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多功能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74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室内多功能墙板,解决了现有的壁纸、实木条板和涂料的室内装修功能比较单一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自墙面开始向外依次设置的基板、模块板、防撞垫和面层,所述基板与墙面固定连接,基板侧面排列设有多个卡腔,模块板侧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卡体,卡体可与卡腔卡接;防撞垫与模块板侧面固定连接,面层与模块板套接,具有提高室内装修的功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多功能墙板
本技术涉及墙板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室内多功能墙板。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室内装修技术的发展壮大,人们对室内装修的美观性不断提升,对其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室内装修主要有壁纸、传统的实木条板和涂料,壁纸装修安装简单,但是使用年限短、污染严重和隔音效果差,且不可重复使用;实木条板隔音效果好,但美观性较差、装配复杂和防碰撞能力较弱;涂料装饰的成本较低,但涂料散发会散发出有害气体。以上的室内装修的功能均比较单一,因此,增强室内装修的功能是我们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室内多功能墙板,具有提高室内装修的功能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室内多功能墙板,包括自墙面开始向外依次设置的基板、模块板、防撞垫和面层,所述基板与墙面固定连接,基板侧面排列设有多个卡腔,模块板侧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卡体,卡体可与卡腔卡接;防撞垫与模块板侧面固定连接,面层与模块板套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多个卡腔,可对墙板进行模块化安装;利用卡体与卡腔卡接,便于模块板的安装与拆卸,减少了墙板的安装成本;利用防撞垫,可增强墙板的防碰撞性能;利用面层与模块化套接,便于更换不同类型的面层,可对室内进行多元化装修;提高了室内装修的功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腔为球形腔;卡体为球形体,且为弹性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体与卡腔卡接时,挤压弹性卡体后可将卡体插入卡腔内,卡腔出口可限制卡体的取出;取出卡体时,可使卡体沿卡腔的内壁滑移,从而使卡体发生形变后被取出,提高了卡体使用的灵活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块板背向基板的侧面设有插槽,防撞垫与插槽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撞垫与插槽插接,便于根据用户需求安装具有不同防碰撞性能的防撞垫,提高了防撞垫使用的灵活性;同时,将面层与防撞垫取下后,插槽可作为储物槽用于放置物品,提高了模块板的使用功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块板四周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魔术子贴,面层四周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魔术母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魔术母贴与魔术子贴粘合,可将面层与模块板固定连接,避免面层在外力作用下与模块板相互脱离的情况发生,提高了面层使用的稳定性;同时,便于面层的安装与拆卸,提高了面层使用的灵活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块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拉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拉带,在模块板与基板固定连接后,拉带可置于相邻模块板之间,便于将模块板从基板上取下,提高了模块板使用的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带端部固定连接有卡条,卡条沿模块板侧面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拉带为弹性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条,在模块板与基板固定连接后,卡体可对相邻模块板之间形成的间隙进行密封,提高了墙板安装的美观性;利用弹性带,可对卡体进行拉紧固定,提高了卡条的密封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块板的相邻侧面均设有卡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相邻侧面的卡条,在多个模块板安装完成后,可使相邻模块板之间的间隙处均密封有卡条,提高了卡条使用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块板为轻质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轻质体的模块板,可减小基板的承重量,防止模块板重力较大而影响卡体与卡体卡接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模块板使用的可靠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卡体与卡腔卡接,便于模块板的安装与拆卸;利用防撞垫,可增强墙板的防碰撞性能;利用面层与模块化套接,便于更换不同类型的面层,可对室内进行多元化装修;利用防撞垫与插槽插接,便于根据用户需求安装具有不同防碰撞性能的防撞垫,提高了防撞垫使用的灵活性;同时,将面层与防撞垫取下后,插槽可作为储物槽用于放置物品,提高了模块板的使用功能;利用魔术母贴与魔术子贴粘合,可将面层与模块板固定连接,避免面层在外力作用下与模块板相互脱离的情况发生,提高了面层使用的稳定性;利用拉带,在模块板与基板固定连接后,拉带可置于相邻模块板之间,便于将模块板从基板上取下。