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高压互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2000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23:27
一种变速器高压互锁结构,包括:分别固定设置于变速器主壳体侧面和顶部的旋变盖和接线盖,与旋变盖固定连接并与变速器主壳体相接触的高压互锁机构以及与接线盖固定连接的三相接入端子,其中:高压互锁机构和三相接入端子分别与继电器的正负极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一个高压互锁接头可以控制两个保护盖的高压互锁结构,减少高压互锁接头的数量,实现高效互锁,有效的阻止了在没有整车断电和非正常操作情况下检修人员的触电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器高压互锁结构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汽车变速器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变速器高压互锁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益盛行,油电混动汽车普遍起来,这种混动汽车具有省油,起步快等特点,在起步时,驱动电机驱动整车起步,待到一定速度时发动机动力介入,驱动电机不转,驱动电机工作电压在220V~380V,由电池包供电,这种电压是会对人身造成危害的,驱动电机布置在变速器内,被壳体包裹在里面,驱动电机的高压线束穿过接线孔接入到驱动电机上,当变速器内的驱动电机出现漏电或者给电不转动等非正常情况时,需要打开变速器的接线盖或者旋变盖进行检修,在整车电源没有切断或者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下,会引起人员触电,这种情况法律法规是不允许的。基于以上情况,需要在变速器上添加保护检修人员安全的设施,以便在检修过程中,会自动切除高压电源回路,保证人员安全,并且在检修之后,可以很方便的接通高压电源回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新能源变速器在检修过程中误操作会造成人员触电的缺陷,提出一种变速器高压互锁结构,通过单个高压互锁接头同时控制两个保护盖的高压互锁结构,从而实现通过低压电路控制高压电路,大幅度降低触电风险。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分别固定设置于变速器主壳体侧面和顶部的旋变盖和接线盖,与旋变盖固定连接并与变速器主壳体相接触的高压互锁机构以及与接线盖固定连接的三相接入端子,其中:高压互锁机构和三相接入端子分别与继电器的正负极相连。所述的高压互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的高压互锁公接头和高压互锁母接头、高压互锁支架以及高压互锁螺栓,其中:高压互锁支架的两端分别与高压互锁母接头和高压互锁螺栓相连,高压互锁螺栓穿过旋变盖并与变速器主壳体相接触,高压互锁公接头与继电器相连。所述的高压互锁公接头具体插接于高压互锁母接头内。所述的变速器主壳体内设有用于引出三相接电机线的高压绝缘块,三相接入端子依次与高压绝缘块内的三相接电机线以及三相电机相连。所述的高压互锁公接头内设有一导线,当高压互锁公接头插接到高压互锁母接头内时,该导线的两端与高压互锁母接头内的两根导线相接并实现继电器到电源的低压电回路,并控制继电器与三相接电机线的通断。正常情况下,继电器低压回路通电工作,继电器控制三相接入线接通,三相电机正常驱动;在检修变速器时,需要将高压互锁公接头从高压互锁母接头内拔出,高压互锁母接头电回路断开,继电器低压电回路断电不工作,继电器控制三相接入线断开,三相电机无法驱动。所述的变速器高压互锁支架呈之字形结构,高压互锁母接头设置于高压互锁支架上且安装方向与支架长度方向一致,高压互锁公接头接插到高压互锁母接头内,安装后高压互锁公接头处在其一高压互锁螺栓的正上方。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改进了高压互锁的位置和结构,同时可以对旋变盖、接线盖进行高压互锁,将旋变盖和接线盖各自设计一个拐角带有螺栓通孔可以使用一个高压互锁接头实现同时高压互锁,检修时,需要先将高压互锁螺栓拆下,旋变盖、接线盖才能拆下,而在拆卸高压互锁螺栓时,高压互锁公接头占用拆卸空间,无法在不拆卸高压互锁公接头的情况下拆卸高压互锁螺栓,当拆下高压互锁公接头时继电器断电,三相接入线断路,变速器不带电,避免检修人员的触电风险。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一个高压互锁接头可以控制两个保护盖的高压互锁结构,减少高压互锁接头的数量,实现高效互锁,有效的阻止了在没有整车断电和非正常操作情况下检修人员的触电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高压互锁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为高压互锁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为旋变盖、接线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高压互锁公接头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装置安装示意图;图中:1旋变盖、2主壳体、3接线盖、4高压互锁支架、5高压互锁公接头、6高压互锁母接头、7高压绝缘块、8三相接电机线、9三相接入线、10继电器、11高压互锁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旋变盖1、主壳体2、接线盖3、高压互锁支架4、高压互锁母接头5、高压互锁公接头6、高压绝缘块7、三相接电机线8、三相接入线9,继电器10,高压互锁螺栓11,其中:旋变盖1设置于主壳体2上,接线盖3设置于主壳体2上,安装后,一只高压互锁螺栓11同时穿过高压互锁支架4底座螺栓通孔、旋变盖1的螺栓通孔、接线盖3的螺栓通孔,拧进主壳体2上螺纹孔内;另一只高压互锁螺栓11同时穿过高压互锁支架4底座螺栓通孔、旋变盖1的螺栓通孔,拧进主壳体2上的螺纹孔内。