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前桥转向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727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前桥转向传动机构,包括顺次连接的转向器、垂臂、转向拉杆机构、前桥弯臂及转向节,所述转向器通过转向器支架固定在车架上,所述转向拉杆机构包括第一直拉杆、第二直拉杆和过渡摆臂;所述第一直拉杆一端与所述垂臂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渡摆臂铰接;所述第二直拉杆一端与所述过渡摆臂铰接,且铰接点与钢板弹簧的跳动旋转中心重合,另一端与所述前桥弯臂铰接,所述过渡摆臂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转向传动机构的强度和刚度,降低转向传动机构与悬架系统的跳动干涉量。

Single front axle steering ge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ngle front axle steering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cluding a steering gear, a vertical arm, a steering rod mechanism, a front axle arm and a steering knuckle. The steering gear is fixed to the frame through a steering gear bracket, and the steering pull rod mechanism includes a first pull rod, a second straight pull rod and a transition arm. One end of the pull ro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vertical arm, and the other en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transition arm. One end of the second straight pull ro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transition arm, and the hinge joint is reconnected with the beating and rotation center of the steel plate spring, and the other en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curved arm of the front bridge, and the transition arm can be rotated and connected to the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strength and rigidity of the steering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reduce the jumping interference of the steering gear and the suspens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前桥转向传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向传动机构,特别是一种单前桥转向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转向系统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可靠性高的转向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在汽车转向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机械传动机构的刚度和强度是保证转向系统可靠性的基础。转向传动机构主要包括:转向器、垂臂、转向拉杆、前桥总成等,转向过程中,转向器输出扭矩通过垂臂传递到直拉杆,直拉杆带动前桥转动,从而实现汽车转向行驶。目前,市场上部分单前桥转向的车辆(尤其整车前悬较长车辆),由于转向器布置空间的限制,转向拉杆长度较长,导致转向拉杆的刚度和强度降低;转向拉杆与垂臂铰接点位置布局不合理,使得转向传动机构与悬架系统的运动干涉量过大,导致整车在加载过程中方向盘自动偏转、车辆经过颠簸路面时方向盘抖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前桥转向传动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提高转向传动机构的强度和刚度,降低转向传动机构与悬架系统的跳动干涉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单前桥转向传动机构,包括顺次连接的转向器、垂臂、转向拉杆机构、前桥弯臂及转向节,所述转向器通过转向器支架固定在车架上,所述转向拉杆机构包括第一直拉杆、第二直拉杆和过渡摆臂;所述第一直拉杆一端与所述垂臂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渡摆臂铰接;所述第二直拉杆一端与所述过渡摆臂铰接,且铰接点与钢板弹簧的跳动旋转中心重合,另一端与所述前桥弯臂铰接,所述过渡摆臂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上。前述的单前桥转向传动机构,优选地,所述过渡摆臂通过过渡摆臂支架固定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过渡摆臂与过渡摆臂支架可转动连接。前述的单前桥转向传动机构,优选地,所述过渡摆臂整体呈倒“T”字形,其两端与所述过渡摆臂支架连接,其下端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拉杆和所述第二直拉杆铰接。前述的单前桥转向传动机构,优选地,所述第一直拉杆和所述第二直拉杆为管件。