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注入装置及铁芯制品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283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树脂注入装置及铁芯制品的制造方法,树脂注入装置(5)具备:模塑模具(23)及支承模(20),所述模塑模具(23)及支承模(20)以将具有磁体插入孔(11)的铁芯主体(12)沿铁芯主体(12)的厚度方向夹持的方式构成,所述磁体插入孔(11)是通过熔融树脂的注入而形成树脂材料(4)的对象区域;罐组(29),所述罐组(29)由沿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罐(22)构成,并且安装于模塑模具(23);以及多个柱塞(46)。在多个罐(22)中的各罐(22)设置有多个柱塞(46)中的对应的柱塞(46)可插通的贯通孔(24)。罐(22)的热膨胀率比模塑模具(23)的热膨胀率低。在多个罐(22)排列的方向上相邻的罐(22)彼此以直接相对的状态互相接近。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resin injector and iron core produc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esin injection devic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ron core products. A resin injection device (5) is provided with a molding mold (23) and a supporting die (20), the molding mold (23) and the supporting die (20), which are composed of the iron core body (12) having a magnet insertion hole (11)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core main body (12). The magnet is inserted. The hole (11) is the object area of the resin material (4) formed by the injection of the molten resin; the tank group (29), and the tank group (29) is made up of a plurality of tanks (22) arranged along the prescribed direction, and is installed in the mold mold (23); and a plurality of plungers (46). Each tank (22) in a plurality of tanks (22) is provided with a corresponding plunger (46) through which a plurality of plungers (46) can plug through through holes (24). The thermal expansion rate of the tank (22)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molding die (23). Adjacent tanks (22) in the dir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tanks (22) are near each other in a direct relative st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脂注入装置及铁芯制品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注入装置及铁芯制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2015-03929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树脂填充装置,其具备一对模(上模及下模)、浇口板(gateplate)和多个柱塞。下模构成为可载置层叠铁芯主体,该层叠铁芯主体设置有多个磁体插入孔。在下模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贯通孔。在各贯通孔内逐个安装有呈圆筒状的罐。上模以与下模一起在上下方向夹持层叠铁芯主体的方式构成。浇口板配置在下模与层叠铁芯主体之间。在浇口板设置有:在与层叠铁芯主体的各磁体插入孔对应的位置设置的多个浇口孔、以及使各浇口孔与各罐的出口连通的多个树脂流路(也称为浇道)。各柱塞在对应的罐内可进退。通过使用日本特开2015-039296号公报中记载的树脂填充装置,将熔融状态的树脂(熔融树脂)填充至层叠铁芯主体的各磁体插入孔,可制造转子层叠铁芯。具体而言,转子层叠铁芯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利用上模和载置有板的下模(模塑模具)夹持在各磁体插入孔插入有磁体的层叠铁芯主体;以及,利用各柱塞将熔融树脂从各罐内挤出,并经由板的各树脂流路及各浇口孔,将熔融树脂注入至各磁体插入孔。