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937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助力臂机构,设置在输送框架与吸盘支架之间,其包括一对活动带轮、一对传动带轮、气缸及吊装带,活动带轮设置在直线导轨上,传动带轮设置在限位轴上,并固定在固定板上;气缸固定在位于输送框架下部的安装板上,吊装带一端固定在活动带轮上,经过限位轴上的传动带轮,吊装带的另一端与吸盘支架固定;所述助力臂机构还包括限位板,其固定在输送框架的下部,所述限位板的纵向中部位置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与限位轴的位置相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助力臂机构,其应用于汽车挡风玻璃的安装,结构合理,操作灵活,设置限位机构,有效保证了定位的准确性,提高了助力臂机构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Arm arm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has an open supporting arm mechanism, which is arranged between a conveying frame and a suction bracket, which comprises a pair of movable belt wheels, a pair of transmission pulleys, cylinders and hoisting belts. The movable belt wheel is set on the linear guide, the driving belt is set on the limit axis and fixed on the fixed plate, and the cylinder is fixed under the conveying frame. One end of the hoisting belt is fixed on the movable belt wheel, the drive belt wheel on the limit axis is passe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lifting belt is fixed with the suction holder. The arm mechanism also includes a limit plate, which is fixed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nveying frame, and the longitudinal middle part of the limit plate is set to the limited slot, the limit slot and the limit position. The position of the axis is relative. The supporting arm mechanis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automobile windshield, with reasonable structure, flexible operation and setting the limit mechanism, which effectively ensures the accuracy of the positioning, improves the automation degree of the arm arm mechanism,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助力臂机构
本技术涉及产品装配
,尤其涉及助力臂机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生产领域,汽车玻璃装配过程中,待安装的汽车玻璃先被放置在涂胶工位,在涂胶工位完成周边的涂胶,随后再被运送至车身上进行安装。汽车挡风玻璃的四周边缘涂胶后需要从输送线吊运到汽车上面,由于玻璃边缘部位已经进行涂胶处理,不方便掌握施力点,采用人工搬运,需要远距离运输,浪费人工工时。现有技术中已经实现了汽车挡风玻璃的自动搬运,但是由于施力点不好掌握,还没有准确的限位,经常发生汽车挡风玻璃发生磕碰的现象,影响汽车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助力臂机构,其结构合理,操作灵活,设置限位机构,有效保证了定位的准确性,提高了助力臂机构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助力臂机构,设置在输送框架与吸盘支架之间,其包括一对活动带轮、一对传动带轮、气缸及吊装带,活动带轮设置在直线导轨上,传动带轮设置在限位轴上,并固定在固定板上;气缸固定在位于输送框架下部的安装板上,吊装带一端固定在活动带轮上,经过限位轴上的传动带轮,吊装带的另一端与吸盘支架固定;所述助力臂机构还包括限位板,其固定在输送框架的下部,所述限位板的纵向中部位置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与限位轴的位置相对。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的两侧设置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的下侧设置有弧形槽。进一步地,所述吸盘支架的上部设置有一对缓冲柱。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带轮之间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中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气缸端部浮动接头的位置相对。