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有泊车功能的立交车路转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7172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兼有泊车功能的立交车路转换装置,包括分别与路网连通的立交车路及地面车路,立交车路与地面车路交叉设置,立交车路与地面车路的交叉口设有连通井道,该连通井道沿竖向延伸,其侧壁具有一组横向出入口,各横向出入口分别与立交车路及地面车路连通,连通井道内设有可承托车辆的升降机以及可供泊车的停车位;连通井道中具有竖向立架,升降机安装于竖向立架上,竖向立架外侧具有泊车空间,停车位位于泊车空间内,并沿泊车空间的高度方向顺次排布。该立交车路转换装置通过井道建筑物连通各立交车路及地面车路,并在井道内设置可升降的升降机和多层停车位,既能实施多层立交车路及地面车路间的车辆转送,又能提供数量可观的停泊车位。

Interchange vehicle road conversion device with parking function and its usage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oad transfer device with a parking function, which consists of interchange and ground vehicle routes connected to the road network respectively. The interchange and ground vehicle roads are intersected.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intersection and the ground car road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ed well path. The connecting well path extends vertically, and the side wall has a set of lateral entry and exit. The cross entran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erchange road and the ground car road respectively. The connecting well lane is equipped with a lift and a parking space for the parking. The connecting well has a vertical stand, the elevator is installed on the vertical stand, and the vertical frame has a parking space on the outside of the vertical frame, and the parking space is located in the parking space. Arrange along the height direction of the parking space. The interchange is connected to each interchange and ground vehicle through the well building, and the elevator and multi-storey parking space can be set up in the well path, which can not only carry out the transfer of the multi storey overpass road and the ground vehicle road, but also provide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parking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有泊车功能的立交车路转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设施,尤其涉及一种兼有泊车功能的立交车路转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普遍的代步工具。车辆的不断增长也给城市交通及泊车带来的极大的困扰。为此,立体交通与立体泊车设施应运而生。以往立体交通设施之间及与地面车路之间的连接多采用螺旋式或倾斜式坡道来解决各车道间的车辆往来。然而,螺旋式或倾斜式连接的占地面积大,必须要建造很长的回旋坡道或匝口坡道,建设成本较高。同时,还因需增加周边的泊车空间而加大成本投入。