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顶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352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千斤顶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及手柄头,适于旋松或旋紧千斤顶回油阀,所述手柄头,整体呈两端粗中间细的三段式圆柱体结构,具有位于前端的手柄部、位于末端的焊接部和设置在手柄部和焊接部之间的手柄头主体;手柄本体整体呈圆柱体结构,具有前端面和后端面;手柄部,其远离手柄头主体的端面的中心设置有与千斤顶回油阀配合的内孔;焊接部,其远离手柄头主体的端面通过焊接固定在本体的前端面上且与手柄本体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千斤顶手柄,制作简单,成本低,减少零件数量,手柄头与手柄之间的焊接区域为端面,强度高,焊接牢固,焊接后表面用成型刀加工即可,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千斤顶手柄
本技术涉及起重工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千斤顶手柄。
技术介绍
千斤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厂矿、交通运输以及家庭的常规起重工具;其结构包括底座、定位在底座上的油缸、与油缸活塞杆连接的托架机构、输油以驱使油缸运动的油泵、通过杠杆机构驱使油泵活塞杆运动的手柄;使用时,操作人员上下按动手柄带动油泵活塞往复运动,将液压油不断泵入油缸内,进而达到提升重物的目的。现有的千斤顶的手柄结构是(参见图2):手柄头的后端插入手柄本体的前端之后又用连接销将手柄头外壁与手柄本体内部连接,再通过焊接使销将手柄头与手柄本体连为一体。手柄头加工复杂,手柄头与手柄需压配,加工要求高,还需要用销子固定,销子与手柄焊接后的焊接表面还需要打磨,并且仅焊接销子周边区域,强度往往达不到要求,电焊后的手柄经过车床加工后手柄头有脱落的风险存在,手柄头经过撞击后也容易缩进手柄内部,无法保证端部沟槽的宽度,影响手柄的正常使用,制造工艺相对复杂,产量难以迅速扩大且成本难以进一步下降;进而对下游企业具有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千斤顶手柄,制作简单,成本低,减少零件数量,手柄头与手柄之间的焊接区域为端面,强度高,焊接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千斤顶手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千斤顶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本体(2)及手柄头(1),其中:所述手柄头(1),整体呈两端粗中间细的三段式圆柱体结构,具有位于前端的手柄部(1a)、位于末端的焊接部(1c)和设置在所述手柄部(1a)和所述焊接部(1c)之间的手柄头主体(1b);所述手柄本体(2),整体呈圆柱体结构,具有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手柄部(1a),其远离手柄头主体(1b)的端面的中心设置有与千斤顶回油阀配合的内孔(1d);所述焊接部(1c),其远离手柄头主体(1b)的端面通过焊接固定在本体的前端面上且与手柄本体(2)连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千斤顶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本体(2)及手柄头(1),其中:所述手柄头(1),整体呈两端粗中间细的三段式圆柱体结构,具有位于前端的手柄部(1a)、位于末端的焊接部(1c)和设置在所述手柄部(1a)和所述焊接部(1c)之间的手柄头主体(1b);所述手柄本体(2),整体呈圆柱体结构,具有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手柄部(1a),其远离手柄头主体(1b)的端面的中心设置有与千斤顶回油阀配合的内孔(1d);所述焊接部(1c),其远离手柄头主体(1b)的端面通过焊接固定在本体的前端面上且与手柄本体(2)连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1a)远离手柄头主体(1b)的端面设置的与千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子豪唐晓成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