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孔落料复合模具及冲孔落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61684 阅读:3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孔落料复合模具及冲孔落料方法,该冲孔落料复合模具包括:上模部,上模部包括上模座、凸模;其中,上模座中部设置有通孔,凸模设置于上模座底部;其中,凸模包括冲孔部及落料部,冲孔部连接于落料部,冲孔部的端部外缘为内孔刃口,落料部的端部外缘为外缘刃口;下模部,下模部包括下模座、凹模座、外缘凹模及内孔凹模,上模座通过伸缩导向装置连接于下模座,凹模座设置在下模座上,外缘凹模及内孔凹模设置在凹模座顶部。该冲孔落料复合模具能够同时完成冲孔和落料工序,减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有效地保证了零件内孔与外缘的相对位置精度。

Punching and blanking compound die and punching and blank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unching and blanking compound die and a punching and blanking method. The punching and blanking compound die consists of the upper die part and the upper die part. The upper die seat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upper die seat and the punch is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die seat; the punch comprises a punching hole and a blanking part, and the punching section is connected to a falling hole. The outer edge of the end of the punching section is the inner hole edge, and the outer edge of the end of the blanking part is the outer edge edge; the lower die section includes the lower die seat, the concave die seat, the outer edge die and the inner hole concave mold. The upper die seat is connected to the lower die seat by the telescopic guiding device. The die seat is set on the lower die seat, the outer edge die and the inner hole die are set at the lower die seat. The top of the die seat. The punching and blanking compound die can complete the punching and blanking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the cost,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ensure the relative position accuracy of the inner hole and the outer edge of the parts effect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孔落料复合模具及冲孔落料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冲孔落料复合模具及冲孔落料方法。
技术介绍
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一般主要指落料和冲孔工序,落料是指从板料上冲下所需形状的零件,冲孔是指在板料或工件上冲出所需形状的孔,冲去的为废料。在实际冲压生产过程中,许多零件既要落料,也要冲孔,往往需要通过落料模和冲孔模这两类模具依次进行落料和冲孔,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这就会带来以下几点不足:(1)需要的模具数量多,成本增加;(2)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3)零件的内孔与外缘的相对位置精度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成本低、生产效率高能够完成冲孔和落料工序的冲孔落料复合模具及冲孔落料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孔落料复合模具及冲孔落料方法,该冲孔落料复合模具能够同时完成冲孔和落料工序,减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有效地保证了零件内孔与外缘的相对位置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冲孔落料复合模具包括:上模部,所述上模部包括上模座、凸模;其中,所述上模座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凸模设置于所述上模座底部;其中,所述凸模包括冲孔部及落料部,所述冲孔部连接于所述落料部,所述冲孔部的端部外缘为内孔刃口,所述落料部的端部外缘为外缘刃口;下模部,所述下模部包括下模座、凹模座、外缘凹模及内孔凹模,所述上模座通过伸缩导向装置连接于所述下模座,所述凹模座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外缘凹模及内孔凹模设置在所述凹模座顶部。