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清淤的智能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232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清淤的智能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后侧设置有水箱,且机器人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支撑臂,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履带,且机器人本体的前侧设置有推斗,所述支撑臂下端与机器人本体通过第一伸缩杆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推斗的驱动方式进行了优化,能够使推斗工作更加平稳,自动化强度更高,设置了压力检测器,能够检测出推斗内部堆积淤泥的推力,也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设置了水箱,抽水箱和喷水头,能够在清淤的同时对管道内部进行清洗,增加管道清淤机器人的功能,设置了第一伸缩杆,能够自动调整照明灯和摄像机的高度,进而拓宽了工作人员观察管道内部的视野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清淤的智能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管道清淤的智能机器人。
技术介绍
在现代城市中排水设施必不可少,甚至成为保障城市稳定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管道堵塞、排水不畅等问题极有可能导致城市内涝进而危及居民安全,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管道堵塞与管道故障和损伤,如果不及时对管道进行清理就可能产生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然而,管道所处的视野环境往往是不易直接达到或不允许人们直接进入的,清理难度很大,因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管道机器人来实现管道内的清理。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机器人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压力检测器,不能检测出推斗内部堆积淤泥的推力,不便于工作人员操作,没有设置水箱,抽水箱和喷水头,不能在清淤的同时对管道内部进行清洗,不能增加管道清淤机器人的功能,没有设置第一伸缩杆,不能自动调整照明灯和摄像机的高度,进而限制了工作人员观察管道内部的视野环境,没有设置滚珠,不能减少推斗与管道的摩擦力,摩擦力过大容易造成管道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道清淤的智能机器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没有设置压力检测器,不能检测出推斗内部堆积淤泥的推力,不便于工作人员操作,没有设置水箱,抽水箱和喷水头,不能在清淤的同时对管道内部进行清洗,不能增加管道清淤机器人的功能,没有设置第一伸缩杆,不能自动调整照明灯和摄像机的高度,进而限制了工作人员观察管道内部的视野环境,没有设置滚珠,不能减少推斗与管道的摩擦力,摩擦力过大容易造成管道磨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清淤的智能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后侧设置有水箱,且机器人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支撑臂,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履带,且机器人本体的前侧设置有推斗,所述支撑臂下端与机器人本体通过第一伸缩杆连接,且支撑臂的一端设置有电控箱,所述支撑臂的内侧设置有照明灯,且支撑臂内侧靠近照明灯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摄像机,所述支撑臂的一侧设置有抽水箱,所述抽水箱的上端设置有喷水头,所述推斗的底端设置有滚轮,且推斗的内侧壁设置有防水承力板,所述推斗的后侧连接有第二伸缩杆,且推斗的上端连接有小臂,所述防水承力板的后侧设置有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气缸,且第二伸缩杆的上端设置有转杆,所述气缸的一端设置有半圆齿,所述半圆齿的一侧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电控箱的内部设置有DSQC320控制器,且电控箱内部靠近DSQC320控制器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GPS定位器,所述GPS定位器的一侧设置有无线收发器,所述第一伸缩杆、照明灯、摄像机、抽水箱、伺服电机、气缸、压力检测器、无线收发器和GPS定位器的输入端均与电控箱内部DSQC320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水箱与水箱通过管道贯通连接,且抽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水泵。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机器人本体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且支撑臂的下端与机器人本体通过第一伸缩杆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缸与推斗通过第二伸缩杆固定连接,且气缸与伺服电机通过齿轮和半圆齿相互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上端与机器人本体通过转杆转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轮的外部套有刮泥圈,且滚轮设置的数量不少于十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对推斗的驱动方式进行了优化,通过伺服电机和气缸驱动,伺服电机与气缸通过齿轮与半圆齿相互啮合,能够使推斗工作时更加平稳,自动化强度更高。2、本专利技术设置了压力检测器,能够检测出推斗内部堆积淤泥的推力,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同时也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3、本专利技术设置了水箱,抽水箱和喷水头,能够在清淤的同时对管道内部进行清洗,增加管道清淤机器人的功能。4、本专利技术设置了第一伸缩杆,能够自动调整照明灯和摄像机的高度,进而拓宽了工作人员观察管道内部的视野环境。