实用性较强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部的安装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内部的驱动入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内部的漂浮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内部的卷绳式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内部的超声波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安装座装置1;底座板1-1;左滑板1-2;左挡板1-3;右滑板1-4;右挡板1-5;驱动入水装置2;驱动电机2-1;驱动轴2-2;驱动齿轮2-3;左被动齿轮2-4;左被动轴2-5;左传动链轮2-6;左固定架2-7;右被动齿轮2-8;右被动轴2-9;右传动链轮2-10;右固定架2-11;漂浮式检测装置3;左轮座3-1;左矩形滑动架3-2;左轮轴3-3;左被动链轮3-4;左齿轮3-5;升降刻度筒3-6;齿条板3-7;左固定板3-8;漂浮定位板3-9;左连接板3-10;卷绳式牵引装置4;右轮座4-1;右矩形滑动架4-2;右轮轴4-3;右被动链轮4-4;卷绳轮4-5;牵引绳4-6;右连接板4-7;超声波检测装置5;沉水板5-1;超声波传感器阵列5-2;左伸缩杆5-3;右伸缩杆5-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6所示,一种内河航道船舶吃水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座装置1、驱动入水装置2、漂浮式检测装置3、卷绳式牵引装置4和超声波检测装置5,所述驱动入水装置2固定连接在安装座装置1顶端的中间;所述驱动入水装置2的左端连接漂浮式检测装置3,漂浮式检测装置3固定连接在安装座装置1的左端;所述驱动入水装置2的右端连接卷绳式牵引装置4,卷绳式牵引装置4固定连接在安装座装置1的右端;所述漂浮式检测装置3底端的右侧连接超声波检测装置5的左端;所述超声波检测装置5的右端连接卷绳式牵引装置4的右端;所述驱动入水装置2、超声波检测装置5皆通过导线连接电源和控制开关,控制开关控制驱动入水装置2的工作状态和超声波检测装置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河航道船舶吃水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河航道船舶吃水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座装置(1)、驱动入水装置(2)、漂浮式检测装置(3)、卷绳式牵引装置(4)和超声波检测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入水装置(2)固定连接在安装座装置(1)顶端的中间;所述驱动入水装置(2)的左端连接漂浮式检测装置(3),漂浮式检测装置(3)固定连接在安装座装置(1)的左端;所述驱动入水装置(2)的右端连接卷绳式牵引装置(4),卷绳式牵引装置(4)固定连接在安装座装置(1)的右端;所述漂浮式检测装置(3)底端的右侧连接超声波检测装置(5)的左端;所述超声波检测装置(5)的右端连接卷绳式牵引装置(4)的右端;所述驱动入水装置(2)、超声波检测装置(5)皆通过导线连接电源和控制开关,控制开关控制驱动入水装置(2)的工作状态和超声波检测装置(5)的工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河航道船舶吃水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座装置(1)、驱动入水装置(2)、漂浮式检测装置(3)、卷绳式牵引装置(4)和超声波检测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入水装置(2)固定连接在安装座装置(1)顶端的中间;所述驱动入水装置(2)的左端连接漂浮式检测装置(3),漂浮式检测装置(3)固定连接在安装座装置(1)的左端;所述驱动入水装置(2)的右端连接卷绳式牵引装置(4),卷绳式牵引装置(4)固定连接在安装座装置(1)的右端;所述漂浮式检测装置(3)底端的右侧连接超声波检测装置(5)的左端;所述超声波检测装置(5)的右端连接卷绳式牵引装置(4)的右端;所述驱动入水装置(2)、超声波检测装置(5)皆通过导线连接电源和控制开关,控制开关控制驱动入水装置(2)的工作状态和超声波检测装置(5)的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航道船舶吃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装置(1)包括底座板(1-1)、左滑板(1-2)、左挡板(1-3)、右滑板(1-4)和右挡板(1-5);所述底座板(1-1)的左端焊接连接左滑板(1-2),左滑板(1-2)的左端通过螺钉连接左挡板(1-3);所述底座板(1-1)的右端焊接连接右滑板(1-4),右滑板(1-4)的右端通过螺钉连接右挡板(1-5);所述驱动入水装置(2)固定连接在底座板(1-1)上;所述漂浮式检测装置(3)滑动配合连接在左滑板(1-2)上;所述卷绳式牵引装置(4)滑动配合连接在右滑板(1-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河航道船舶吃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入水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2-1)、驱动轴(2-2)、驱动齿轮(2-3)、左被动齿轮(2-4)、左被动轴(2-5)、左传动链轮(2-6)、左固定架(2-7)、右被动齿轮(2-8)、右被动轴(2-9)、右传动链轮(2-10)和右固定架(2-11);所述驱动电机(2-1)通过电机座连接在底座板(1-1)上,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轴(2-2),驱动轴(2-2)的前端通过键连接驱动齿轮(2-3);所述驱动齿轮(2-3)啮合连接左被动齿轮(2-4)和右被动齿轮(2-8);所述左被动齿轮(2-4)通过键连接在左被动轴(2-5)的前端,左被动轴(2-5)的后端通过圆柱滚子轴承安装在两块左固定架(2-7)上;所述两块左固定架(2-7)之间的左被动轴(2-5)的轴体上通过键连接左传动链轮(2-6);所述右被动齿轮(2-8)通过键连接在右被动轴(2-9)的前端,右被动轴(2-9)的后端通过圆柱滚子轴承安装在两块右固定架(2-11)上;所述两块右固定架(2-11)之间的右被动轴(2-9)的轴体上通过键连接右传动链轮(2-10);所述左传动链轮(2-6)通过链条连接漂浮式检测装置(3);所述右传动链轮(2-10)通过链条连接卷绳式牵引装置(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河航道船舶吃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式检测装置(3)包括左轮座(3-1)、左矩形滑动架(3-2)、左轮轴(3-3)、左被动链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航鑫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