由此,各磁体插入孔内的永久磁体被树脂密封,得到转子层叠铁芯。在日本特开2015-039296号公报中记载的树脂填充装置中,由于罐与下模分开形成,因此,即使柱塞反复相对于罐插拔而导致罐磨损或破损(以下,称为“磨损等”),也只要更换罐即可,而不是更换整个下模。因而,可实现树脂填充装置的维护性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这种树脂填充装置中,例如有时会因为罐由不易发生磨损等的材质构成等,而使罐的热膨胀率低于模塑模具的热膨胀率。在这种情况下,若罐及模塑模具因将熔融树脂填充于磁体插入孔时的加热而进行热膨胀,则可能在罐与模塑模具之间产生间隙,导致罐相对于模塑模具发生倾斜。若柱塞在相对于模塑模具发生了倾斜的罐中进行插拔,则罐及柱塞可能产生严重的磨损等。因此,本专利技术对可抑制罐相对于模塑模具的倾斜的树脂注入装置及铁芯制品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观点涉及的树脂注入装置具备:模塑模具及支承模,所述模塑模具及支承模以在铁芯主体的厚度方向上夹持具有树脂形成区域的铁芯主体的方式构成,所述树脂形成区域是通过熔融树脂的注入而形成树脂的对象区域;罐组,所述罐组由沿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罐构成,并且安装于模塑模具;以及,多个柱塞。在多个罐中的各罐设置有多个柱塞中的对应的柱塞可插通的贯通孔。罐的热膨胀率低于模塑模具的热膨胀率。在规定方向上相邻的罐彼此以直接相对的状态互相接近。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观点涉及的铁芯制品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利用模塑模具及支承模在铁芯主体的厚度方向上夹持具有树脂形成区域的铁芯主体,所述树脂形成区域是通过熔融树脂的注入而形成树脂的对象区域;在铁芯主体被模塑模具及支承模在铁芯主体的厚度方向上夹持的状态下,利用柱塞将安装于模塑模具的多个罐中的各罐内的熔融树脂向铁芯主体挤出;以及,使通过被柱塞挤出而注入至树脂形成区域内的熔融树脂固化。安装于模塑模具的多个罐以沿规定方向排列的方式构成罐组。罐的热膨胀率低于模塑模具的热膨胀率。在规定方向上相邻的罐彼此以直接相对的状态互相接近。根据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树脂注入装置及铁芯制品的制造方法,可抑制罐相对于模塑模具的倾斜。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注入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从下方观察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罐的立体图。图3为表示图1所示的模塑模具及罐的一部分的从侧方观察的截面图。图4为图1所示的模塑模具的部分仰视图。图5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注入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从侧方观察的截面图。图6为从下方对图5所示的模塑模具、罐及夹持部件进行观察的俯视图。图7为图5所示罐的立体图。图8A及图8B为用于说明模塑模具、罐及夹持部件的热膨胀的从侧方观察的截面图。图9A及图9B为表示罐的变形例的从下方观察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说明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实施方式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应该限定于以下的内容。实施方式的内容[1]本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涉及的树脂注入装置具备:模塑模具及支承模,所述模塑模具及支承模以沿铁芯主体的厚度方向夹持具有树脂形成区域的铁芯主体的方式构成,所述树脂形成区域是通过熔融树脂的注入而形成树脂的对象区域;罐组,所述罐组由沿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罐构成,并且安装于模塑模具;以及,多个柱塞。在多个罐中的各罐设置有多个柱塞中的对应的柱塞可插通的贯通孔。罐的热膨胀率低于模塑模具的热膨胀率。在规定方向上相邻的罐彼此以直接相对的状态互相接近。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涉及的树脂注入装置中,在模塑模具安装有由沿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罐构成的罐组。在该规定方向上相邻的罐彼此以直接相对的状态互相接近。由于罐的热膨胀率低于模塑模具的热膨胀率,因此罐及模塑模具会因树脂注入时的加热而进行热膨胀,由此在罐与模塑模具之间产生间隙。另一方面,即使是罐及模塑模具进行热膨胀,也可维持该规定方向上相邻的罐彼此的接近。因此,由于在规定方向上相邻的其它罐的存在使一个罐的姿势的变化受到限制,因此也不易因树脂注入时的加热而发生倾斜。因而,能够抑制罐相对于模塑模具的倾斜。而且,罐相对于模塑模具的倾斜受到抑制的结果是:即使罐被浸入到罐与模塑模具之间的间隙的熔融树脂挤压,也容易维持罐相对于模塑模具的姿势。因而,由于可采用树脂流路以跨越相邻的罐彼此的方式延伸的形式、或者树脂流路以跨越罐与模塑模具的方式延伸的形式,从而能够提高树脂流路或浇口孔的设计自由度。