5、本专利技术设置了滚珠,能够减少推斗与管道的摩擦力,避免运摩擦力过大而容易造成管道磨损的问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气缸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DSQC320控制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机器人本体;2、第一伸缩杆;3、支撑臂;4、照明灯;5、电控箱;6、摄像机;7、抽水箱;8、喷水头;9、小臂;10、推斗;12、履带;13、水箱;14、伺服电机;15、齿轮;16、半圆齿;17、气缸;18、转杆;19、第二伸缩杆;20、压力检测器;21、防水承力板;22、滚轮;23、无线收发器;24、DSQC320控制器;25、GPS定位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管道清淤的智能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机器人本体1的后侧设置有水箱13,且机器人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臂3,机器人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履带12,且机器人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推斗10,支撑臂3下端与机器人本体1通过第一伸缩杆2连接,且支撑臂3的一端设置有电控箱5,支撑臂3的内侧设置有照明灯4,且支撑臂3内侧靠近照明灯4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摄像机6,支撑臂3的一侧设置有抽水箱7,抽水箱7的上端设置有喷水头8,推斗10的底端设置有滚轮22,且推斗10的内侧壁设置有防水承力板21,推斗10的后侧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9,且推斗10的上端连接有小臂9,防水承力板21的后侧设置有压力检测器20,第二伸缩杆19的一端设置有气缸17,且第二伸缩杆19的上端设置有转杆18,气缸17的一端设置有半圆齿16,半圆齿16的一侧设置有齿轮15,齿轮15的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14,电控箱5的内部设置有DSQC320控制器24,且电控箱5内部靠近DSQC320控制器24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GPS定位器25,GPS定位器25的一侧设置有无线收发器23,第一伸缩杆2、照明灯4、摄像机6、抽水箱7、伺服电机14、气缸17、压力检测器20、无线收发器23和GPS定位器25的输入端均与电控箱5内部DSQC320控制器2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抽水箱7与水箱13通过管道贯通连接,且抽水箱7的内部设置有水泵,为了实现自动控制冲洗管道内部的杂物,支撑臂3的一端与机器人本体1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且支撑臂3的下端与机器人本体1通过第一伸缩杆2固定连接,为了方便使用者控制支撑臂3的高度,进而控制照明灯的照射角度和摄像机的拍摄角度,气缸17与推斗10通过第二伸缩杆19固定连接,且气缸17与伺服电机14通过齿轮15和半圆齿16相互啮合连接,第二伸缩杆19的上端与机器人本体1通过转杆18转动连接,为了方便使用者控制推斗10的伸缩和高度,滚轮22的外部套有刮泥圈,且滚轮22设置的数量不少于十个,为了减少推斗10底部与管道之间的磨损。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机器人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履带12,使机器人平稳的前行,且机器人本体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管道清淤的智能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清淤的智能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后侧设置有水箱(13),且机器人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臂(3),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履带(12),且机器人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推斗(10),所述支撑臂(3)下端与机器人本体(1)通过第一伸缩杆(2)连接,且支撑臂(3)的一端设置有电控箱(5),所述支撑臂(3)的内侧设置有照明灯(4),且支撑臂(3)内侧靠近照明灯(4)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摄像机(6),所述支撑臂(3)的一侧设置有抽水箱(7),所述抽水箱(7)的上端设置有喷水头(8),所述推斗(10)的底端设置有滚轮(22),且推斗(10)的内侧壁设置有防水承力板(21),所述推斗(10)的后侧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9),且推斗(10)的上端连接有小臂(9),所述防水承力板(21)的后侧设置有压力检测器(20),所述第二伸缩杆(19)的一端设置有气缸(17),且第二伸缩杆(19)的上端设置有转杆(18),所述气缸(17)的一端设置有半圆齿(16),所述半圆齿(16)的一侧设置有齿轮(15),所述齿轮(15)的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14),所述电控箱(5)的内部设置有DSQC320控制器(24),且电控箱(5)内部靠近DSQC320控制器(24)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GPS定位器(25),所述GPS定位器(25)的一侧设置有无线收发器(23),所述第一伸缩杆(2)、照明灯(4)、摄像机(6)、抽水箱(7)、伺服电机(14)、气缸(17)、压力检测器(20)、无线收发器(23)和GPS定位器(25)的输入端均与电控箱(5)内部DSQC320控制器(2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清淤的智能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后侧设置有水箱(13),且机器人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臂(3),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履带(12),且机器人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推斗(10),所述支撑臂(3)下端与机器人本体(1)通过第一伸缩杆(2)连接,且支撑臂(3)的一端设置有电控箱(5),所述支撑臂(3)的内侧设置有照明灯(4),且支撑臂(3)内侧靠近照明灯(4)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摄像机(6),所述支撑臂(3)的一侧设置有抽水箱(7),所述抽水箱(7)的上端设置有喷水头(8),所述推斗(10)的底端设置有滚轮(22),且推斗(10)的内侧壁设置有防水承力板(21),所述推斗(10)的后侧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9),且推斗(10)的上端连接有小臂(9),所述防水承力板(21)的后侧设置有压力检测器(20),所述第二伸缩杆(19)的一端设置有气缸(17),且第二伸缩杆(19)的上端设置有转杆(18),所述气缸(17)的一端设置有半圆齿(16),所述半圆齿(16)的一侧设置有齿轮(15),所述齿轮(15)的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14),所述电控箱(5)的内部设置有DSQC320控制器(24),且电控箱(5)内部靠近DS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非
申请(专利权)人:北海南坡腕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