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马氏体钢、使用其制备组件的方法及由此方法获得的组件技术

技术编号:1789110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其特征在于含有下列以重量百分比表示的组成:C=0.18~0.30%、Co=5~7%、Cr=2~5%、Al=1~2%、Mo+W/2=1~4%、V=痕量~0.3%、Nb=痕量~0.1%、B=痕量~50ppm、Ni=10.5~15%且Ni≥7+3.5Al、Si=痕量~0.4%、Mn=痕量~0.4%、Ca=痕量~500ppm、稀土元素=痕量~500ppm、Ti=痕量~500ppm、O=痕量~200ppm(如果钢是通过粉末冶金法获得的)或O=痕量~50ppm(如果钢于空气中或真空下由熔融金属制备所得)、N=痕量~100ppm、S=痕量~50ppm、Cu=痕量~1%和P=痕量~200ppm,其余的为铁和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所述钢制备组件的方法及由此方法获得的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氏体钢,其通过双工系统(duplex system)进行硬化,即通过使用钢的合适组合物和热时效工序所得的金属间化合物和碳化物的 析出进行硬化。
技术介绍
这种钢必须具有-非常高的机械强度,但同时还需要具有高韧性和延性,即脆性断裂 敏感性低;必须在高温下(即达至400。C的温度)保持非常高的强度;-良好的疲劳性能,特别是其不含有有害夹杂物,例如TiN和氧化物; 该特征必须通过合适的组成以及小心地控制熔融金属的生产条件而获得。而且,其必须是表面可硬化(case-hardened)和可氮化的,以便可以硬 化其表面,赋与该表面高耐磨性。这种钢主要应用在传动轴的生产,尤其是用于飞机发动机。在本申请中,优异的高温机械强度的要求不允许使用碳钢,其强度从 200。C开始退化。常规使用的为马氏体时效钢,其在高达350 400°C的温 度下具有良好强度。在温度超过此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回火工序,以改 变其结构。文件US-A-5,393,388提出了一种钢组合物,其用于改善耐热性,以及 尤其用于改善疲劳性能、延性和韧性。该组合物的缺点在于需要具有高Co 含量(8 16%),这导致钢价格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其特征在于含有下列以重量百分比表示的组成:-C=0.18~0.30%-Co=5~7%-Cr=2~5%-Al=1~2%-Mo+W/2=1~4%-V=痕量~0.3%-Nb=痕量~0 .1%-B=痕量~50ppm-Ni=10.5~15%且Ni≥7+3.5Al-Si=痕量~0.4%-Mn=痕量~0.4%-Ca=痕量~500ppm-稀土元素=痕量~500ppm-Ti=痕 量~5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雅克蒙塔尼翁菲利普埃里捷伊莎贝尔佩斯莱尔布克洛德蒙斯
申请(专利权)人:奥贝特迪瓦尔公司斯奈克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