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池箱的接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848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6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箱的接头结构,包括接头主体、若干接地带以及屏蔽套;接头主体包括连接端、接口端、以及设置在连接端与接口端之间的定位板,连接端用于安装到电池箱内,接口端用于连接电缆,定位板上设有四安装孔,每一安装孔对应定位板的一角;每一接地带为金属丝编制成的金属带,其两端设有线鼻,接地带的一端连接定位板,另一端与汽车的车架相连;屏蔽套为金属丝编制成的金属套,其一端设有若干线鼻,屏蔽套套设于电缆上,屏蔽套设有线鼻的一端连接定位板,固定于电缆与接口端连接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接头结构通过在电缆与接口端连接处设置屏蔽套,防止信号泄漏,使得电磁场的干扰减弱,解决了电池箱接口处的EMI辐射问题。

Joint structure for battery box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joint structure for a battery box, including a joint body, a number of joints and a shield. The joint main body includes a connection end, an interface end, and a positioning board between the connection end and the interface end. The connection end is installed in the battery box, and the interface end is used to connect the cable and the positioning board. There are four installation holes, each mounting hole corresponds to the corner of the positioning plate; each belt is made of metal wire made of wire, with a line nose at both ends, one end of the belt connected with a positioning plate, and the other end connected with the car frame; the shield is a metal sleeve made of wire, with a number of thread nose and shielding sleeve at one end. One end of the shield is equipped with a positioning plate, which is fixed on the connection point of the cable and the interface end. The joint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sets a shielding sleeve at the connection of the cable and the interface end, prevents the signal leakage, reduces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solves the EMI radiation problem at the interface of the battery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池箱的接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箱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箱的接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池箱与电缆的连接方式多为电缆连带着金属套直接往接口连接,较为容易地造成信号泄漏,使得电磁场的干扰较强,形成了电池箱接口处的EMI辐射问题。另外,现有的电池箱大多没有接地功能,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信号泄漏且具有接地作用的,用于电池箱的接头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电池箱的接头结构,包括接头主体、若干接地带以及屏蔽套;接头主体包括连接端、接口端、以及设置在连接端与接口端之间的定位板,连接端用于安装到电池箱内,接口端用于连接电缆,定位板上设有四安装孔,每一安装孔对应定位板的一角;每一接地带为金属丝编制成的金属带,其两端设有线鼻,接地带的一端连接定位板,另一端与汽车的车架相连;屏蔽套为金属丝编制成的金属套,其一端设有若干线鼻,屏蔽套套设于电缆上,屏蔽套设有线鼻的一端连接定位板,固定于电缆与接头主体的接口端连接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接头结构包括扎带,扎带设置在屏蔽套的另一端,使屏蔽套稳定地设置在电缆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连接端与接口端垂直相通,并具有腔体,腔体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连接端的上端等间距地设有若干凸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接口端上设有扣件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电池箱的接头结构通过在电缆与接头主体的接口端连接处设置屏蔽套,起到防止信号泄漏的作用,使得电磁场的干扰减弱,解决了电池箱接口处的EMI辐射问题;并通过在接头主体设置接地带,使接地带与车架相连,起到接地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电池箱的接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接头主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电池箱,其一端设有对应正极的接头结构,另一端设有对应负极的接头结构,通过的电缆连接到正极的接头结构与负极的接头结构内,实现对汽车的用电设备与充电设备供能。请参阅图1,所述接头结构,包括接头主体10、若干接地带20、屏蔽套30以及扎带40。结合参阅图2,接头主体10包括连接端11、接口端12、以及设置在连接端11与接口端12之间的定位板13;连接端11与接口端12垂直相通,并具有腔体14。在腔体14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块15,用于对接头结构内的电缆进行限位。连接端11用于安装到电池箱内,连接端11的上端等间距地设有若干凸块16,通过若干凸块16对进入电池箱后的电缆进行限位,方便电缆的布线,可以防止电缆在换电池拆装电池箱时因受到拉扯而损伤。接口端12用于连接电缆,接口端12上设有扣件座17,通过扣件座17与设置在电缆上的扣件18配合,使扣件18安装在扣件座17内,提高了接口端12连接电缆的方便性与稳定性。当连接端11安装于电池箱内时,定位板13抵持电池箱的端壁,使接口端12相对电池箱对外伸出。定位板13上设有四安装孔19,每一安装孔19对应定位板13的一角。再次参与图1,每一接地带20为金属丝编制成的金属带,其两端设有线鼻。本实施例中,接地带20采用两条,通过螺栓穿过线鼻的连接孔与定位板13的安装孔19,使两接地带20对角连接定位板13,两接地带20的另一端与汽车的车架相连,起到接地作用。屏蔽套30为金属丝编制成的金属套,其一端设有若干线鼻。本实施例中,屏蔽套30的一端设有两线鼻,屏蔽套30套设于电缆上,通过螺栓穿过线鼻的连接孔与定位板13的安装孔19,屏蔽套30对角连接定位板13,并固定于电缆与接头主体10的接口端12连接处,起到防止信号泄漏的作用,使得电磁场的干扰减弱,解决了电池箱接口处的EMI辐射问题。扎带40设置在屏蔽套30的另一端,通过扎带40使屏蔽套30稳定地设置在电缆上。综上所述,本技术用于电池箱的接头结构通过在电缆与接头主体10的接口端12连接处设置屏蔽套30,起到防止信号泄漏的作用,使得电磁场的干扰减弱,解决了电池箱接口处的EMI辐射问题;并通过在接头主体10设置接地带20,使接地带20与车架相连,起到接地作用。只要不违背本技术创造的思想,对本技术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技术公开的内容;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技术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电池箱的接头结构

【技术保护点】
用于电池箱的接头结构,包括接头主体(10)、若干接地带(20)以及屏蔽套(30),其特征在于:接头主体(10)包括连接端(11)、接口端(12)、以及设置在连接端(11)与接口端(12)之间的定位板(13),连接端(11)用于安装到电池箱内,接口端(12)用于连接电缆,定位板(13)上设有四安装孔(19),每一安装孔(19)对应定位板(13)的一角;每一接地带(20)为金属丝编制成的金属带,其两端设有线鼻,接地带(20)的一端连接定位板(13),另一端与汽车的车架相连;屏蔽套(30)为金属丝编制成的金属套,其一端设有若干线鼻,屏蔽套(30)套设于电缆上,屏蔽套(30)设有线鼻的一端连接定位板(13),固定于电缆与接头主体(10)的接口端(12)连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电池箱的接头结构,包括接头主体(10)、若干接地带(20)以及屏蔽套(30),其特征在于:接头主体(10)包括连接端(11)、接口端(12)、以及设置在连接端(11)与接口端(12)之间的定位板(13),连接端(11)用于安装到电池箱内,接口端(12)用于连接电缆,定位板(13)上设有四安装孔(19),每一安装孔(19)对应定位板(13)的一角;每一接地带(20)为金属丝编制成的金属带,其两端设有线鼻,接地带(20)的一端连接定位板(13),另一端与汽车的车架相连;屏蔽套(30)为金属丝编制成的金属套,其一端设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华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易力日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