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370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所述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包括:基座、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以及第三安装支架,第一安装支架用于对动力总成进行Z方向向上支撑,第二安装支架用于对后桥进行Z方向向上支撑,第三安装支架用于对后桥进行X方向定位和Y方向定位,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以及第三安装支架连接在基座上。由此,可以将动力总成以及后桥的部件安装到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上,再安装到车身上,这样在确保动力总成各部件之间具有较高的装配精度的前提下,通过分装再合装的方式,使动力总成以及后桥在车身上的装配更加简单、方便。

Power assembly tool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wertrain assembly and assembly tooling. The power assembly is equipped with a base, a first mounting bracket, a second mounting bracket, and a third mounting bracket. The first mounting bracket is used to support the Z direction of the power assembly, and the second mounting bracket is used to support the rear axle in the Z direction, and the third mounting bracket is used to locate the rear axle in the direction of X. Positioning with the Y direction, the first mounting bracket, the second mounting bracket and the third mounting bracket are connected to the base. Thus, the power assembly and the rear axle can be installed to the power assembly assembly and installed on the body, so as to ensure the high assembly precision between the components of the power assembly, the assembly of the power assembly and the rear axle on the body is easier to be assembled on the premise of high assembly precision between the components of the power assembly. It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电动的商用车辆的后桥采用一体桥结构。然而,一体桥结构的电动车辆后桥总成在Y向上不能移动,这就导致了在装配过程中,如果先安装驱动电机、变速器和半轴,那么一体桥的整体桥壳无法安装,如果半轴与轮毂单元先安装,则变速器无法安装到整体桥壳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将动力总成安装到车身上的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包括:基座、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以及第三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用于对动力总成进行Z方向向上支撑,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用于对后桥进行Z方向向上支撑,所述第三安装支架用于对后桥进行X方向定位和Y方向定位,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以及所述第三安装支架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可以通过第一安装支架对动力总成进行Z方向支撑、通过第二安装支架对后桥进行Z方向支撑、通过第三安装支架对后桥进行X向和Y向的定位,进而将动力总成以及后桥的部件根据装配关系安装到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上,再将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上的动力总成以及后桥的部件安装到车身上,这样,在确保动力总成各部件之间具有较高的装配精度的前提下,通过分装再合装的方式,使动力总成以及后桥在车身上的装配更加简单、方便。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多个第一支撑件,所述多个第一支撑件沿X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能够对所述动力总成的驱动电机Z向向上支撑的弧形的第一支撑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在Y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之间,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用于对所述动力总成的变速器进行Z向向上支撑的V形的第二支撑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包括:多个第三支撑件,所述多个第三支撑件沿X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三支撑件具有能够对所述后桥进行Y向定位和Z向向上支撑的半圆形的第三支撑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安装支架包括:第四支撑件和第五支撑件,所述第四支撑件用于对所述后桥进行X向单向定位,所述第五支撑件用于对所述后桥进行Y向单向定位。可选地,所述第三安装支架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安装支架在X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两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三安装支架均通过螺栓连接到所述基座上。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具有条形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三安装支架可滑动地连接在相应的长圆形的安装孔内。可选地,所述基座包括: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三安装支架均连接在所述上支撑座上,所述下支撑座与所述上支撑座通过立柱连接。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上安装有驱动电机、变速器、驱动半轴以及后悬梁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的一个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的另一个示意图。附图标记: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100,驱动电机200,变速器300,驱动半轴400,后悬梁500,后桥600,基座110,上支撑座111,下支撑座112,立柱113,第一安装支架120,第一支撑件121,第一支撑面1211,第二支撑件122,第二支撑面1221,第二安装支架130,第三支撑面131,第三安装支架140,第四支撑件141,第五支撑件14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100。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100包括:基座110、第一安装支架120、第二安装支架130以及第三安装支架140,第一安装支架120用于对动力总成进Z方向向上支撑,第二安装支架130用于对后桥600进行Z方向向上支撑,第三安装支架140用于对后桥600进行X方向定位和Y方向定位,第一安装支架120、第二安装支架130以及第三安装支架140连接在基座110上。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100,可以通过第一安装支架120对动力总成Z方向支撑、通过第二安装支架130对后桥600进行Z方向支撑、通过第三安装支架140对后桥600进行X向和Y向的定位,进而可以将动力总成以及后桥600的部件根据装配关系安装到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100上,再将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100上的动力总成以及后桥600的部件安装到车身上。这样,在确保动力总成各部件之间具有较高的装配精度的前提下,通过分装再合装的方式,使动力总成以及后桥600在车身上的装配更加简单、方便。此外,通过第一安装支架120、第二安装支架130对动力总成的Z向支撑,使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100在Z向上具有高度,以使驱动电机200、变速器300、驱动半轴400以及后悬梁500在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100上的装配更加简单、方便。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X、Y、Z向与车身的X、Y、Z向一致。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安装支架120包括:多个第一支撑件121,多个第一支撑件121沿X方向依次分布,第一支撑件121具有能够对动力总成的驱动电机200进行Z向向上支撑的弧形的第一支撑面1211。这样,通过在X向依次分布的第一支撑件121对驱动电机200进行支撑,使多个第一支撑件121之间的受力更加均匀,进而第一支撑件121的呈弧形的第一支撑面1211与驱动单机相贴合,以使驱动电机200在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100上的定位更加稳定,精度更高。如图2所示,第一安装支架120还包括:第二支撑件122,第二支撑件122在Y方向位于第一支撑件121和第二安装支架130之间,第二支撑件122具有用于对动力总成的变速器300进行Z向向上支撑的V形的第二支撑面1221。换言之,第二支撑件122与第一支撑件121、第二支撑件122与第二安装支架130之间具有间隔,进而在第一支撑件121支撑的驱动电机200与第二安装支架130所安装的部件之间具有间隔,以用来安装变速器300。由此,可以通过第二支撑件122对变速器300进行支撑,且第二支撑件122与第一支撑件121、第二支撑件122与第二安装支架130之间的间隔使变速器300在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100上的安装更加简单。此外,V形的第二支撑面1221与变速器300的底壁形状相适配,以使变速器300在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100上的固定更加稳固。在图2和图3所示的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支架130包括:多个第三支撑件,多个第三支撑件沿X方向依次分布,第三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用于对动力总成进行Z方向向上支撑;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用于对后桥进行Z方向向上支撑;第三安装支架,所述第三安装支架用于对后桥进行X方向定位和Y方向定位,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以及所述第三安装支架连接在所述基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用于对动力总成进行Z方向向上支撑;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用于对后桥进行Z方向向上支撑;第三安装支架,所述第三安装支架用于对后桥进行X方向定位和Y方向定位,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以及所述第三安装支架连接在所述基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多个第一支撑件,所述多个第一支撑件沿X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能够对所述动力总成的驱动电机进行Z向向上支撑的弧形的第一支撑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在Y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之间,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用于对所述动力总成的变速器进行Z向向上支撑的V形的第二支撑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装配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包括:多个第三支撑件,所述多个第三支撑件沿X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三支撑件具有能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海明韩叶龙郑仕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