高压互锁母接头5设置于高压互锁支架4上,高压互锁公接头6插接到高压互锁母接头5内,高压绝缘块7设置于主壳体2上,高压绝缘块7一侧接线柱连接三相接入线9,另一侧接线柱连接三相接电机线8,三相接电机线8与三相接入线9通过高压绝缘块7接通,继电器10低压端接到高压互锁母接头5上,继电器10高压端连接到三相接入线9上。如图2所示,所述的高压互锁公接头6内为一根U型导线,导线两端为接线端,所述的高压互锁母接头5内为两根导线,当高压互锁公接头6接插到高压互锁母接头5内时,高压互锁母接头5内的两根导线接通。高压互锁母接头5、高压互锁公接头6、继电器10构成低压控制电路;继电器10、三相接入线9、绝缘块7、三相接电机线8构成高压控制电路,继电器10通过控制低压电回路来控制高压电回路。如图3所示,所述的旋变盖1一侧有一个30X40mm拐角,拐角上带有两个螺栓通孔,两个螺栓通孔距离为10mm,拐角与旋变盖1主体垂直,拐角内有凹槽,所述的接线盖3一侧有一个15X18mm拐角,拐角上带有一个螺栓通孔,拐角与接线盖2主体平行。安装时,接线盖3的拐角可以插入到旋变盖1的拐角的凹槽内。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变速器高压互锁支架4呈长条“之”字形,高压互锁母接头5设置于高压互锁支架4上,安装方向与高压互锁支架4长度方向一致,高压互锁公接头6接插到高压互锁母接头5内,安装后高压互锁公接头6处在其一高压互锁螺栓11正上方。本装置通过改进高压互锁的位置和结构,同时可以对旋变盖、接线盖进行高压互锁,将旋变盖和接线盖各自设计一个拐角带有螺栓通孔可以使用一个高压互锁接头实现两个保护盖同时高压互锁。正常情况下,继电器低压回路通电工作,继电器控制三相接入线接通,驱动电机可正常驱动;在检修变速器时,需要将高压互锁公接头从高压互锁母接头内拔出,高压互锁母接头电回路断开,继电器低压电回路断电不工作,继电器控制三相接入线断开,变速器不带电,避免检修人员的触电风险。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一个高压互锁接头可以控制两个保护盖的高压互锁结构,减少高压互锁接头的数量,实现高效互锁,有效的阻止了在没有整车断电和非正常操作情况下检修人员的触电情况。上述具体实施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和宗旨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局部调整,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且不由上述具体实施所限,在其范围内的各个实现方案均受本专利技术之约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变速器高压互锁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器高压互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固定设置于变速器主壳体侧面和顶部的旋变盖和接线盖,与旋变盖固定连接并与变速器主壳体相接触的高压互锁机构以及与接线盖固定连接的三相接入端子,其中:高压互锁机构和三相接入端子分别与继电器的正负极相连;所述的高压互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的高压互锁公接头和高压互锁母接头、高压互锁支架以及高压互锁螺栓,其中:高压互锁支架的两端分别与高压互锁母接头和高压互锁螺栓相连,高压互锁螺栓穿过旋变盖并与变速器主壳体相接触,高压互锁公接头与继电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高压互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固定设置于变速器主壳体侧面和顶部的旋变盖和接线盖,与旋变盖固定连接并与变速器主壳体相接触的高压互锁机构以及与接线盖固定连接的三相接入端子,其中:高压互锁机构和三相接入端子分别与继电器的正负极相连;所述的高压互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的高压互锁公接头和高压互锁母接头、高压互锁支架以及高压互锁螺栓,其中:高压互锁支架的两端分别与高压互锁母接头和高压互锁螺栓相连,高压互锁螺栓穿过旋变盖并与变速器主壳体相接触,高压互锁公接头与继电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高压互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高压互锁公接头具体插接于高压互锁母接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常洋刘晓军齐海参姜志明陈丹吴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