前述的单前桥转向传动机构,优选地,所述第一直拉杆、所述过渡摆臂和所述第二直拉杆均为合金调质钢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单前桥转向传动机构,通过设置两个直拉杆和中间的过渡摆臂,提高转向传动机构的强度和刚度,使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转向灵敏性;再者,本技术中第二直拉杆与过渡摆臂铰接,且铰接点与钢板弹簧的跳动旋转中心重合,即钢板弹簧安装在车架上的销轴也是第二直拉杆与过渡摆臂的铰接轴,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转向传动机构与悬架系统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运动干涉,有效避免了整车在加载过程中方向盘自动偏转、车辆经过颠簸路面时方向盘抖动的现象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前桥转向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过渡摆臂的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转向器,11-转向器支架,2-垂臂,3-转向拉杆机构,31-第一直拉杆,32-第二直拉杆,33-过渡摆臂,331-过渡摆臂支架,4-前桥弯臂,5-转向节,6-车架,7-钢板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单前桥转向传动机构,主要应用于商用车的转向系统,包括转向器1、垂臂2、转向拉杆机构3、前桥弯臂4及转向节5。所述转向器1通过转向器支架11固定在车架6上,垂臂2与转向器1的输出轴刚性连接,所述转向拉杆机构3包括第一直拉杆31、第二直拉杆32和过渡摆臂33;所述过渡摆臂33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6上,所述第一直拉杆31一端与所述垂臂2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渡摆臂33铰接;所述第二直拉杆32一端与所述过渡摆臂33铰接,且铰接点与钢板弹簧7的跳动旋转中心重合,另一端与所述前桥弯臂4铰接,所述前桥弯臂4另一端连接所述转向节5。转向过程中转向器1输出力的传递路径为:转向器1、垂臂2、第一直拉杆31、过渡摆臂33、第二直拉杆32、前桥弯臂4及转向节5。本技术提供的单前桥转向传动机构,通过设置第一直拉杆31、过渡摆臂33及第二直拉杆32,提高转向传动机构的强度和刚度,使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转向灵敏性;再者,本技术中第二直拉杆32与过渡摆臂33铰接,且铰接点与钢板弹簧7的跳动旋转中心重合,即钢板弹簧7安装在车架6上的销轴也是第二直拉杆32与过渡摆臂33的铰接轴,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转向传动机构与悬架系统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运动干涉,有效避免了整车在加载过程中方向盘自动偏转、车辆经过颠簸路面时方向盘抖动的现象发生。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为了使过渡摆臂33的连接更加可靠,所述过渡摆臂33通过过渡摆臂支架331固定在所述车架6上,所述过渡摆臂33与过渡摆臂支架331可转动连接。所述过渡摆臂33设置在钢板弹簧7的跳动旋转中心处,其与车架6支架的距离较大,通过设置过渡摆臂支架331,使过渡摆臂33的连接和传动更加稳定、可靠。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摆臂33整体呈倒“T”字形,其两端与所述过渡摆臂支架331连接,其下端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拉杆31和所述第二直拉杆32铰接,即第一直拉杆31和第二直拉杆32基本在同一水平位置与过渡摆臂33连接。通过优化过渡摆臂33的结构,使力在第一直拉杆31和第二直拉杆32之间的传递基本呈直线性,使力的传递更加准确、灵敏。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降低整车重量,实现整车轻量化,所述第一直拉杆31和所述第二直拉杆32为管件。在一另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转向拉杆的强度和刚度,所述第一直拉杆31、所述过渡摆臂33和所述第二直拉杆32均为合金调质钢材质。由于第一直拉杆31和第二直拉杆32为传递载荷的运动部件,使用频率较高,为了延长其寿命,降低维修更换的频率,又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优选强度和刚度较高的合金调质钢材质。具体地,综合机械性能和经济成本,可选用42CrMo钢,或其它强度与其相当或高于其的合金调质钢。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单前桥转向传动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前桥转向传动机构,包括顺次连接的转向器(1)、垂臂(2)、转向拉杆机构(3)、前桥弯臂(4)及转向节(5),所述转向器(1)通过转向器支架(11)固定在车架(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拉杆机构(3)包括第一直拉杆(31)、第二直拉杆(32)和过渡摆臂(33);所述第一直拉杆(31)一端与所述垂臂(2)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渡摆臂(33)铰接;所述第二直拉杆(32)一端与所述过渡摆臂(33)铰接,且铰接点与钢板弹簧(7)的跳动旋转中心重合,另一端与所述前桥弯臂(4)铰接,所述过渡摆臂(33)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前桥转向传动机构,包括顺次连接的转向器(1)、垂臂(2)、转向拉杆机构(3)、前桥弯臂(4)及转向节(5),所述转向器(1)通过转向器支架(11)固定在车架(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拉杆机构(3)包括第一直拉杆(31)、第二直拉杆(32)和过渡摆臂(33);所述第一直拉杆(31)一端与所述垂臂(2)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渡摆臂(33)铰接;所述第二直拉杆(32)一端与所述过渡摆臂(33)铰接,且铰接点与钢板弹簧(7)的跳动旋转中心重合,另一端与所述前桥弯臂(4)铰接,所述过渡摆臂(33)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前桥转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为成张永生童世伟郭浩张新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