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斜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9798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斜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具斜顶装置。一种模具斜顶装置,包括斜顶体,导向板和上顶板:斜顶体包括若干根斜顶杆,与斜顶杆相对应的若干个斜顶导向块和与斜顶杆相对应的若干个滑块,所述的斜顶杆底部与滑块连接,在斜顶导向块顶部设有滑槽,所述的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的滑槽内,所述的斜顶杆顶部相互嵌合后组成空心柱体,所述的空心柱体外侧设有成型部,导向板中间设有固定块,所述的导向板上设有与斜顶杆对应的倾斜通孔,所述的斜顶杆穿过所述倾斜通孔,所述的固定块卡在所述的空心柱体的中空部分内,所述的斜顶导向块固定在上顶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具有外侧具有整圆内侧倒扣特征的塑件的成型与脱模。

A mold slan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clined roof, in particular to a die inclined top device. A mold slanting device, including a cable-stayed body, a guide plate and an upper top plate: a cable-stayed roof comprising a number of oblique top bars corresponding to the inclined top and a number of sliders corresponding to the inclined top. The bottom of the inclined top ba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ide block, and a slide is provided at the top of the inclined top guide block, and the slide slide is slid. The top of the inclined top rod i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to form a hollow column, and a forming part is provided outside the hollow column, and a fixed block is provided in the middle of the guide plate. The gu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inclined through hole corresponding to the inclined top rod, and the inclined top rod passes through the inclined through hole and the fixed block card. In the hollow part of the hollow column, the inclined top guiding block is fixed on the upper roof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for molding and demoulding of plastic parts with lateral circular inner side buck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斜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具斜顶装置。
技术介绍
模具斜顶又名斜梢,是模具设计中用来成形产品内部倒钩的机构,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倒钩情况。注塑成型模具的过程中,塑料先在注塑机的加热料筒中受热熔融,然后在注塑机螺杆或活塞的推动下,经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最后在型腔中硬化定型。随着目前塑料制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现在的注塑工艺主要使用卡扣式的连接方式,而这种连接紧固装置反映到模具上就是倒扣结构。因此会使用斜顶装置完成塑件在卡扣处的成型,而且在注塑成型后利用斜顶将塑件顺利地顶出。当生产具有整圆内侧倒扣特征的塑件,传统生产过程中可采用强制脱模的方法,但是强制脱模的方法只适用于软质塑料,并且脱模时经常发生塑件包住斜顶不易脱模的情况,会导致筋位或柱位根部拉裂,甚至有时在塑件筋位和柱位的包紧,塑件有可能跟着斜顶一起移动,严重导致塑件变形、顶针刮花塑件、撞伤塑件、报废整件塑件的情况发生,所以强制脱模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生产具有整圆内侧倒扣特征的塑件时存在的不易脱模,塑件容易变形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在生产具有整圆内侧倒扣特征的塑件时,易于脱模,不会损伤塑件的模具斜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斜顶装置,包括:斜顶体:斜顶体包括若干根斜顶杆,与斜顶杆相对应的若干个斜顶导向块和与斜顶杆相对应的若干个滑块,所述的斜顶杆底部与滑块连接,在斜顶导向块顶部设有滑槽,所述的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的滑槽内,所述的斜顶杆顶部相互嵌合后组成空心柱体,所述的空心柱体外侧设有成型部;导向板:导向板中间设有固定块,所述的导向板上设有与斜顶杆对应的倾斜通孔,所述的斜顶杆穿过所述倾斜通孔,所述的固定块卡在所述的空心柱体的中空部分内;上顶板:所述的斜顶导向块固定在上顶板上。在合模过程中,所述的斜顶杆的顶部相互嵌合,形成所述的空心柱体,所述的固定块卡在所述的空心柱体的中空位置中,起到固定的作用,塑件固定在所述的空心柱体外侧,塑件倒扣卡在所述的成型部内,每一根斜顶杆受到了自身重力,所述的倾斜通孔内壁向内的力,固定块向外的力,和与其他斜顶杆产生的作用力,每一根斜顶杆受力平衡,此时整个斜顶体是一个稳定的结构。