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板;11、卡腔;2、模块板;21、卡体;22、插槽;3、卡条;31、拉带;4、面层;5、魔术子贴;51、魔术母贴;6、防撞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室内多功能墙板,如图1与图2所示,包括自墙面开始向外依次设置的基板1、模块板2、防撞垫6和面层4,基板1通过膨胀螺栓与墙面固定连接,基板1面向模块板2的侧面排列设有多个卡腔11,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个卡腔11;模块板2面向基板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卡体21,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个卡体21,卡体21可与卡腔11卡接;防撞垫6与模块板2侧面固定连接,面层4与模块板2套接;利用多个卡腔11,可对墙板进行模块化安装;利用卡体21与卡腔11卡接,便于模块板2的安装与拆卸,减少了墙板的安装成本;利用防撞垫6,可增强墙板的防碰撞性能;利用面层4与模块化套接,便于更换不同类型的面层4,可对室内进行多元化装修;提高了室内装修的功能。卡腔11为球形腔,卡体21为球形体,且为弹性体;卡体21与卡腔11卡接时,挤压弹性卡体21后可将卡体21插入卡腔11内,卡腔11出口可限制卡体21的取出;取出卡体21时,可使卡体21沿卡腔11的内壁滑移,从而使卡体21发生形变后被取出,提高了卡体21使用的灵活性。模块板2背向基板1的侧面设有插槽22,防撞垫6与插槽22插接;利用防撞垫6与插槽22插接,便于根据用户需求安装具有不同防碰撞性能的防撞垫6,提高了防撞垫6使用的灵活性;同时,将面层4与防撞垫6取下后,插槽22可作为储物槽用于放置物品,提高了模块板2的使用功能。模块板2四周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魔术子贴5,面层4四周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魔术母贴51,相邻侧的魔术母贴51之间相互独立;利用魔术母贴51与魔术子贴5粘合,可将面层4与模块板2固定连接,避免面层4在外力作用下与模块板2相互脱离的情况发生,提高了面层4使用的稳定性;同时,便于面层4的安装与拆卸,提高了面层4使用的灵活性。模块板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拉带31,利用拉带31,在模块板2与基板1固定连接后,拉带31可置于相邻模块板2之间,便于将模块板2从基板1上取下,提高了模块板2使用的实用性。拉带31端部固定连接有卡条3,卡条3沿模块板2侧面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拉带31为弹性带;利用卡条3,在模块板2与基板1固定连接后,卡体21可对相邻模块板2之间形成的间隙进行密封,提高了墙板安装的美观性;利用弹性带,可对卡体21进行拉紧固定,提高了卡条3的密封效果。每一个模块板2均设有两个卡条3,两个卡条3设于模块板2的相邻侧面;利用相邻侧面的卡条3,在多个模块板2安装完成后,可使相邻模块板2之间的间隙处均密封有卡条3,提高了卡条3使用的可靠性。模块板2为轻质体,利用轻质体的模块板2,可减小基板1的承重量,防止模块板2重力较大而影响卡体21与卡体21卡接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模块板2使用的可靠性。工作原理:利用卡体21与卡腔11卡接,便于模块板2的安装与拆卸;利用防撞垫6,可增强墙板的防碰撞性能;利用面层4与模块化套接,便于更换不同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室内多功能墙板

【技术保护点】
室内多功能墙板,其特征是:包括自墙面开始向外依次设置的基板(1)、模块板(2)、防撞垫(6)和面层(4),所述基板(1)与墙面固定连接,基板(1)侧面排列设有多个卡腔(11),每一个模块板(2)侧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卡体(21),卡体(21)可与卡腔(11)卡接;防撞垫(6)与模块板(2)侧面固定连接,面层(4)与模块板(2)套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室内多功能墙板,其特征是:包括自墙面开始向外依次设置的基板(1)、模块板(2)、防撞垫(6)和面层(4),所述基板(1)与墙面固定连接,基板(1)侧面排列设有多个卡腔(11),每一个模块板(2)侧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卡体(21),卡体(21)可与卡腔(11)卡接;防撞垫(6)与模块板(2)侧面固定连接,面层(4)与模块板(2)套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多功能墙板,其特征是:所述卡腔(11)为球形腔;卡体(21)为球形体,且为弹性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多功能墙板,其特征是:所述模块板(2)背向基板(1)的侧面设有插槽(22),防撞垫(6)与插槽(22)插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弘景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