因此,有必要对这种立体交通设施进行结构优化,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有泊车功能的立交车路转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节约停车空间,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兼有泊车功能的立交车路转换装置,包括分别与路网连通的立交车路及地面车路,立交车路与地面车路交叉设置,其中:立交车路与地面车路的交叉口设有连通井道,该连通井道沿竖向延伸,其侧壁具有一组横向出入口,各横向出入口分别与立交车路及地面车路连通,连通井道内设有可承托车辆的升降机以及可供泊车的停车位;连通井道中具有竖向立架,升降机安装于竖向立架上,竖向立架外侧具有泊车空间,停车位位于泊车空间内,并沿泊车空间的高度方向顺次排布。升降机上设有载车板,升降机及停车位两端分别装设有承托滚轮,载车板底部具有凸板,凸板置于承托滚轮上,使载车板可通过承托滚轮在升降机及停车位上横向移动;井道顶部设有卷扬机,卷扬机通过牵引绳与升降机相连,升降机端部设有导向滚轮,导向滚轮与立架配合,由卷扬机带动升降机沿立架竖向移动。升降机顶部设有可动平台,可动平台侧部装设有行走轮,升降机上固定有与该行走轮适配的导轨,可动平台下方设有平台驱动链轮,平台驱动链轮固定于升降机上,平台驱动链轮通过驱动链条与可动平台相连,由驱动链轮带动可动平台沿导轨横向移动;可动平台上设有横移链轮,横移链轮上设有横移链条,横移链条上装设有至少一对钩板,载车板底部具有与该钩板适配的挡板,钩板抵住挡板,由横移链轮带动载车板在可动平台上横向移动。升降机中部设有内置转盘,立交车路及地面车路与连通井道衔接处设有外置转盘,通过内置转盘或外置转盘对车辆进行调头。连通井道外侧设有供司乘人员通行的电梯及楼梯,电梯及楼梯通道的出入口分别与井道和立交车道及地面车道衔接。上述兼有泊车功能的立交车路转换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1)车道转换:在升降机上搭载载车板,升降机移动,使载车板的板面与需移送车辆所在车道高度一致,让车辆驶上载车板,升降机移动,使载车板的板面与车辆所需驶入车道的路面高度一致,车辆驶离载车板,进入该车道前行;(2)车辆停泊:先让车辆驶入升降机上的载车板,驾驶员及乘客离开后,升降机开始升降,使升降机上的承托滚轮与所需停车位的承托滚轮保持高度一致,然后启动平台驱动链轮,将可动平台移送至停车位边缘,再驱动横移链轮,使横移链条上的钩板钩住载车板底部的挡板,将载车板送入停车位,驾驶员及乘客通过电梯或楼梯前往地面车路;(3)车辆出库:将升降机上的载车板送回原停车位,使升降机在空载的状态下移至所停车辆的停车位,使升降机上承托滚轮与停车位上的承托滚轮高度一致,然后启动平台驱动链轮,将可动平台移送至停车位边缘,再驱动横移链轮,使横移链条上的钩板钩住载车板底部的挡板,将载车板拉回升降机,启动升降机到达所需出库车路,驾驶员及乘客进入车辆,驶离载车板进入车道前行;(4)车辆调头:当因车道或场地的原因而车辆停泊或进入车道存在困难时,车辆可通过升降机中部的内置转盘转向,或通过立交车路及地面车路中的外置转盘转向。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立交车路转换装置通过井道建筑物连通各立交车路及地面车路,并在井道内设置可升降的升降机和多层停车位,从而既能实施多层立交车路及地面车路间的车辆转送,以实现最短距离的车辆转移,又能提供数量可观的停泊车位,解决周边地区的停车难题,相比常规的螺旋式或斜坡式车道连接形式,既可大幅度降低建设成本,又能节省大面积的土地。此外,该立交车路转换装置也可用于地面车道与地下车道间的车辆移送及停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立交车路转换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装置的正面纵向剖视图;图3是该装置的正面侧向剖视图;图4是该装置的连通井道中部横向平面图;图5是该装置的内置转盘位置示意图;图6是该装置的外置转盘位置示意图;图7是升降机移送车辆的状态示意图;图8是可动平台运行状体侧面示意图之一;图9是可动平台运行状态侧面示意图之二;图10是可动平台运行状态俯视图;图11是可动平台运行状态正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1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兼有泊车功能的立交车路转换装置包括分别与路网连通的立交车路1a、1b及地面车路2,立交车路与地面车路交叉设置,立交车路与地面车路的交叉口设有连通井道3,该连通井道沿竖向延伸,其侧壁具有一组横向出入口,各横向出入口分别与立交车路及地面车路连通,连通井道内设有可承托车辆A的升降机4以及可供泊车的停车位5,根据需求,停车位可在连通井道内单侧或双侧设置;连通井道中具有竖向立架6,升降机安装于竖向立架上,竖向立架外侧具有泊车空间,停车位位于泊车空间内,并沿泊车空间的高度方向顺次排布。