在脱模过程中,上顶板向上运动,带动整个斜顶体向上运动,导向板固定不动,此时所述的固定块脱离所述空心柱体的中空部分,斜顶杆失去固定块的支撑力,倾斜通孔具有固定斜顶杆倾斜角度的作用,斜顶杆由于倾斜通孔的作用倾斜角度不变,因此所述的滑块向内滑动,斜顶杆向内运动收拢,此时所述的空心柱体结构被破坏,塑件倒角脱离所述的空心柱体上的成型部,上顶板继续向上运动,将塑件顶出。脱模完成后,上顶板向下运动,固定块顶开斜顶杆,所述的滑块沿滑槽向外侧运动,斜顶杆顶部相互嵌合组成空心柱体,固定块卡在所述空心柱体的中空位置的状态。通过多根斜顶杆配合工作的设计减少了单根斜顶杆所受的压力,斜顶杆不会发生卡死、折断的问题,而且斜顶杆顶部在合模时组成空心柱体,在脱模时空心柱体结构消失,塑件倒角脱离所述的空心柱体上的成型部,可以防止塑件包住斜顶,解决了由于塑件包住斜顶导致的塑件损坏的问题,便于具有整圆内侧倒扣特征的塑件的脱模,增加了产品合格率。作为优选,所述的倾斜通孔内侧的每个倾斜面上各设有两个滚轮。在斜顶体上下移动时,每个倾斜面上各设有两个滚轮可以固定斜顶杆的倾斜角度,保障本技术的正常运行,而且滚轮减小了斜顶杆与倾斜通孔内侧的摩擦力,一方面减小了斜顶杆的磨损,延长了斜顶杆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减少了斜顶杆在运动时由于卡住而折断的风险,而且方便了斜顶杆的运动,减轻了作业负担,延长了整个机构的使用寿命,也增加了本技术使用时的稳定性,增加了产品合格率。作为优选,在每一根所述的斜顶杆上的同一水平高度位置设有一个阻挡块。上顶板向上运动最终把塑件顶出时,导向板会接触到阻挡块,设置阻挡块可以防止斜顶杆相互干涉导致的斜顶杆折断的情况发生,加了本技术使用时的稳定性,增加了产品合格率。作为优选,所述的上顶板下方设有可驱动上顶板上下移动的油缸。油缸具有结构简单、输出力大、性能稳定可靠、使用维护方便的优点,可以提供给整个机构稳定强大的动力来源,增强了本技术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斜顶不易卡死折断,产品合格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脱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倾斜通孔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滑槽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一种模具斜顶装置,包括斜顶体1,导向板2,上顶板3。斜顶体1包括6根斜顶杆11,与斜顶杆11相对应的6个斜顶导向块12和与斜顶杆11相对应的6个滑块14,所述的斜顶杆11底部与滑块14连接,在斜顶导向块12顶部设有滑槽15,如图4所示,所述的滑块14嵌于所述的滑槽15内且可以在所述的滑槽15内滑动,所述的斜顶杆11顶部相互嵌合后组成空心柱体4,所述的空心柱体4外侧设有成型部41。导向板2中间设有固定块22,所述的导向板2上有与斜顶杆11对应的倾斜通孔23,如图3所示,倾斜通孔23内侧的每个倾斜面上各设有两个滚轮21,所述的斜顶杆11穿过所述倾斜通孔23,所述的固定块22卡在所述的空心柱体4的中空部分内;所述的斜顶导向块固定在上顶板3上,所述的上顶板下方设有可驱动上顶板上下移动的油缸。如图2所示,在脱模过程中,上顶板3向上运动,带动整个斜顶体1向上运动,导向板2固定不动,此时所述的固定块22脱离所述空心柱体4的中空部分,斜顶杆11失去固定块22的支撑力,而且斜顶杆11在倾斜通孔23内滑动,倾斜通孔23具有固定斜顶杆11倾斜角度的作用,斜顶杆11由于倾斜通孔23的作用倾斜角度不变,因此所述的滑块14向内滑动,斜顶杆11向内运动收拢,此时所述的空心柱体4结构被破坏,塑件倒角脱离所述的空心柱体4上的成型部41,上顶板3继续向上运动,将塑件顶出。通过6根斜顶杆11配合工作的设计,减少了斜顶杆11所受的压力,解决了斜顶杆11容易发生卡死、折断的问题,而且斜顶杆11顶部在合模时组成空心柱体4,在脱模时空心柱体4结构消失的设计可以防止塑件包住斜顶体1,解决了由于塑件包住斜顶体1导致的塑件损坏的问题,增加了产品合格率。而且通过在斜顶杆11和倾斜通孔23内侧设有滚轮5的设计减少了斜顶杆11与倾斜通孔23内侧的摩擦,增加了斜顶杆11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斜顶杆11断裂的风险。脱模完成后,上顶板3向下运动,固定块22顶开斜顶杆11,所述的斜顶杆11的顶部相互嵌合,形成所述的空心柱体4,所述的固定块22卡在所述的空心柱体4中空位置中,起到固定的作用,此时塑件固定在所述空心柱体4外侧。恢复的过程简单,可以加强生产效率,增大产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具斜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斜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斜顶体:斜顶体包括若干根斜顶杆,与斜顶杆相对应的若干个斜顶导向块和与斜顶杆相对应的若干个滑块,所述的斜顶杆底部与滑块连接,在斜顶导向块顶部设有滑槽,所述的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的滑槽内,所述的斜顶杆顶部相互嵌合后组成空心柱体,所述的空心柱体外侧设有成型部;导向板:导向板中间设有固定块,所述的导向板上设有与斜顶杆对应的倾斜通孔,所述的斜顶杆穿过所述倾斜通孔,所述的固定块卡在所述的空心柱体的中空部分内;上顶板:所述的斜顶导向块固定在上顶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斜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斜顶体:斜顶体包括若干根斜顶杆,与斜顶杆相对应的若干个斜顶导向块和与斜顶杆相对应的若干个滑块,所述的斜顶杆底部与滑块连接,在斜顶导向块顶部设有滑槽,所述的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的滑槽内,所述的斜顶杆顶部相互嵌合后组成空心柱体,所述的空心柱体外侧设有成型部;导向板:导向板中间设有固定块,所述的导向板上设有与斜顶杆对应的倾斜通孔,所述的斜顶杆穿过所述倾斜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立锋蔡炳芳项勇毛元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神通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