进一步地,所述吸盘支架由铝型材拼接而成,吸盘支架的前侧及后侧设置有固定座,吸盘组件设置在固定座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由横板及纵板组成,所述纵板上设置有一对长条孔,一对长条孔位于横板的两侧。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助力臂机构,应用于汽车挡风玻璃的安装,其结构合理,操作灵活,设置限位机构,有效保证了定位的准确性,提高了助力臂机构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不含输送框架);图3是本技术的轴测图(不含输送框架);图4是本技术之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之缓冲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之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输送框架;2.活动带轮;3.传动带轮;4.气缸;5.直线到过;6.限位轴;7.固定板;8.安装板;9.吸盘支架;10.限位板;11.限位槽;12.缓冲座;13.弧形槽;14.缓冲柱;15.连接板;16.固定座;16-1.横板;16-2.纵板;16-3.长条孔;17.吸盘组件;18.衔接板;19.型材;20.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助力臂机构进行详细说明。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图1至图6是本技术之助力臂机构的相关示意图。图1是助力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设置在输送框架1与吸盘支架9之间,其包括一对活动带轮2、一对传动带轮3、气缸4及吊装带(图1中未示出)。活动带轮2设置在直线导轨5上,传动带轮3设置在限位轴6上,并固定在固定板7上;所述直线导轨5设置在型材19上,型材19通过衔接板18固定在输送框架1的下端,活动带轮2可沿直线导轨5前后移动。所述固定板7设置在输送框架1的下端,限位轴6固定在固定板7上。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不含输送框架),图3是本技术的轴测图。气缸4固定在位于输送框架1下部的安装板8上,吊装带一端固定在活动带轮2上,经过限位轴6上的传动带轮3,吊装带的另一端与吸盘支架9固定;所述助力臂机构还包括限位板10,其固定在输送框架1的下部,所述限位板10的纵向中部位置设置有限位槽11,限位槽11与限位轴6的位置相对。安装操作时,操作人员手持吸盘支架9上两端的把手20向下运动,听过调整角度,对中安装位置。在这个过程中,限位板10上的限位槽11可以将限位轴6限制在一定运动范围,有效保证了定位的准确性,并且防止安装过程中发生磕碰的现象。图4是本技术之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两侧设置有缓冲座12,所述缓冲座12的下侧设置有弧形槽13,如图5所示,所述吸盘支架9的上部设置有一对缓冲柱14。缓冲柱14与限位板10两侧设置的缓冲座12配合作用,有效防止吸盘支架9与助力臂机构发生碰撞,保护系统的稳定性。所述活动带轮2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5,连接板15的中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气缸4端部浮动接头的位置相对。在气缸4的作用下,连接板15可带动活动带轮2沿直线导轨5移动,达到助力臂机构复位的效果。所述吸盘支架9由铝型材拼接而成,吸盘支架9的前侧及后侧设置有固定座16,吸盘组件17设置在固定座16上。所述固定座16由横板16-1及纵板16-2组成,所述纵板16-2上设置有一对长条孔16-3,一对长条孔16-3位于横板16-1的两侧,如图6所示。固定座的结构设置可以方便现场安装及调试,提高助力臂机构操作的便捷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助力臂机构,其结构合理,操作灵活,设置限位机构,有效保证了定位的准确性,提高了助力臂机构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助力臂机构

【技术保护点】
助力臂机构,设置在输送框架(1)与吸盘支架(9)之间,其包括一对活动带轮(2)、一对传动带轮(3)、气缸(4)及吊装带,活动带轮(2)设置在直线导轨(5)上,传动带轮(3)设置在限位轴(6)上,并固定在固定板(7)上;气缸(4)固定在位于输送框架(1)下部的安装板(8)上,吊装带一端固定在活动带轮(2)上,经过限位轴(6)上的传动带轮(3),吊装带的另一端与吸盘支架(9)固定;所述助力臂机构还包括限位板(10),其固定在输送框架(1)的下部,所述限位板(10)的纵向中部位置设置有限位槽(11),限位槽(11)与限位轴(6)的位置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1.助力臂机构,设置在输送框架(1)与吸盘支架(9)之间,其包括一对活动带轮(2)、一对传动带轮(3)、气缸(4)及吊装带,活动带轮(2)设置在直线导轨(5)上,传动带轮(3)设置在限位轴(6)上,并固定在固定板(7)上;气缸(4)固定在位于输送框架(1)下部的安装板(8)上,吊装带一端固定在活动带轮(2)上,经过限位轴(6)上的传动带轮(3),吊装带的另一端与吸盘支架(9)固定;所述助力臂机构还包括限位板(10),其固定在输送框架(1)的下部,所述限位板(10)的纵向中部位置设置有限位槽(11),限位槽(11)与限位轴(6)的位置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助力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0)的两侧设置有缓冲座(12),所述缓冲座(12)的下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峰孙俊达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炎凌嘉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