升降机上设有载车板7,升降机及停车位两端分别装设有承托滚轮8,载车板底部具有凸板9,凸板置于承托滚轮上,使载车板可通过承托滚轮在升降机及停车位上横向移动;井道顶部设有卷扬机10,卷扬机通过牵引绳11与升降机相连,升降机端部设有导向滚轮12,导向滚轮与立架配合,由卷扬机带动升降机沿立架竖向移动。升降机顶部设有可动平台13,可动平台侧部装设有行走轮14,升降机上固定有与该行走轮适配的导轨15,可动平台下方设有平台驱动链轮16,平台驱动链轮固定于升降机上,平台驱动链轮通过驱动链条17与可动平台相连,由平台驱动链轮带动可动平台沿导轨横向移动;可动平台上设有横移链轮18,横移链轮上设有横移链条19,横移链条上装设有至少一对钩板20,载车板底部具有与该钩板适配的挡板21,钩板抵住挡板,由横移链轮带动载车板在可动平台上横向移动。升降机中部设有内置转盘22,立交车路及地面车路与连通井道衔接处设有外置转盘23,通过内置转盘或外置转盘对车辆进行调头。连通井道外侧设有供司乘人员通行的电梯24及楼梯25,电梯及楼梯通道的出入口分别与井道和立交车道及地面车道衔接。上述兼有泊车功能的立交车路转换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1)车道转换:在升降机上搭载载车板,升降机移动,使载车板的板面与需移送车辆所在车道高度一致,让车辆驶上载车板,升降机移动,使载车板的板面与车辆所需驶入车道的路面高度一致,车辆驶离载车板,进入该车道前行;(2)车辆停泊:先让车辆驶入升降机上的载车板,驾驶员及乘客离开后,升降机开始升降,使升降机上的承托滚轮与所需停车位的承托滚轮保持高度一致,然后启动平台驱动链轮,将可动平台移送至停车位边缘,再驱动横移链轮,使横移链条上的钩板钩住载车板底部的挡板,将载车板送入停车位,驾驶员及乘客通过电梯或楼梯前往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兼有泊车功能的立交车路转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兼有泊车功能的立交车路转换装置,包括分别与路网连通的立交车路及地面车路,立交车路与地面车路交叉设置,其特征在于:立交车路与地面车路的交叉口设有连通井道,该连通井道沿竖向延伸,其侧壁具有一组横向出入口,各横向出入口分别与立交车路及地面车路连通,连通井道内设有可承托车辆的升降机以及可供泊车的停车位;连通井道中具有竖向立架,升降机安装于竖向立架上,竖向立架外侧具有泊车空间,停车位位于泊车空间内,并沿泊车空间的高度方向顺次排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有泊车功能的立交车路转换装置,包括分别与路网连通的立交车路及地面车路,立交车路与地面车路交叉设置,其特征在于:立交车路与地面车路的交叉口设有连通井道,该连通井道沿竖向延伸,其侧壁具有一组横向出入口,各横向出入口分别与立交车路及地面车路连通,连通井道内设有可承托车辆的升降机以及可供泊车的停车位;连通井道中具有竖向立架,升降机安装于竖向立架上,竖向立架外侧具有泊车空间,停车位位于泊车空间内,并沿泊车空间的高度方向顺次排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有泊车功能的立交车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上设有载车板,升降机及停车位两端分别装设有承托滚轮,载车板底部具有凸板,凸板置于承托滚轮上,使载车板可通过承托滚轮在升降机及停车位上横向移动;井道顶部设有卷扬机,卷扬机通过牵引绳与升降机相连,升降机端部设有导向滚轮,导向滚轮与立架配合,由卷扬机带动升降机沿立架竖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有泊车功能的立交车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顶部设有可动平台,可动平台侧部装设有行走轮,升降机上固定有与该行走轮适配的导轨,可动平台下方设有平台驱动链轮,平台驱动链轮固定于升降机上,平台驱动链轮通过驱动链条与可动平台相连,由平台驱动链轮带动可动平台沿导轨横向移动;可动平台上设有横移链轮,横移链轮上设有横移链条,横移链条上装设有至少一对钩板,载车板底部具有与该钩板适配的挡板,钩板抵住挡板,由横移链轮带动载车板在可动平台上横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有泊车功能的立交车路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中部设有内置转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月明龙绍生
申请(专利权)人:人本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人本旭川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