[2]在上述第1项所述的树脂注入装置中,罐组也可以构成为多个罐排列成环状。[3]在上述第2项所述的树脂注入装置中,罐组的与铁芯主体相对的相对面的最大外径可设定为大于铁芯主体的最大外径。在该情况下,与罐组的最大外径小于铁芯主体的最大外径的情况相比,铁芯主体与罐组相面对的区域变大。因此,易于将浇口孔配置于该区域内。[4]在上述第1项~第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注入装置中,在规定方向上相邻的罐彼此的相对面也可以为平面状。在该情况下,由于相对面为平面状,因此容易使相对面彼此以直接相对的状态接近。因而,可容易地将相邻的罐彼此定位。[5]在上述第1项~第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注入装置中,也可以是,在规定方向上相邻的罐彼此以在前端部直接相对的状态互相接近,该前端部是罐的与铁芯主体相对的相对面侧的部分,在模塑模具设置有可容纳罐组的容纳凹部,安装于容纳凹部的状态下的罐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与容纳凹部的内周面分离。在该情况下,即使在假设熔融树脂从以跨越罐与模塑模具的方式延伸的树脂流路泄漏的情况下,熔融树脂也会进入积极地形成于罐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与容纳凹部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space)。因此,泄漏的熔融树脂留在该空间内。因而,能够抑制熔融树脂向树脂注入装置外部漏出。[6]上述第5项所述的树脂注入装置,也可以是,罐的位于前端部与基端部之间的固定部嵌合于容纳凹部,由此将罐安装于容纳凹部。在该情况下,当熔融树脂浸入到罐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与容纳凹部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时,会因嵌合于容纳凹部的固定部而阻碍熔融树脂进一步浸入容纳凹部。因此,罐被深度浸入至容纳凹部的熔融树脂挤压而倾斜的情况受到抑制。因而,也能够在柱塞相对于罐插拔时,抑制罐或柱塞的磨损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树脂注入装置及铁芯制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脂注入装置,其具备:模塑模具及支承模,所述模塑模具及支承模以将铁芯主体沿所述铁芯主体的厚度方向夹持的方式构成,所述铁芯主体具有树脂形成区域,所述树脂形成区域是通过熔融树脂的注入而形成树脂的对象区域;罐组,所述罐组由沿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罐构成,并且安装于所述模塑模具;以及多个柱塞,在所述多个罐中的各罐设置有所述多个柱塞中的对应的柱塞可插通的贯通孔,所述罐的热膨胀率比所述模塑模具的热膨胀率低,在所述规定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罐彼此以直接相对的状态互相接近。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31 JP 2016-212555;2017.09.05 JP 2017-170621.一种树脂注入装置,其具备:模塑模具及支承模,所述模塑模具及支承模以将铁芯主体沿所述铁芯主体的厚度方向夹持的方式构成,所述铁芯主体具有树脂形成区域,所述树脂形成区域是通过熔融树脂的注入而形成树脂的对象区域;罐组,所述罐组由沿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罐构成,并且安装于所述模塑模具;以及多个柱塞,在所述多个罐中的各罐设置有所述多个柱塞中的对应的柱塞可插通的贯通孔,所述罐的热膨胀率比所述模塑模具的热膨胀率低,在所述规定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罐彼此以直接相对的状态互相接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组以所述多个罐排列成环状的方式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组中的与所述铁芯主体相对的相对面的最大外径被设定为比所述铁芯主体的最大外径大。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规定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罐彼此以在前端部直接相对的状态互相接近,所述前端部为所述罐中的与所述铁芯主体相对的相对面侧的部分,在所述模塑模具设置有可容纳所述罐组的容纳凹部,安装于所述容纳凹部的状态下的所述罐的所述前端部的外周面与所述容纳凹部的内周面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至少一个夹持部件,该夹持部件在被安装于所述模塑模具时,在其与所述模塑模具之间形成凹空间,所述夹持部件构成为能够与所述模塑模具以所述罐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凹空间内的状态夹持所述一部分,所述夹持部件的热膨胀率比所述罐的热膨胀率高。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间普浩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