优选地,还包括垫板、凸模固定板、卸料螺钉,所述卸料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垫板、所述凸模固定板挂设在所述上模座上。优选地,还包括斜楔,所述斜楔通过凸模固定板连接于所述凸模,所述凹模座内设置有斜楔容纳孔。优选地,所述下模部还包括:滑板、滑板复位部、复位部固定板,所述复位部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滑板复位部设置在所述复位部固定板内,所述滑板连接于所述滑板复位部,位于所述内孔凹模及所述外缘凹模底部,所述滑板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在所述凹模座上表面做水平运动。优选地,还包括卸件板及弹性卸件部,所述落料部上设置有卸件部容纳槽及卸件板容纳槽,所述弹性卸件部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卸件部容纳槽内,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卸件板,所述卸件板容纳槽设置于所述落料部底部,所述卸件板容纳槽形状与所述卸件板相配合。优选地,还包括卸料板及弹性卸料部,所述弹性卸料部设置于所述凸模外侧,所述卸料板设置于所述弹性卸料部底部。优选地,还包括弹性顶件部及顶件螺钉,所述凹模座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弹性顶件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顶件螺钉设置在所述弹性顶件部内。优选地,所述伸缩导向装置包括:导套及导柱,所述导套设置于所述上模座底部,所述导柱设置于所述下模座顶部。优选地,还包括模柄,所述模柄设置于所述上模座顶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冲孔落料复合模具的冲孔落料方法,所述冲孔落料方法包括:将板料设置在内孔凹模和外缘凹模上;控制上模座向内孔凹模和外缘凹模移动,进而带动凸模移动,使凸模与板料相接触;基于冲孔部的内孔刃口及内孔凹模对板料进行冲孔;控制上模座向内孔凹模和外缘凹模移动,使所述落料部与板料相接触;基于落料部的外缘刃口及外缘凹模对板料进行落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模座及下模座的设置,凸模通过冲孔部及落料部的设置,在上模座向下模座的运行过程中能够同时完成冲孔和落料工序,该冲孔落料复合模具减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有效地保证了零件内孔与外缘的相对位置精度。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冲孔落料复合模具的示意性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模柄;2、上模座;3、垫板;4、凸模固定板;5、凸模;6、弹性卸件部;7、卸件板;8、外缘凹模;9、滑板;10、复位部固定板;11、凹模座;12、下模座;13、弹性顶件部;14、内孔凹模;15、滑板复位部;16、导柱;17、卸料板;18、导套;19、斜楔;20、弹性卸料部;21、卸料螺钉;22、顶件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冲孔落料复合模具,该冲孔落料复合模具包括:上模部,所述上模部包括上模座、凸模;其中,所述上模座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凸模设置于所述上模座底部;其中,所述凸模包括冲孔部及落料部,所述冲孔部连接于所述落料部,所述冲孔部的端部外缘为内孔刃口,所述落料部的端部外缘为外缘刃口;下模部,所述下模部包括下模座、凹模座、外缘凹模及内孔凹模,所述上模座通过伸缩导向装置连接于所述下模座,所述凹模座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外缘凹模及内孔凹模设置在所述凹模座顶部。使用时,将板料设置在内孔凹模和外缘凹模上;控制上模座向内孔凹模和外缘凹模移动,进而带动凸模移动,使凸模与板料相接触;基于冲孔部的内孔刃口及内孔凹模对板料进行冲孔;控制上模座向内孔凹模和外缘凹模移动,使所述落料部与板料相接触;基于落料部的外缘刃口及外缘凹模对板料进行落料。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垫板、凸模固定板、卸料螺钉,所述卸料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垫板、所述凸模固定板设在所述上模座上。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斜楔,所述斜楔通过凸模固定板连接于所述凸模,所述凹模座内设置有斜楔容纳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模部还包括:滑板、滑板复位部、复位部固定板,所述复位部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滑板复位部设置在所述复位部固定板内,所述滑板连接于所述滑板复位部,位于所述内孔凹模及所述外缘凹模底部,所述滑板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在所述凹模座上表面做水平运动。具体地,滑板复位部可以由橡胶材料、弹簧及其他材料制备而成。具体地,将板料由模具前方送入模具,上模座向下运动,凸模形成零件内孔部位的刃口随即与板料接触,进行冲孔;上模座继续向下运动,斜楔推动滑板向凹模座边缘运动,滑板复位部被压缩,直至滑板完全脱离内孔凹模的正下方,失去对内孔凹模的托举作用;凸模形成零件外缘部位的刃口开始与板料接触,进行落料;上模座回程向上运动,带动斜楔向上运动并脱离滑板,滑板在滑板复位部的作用下回至原位,重新托住内孔凹模;取出零件,然后循环上述步骤,进行下一个零件的冲裁。具体地,滑板复位部可以由橡胶材料、弹簧及其他材料制备而成。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卸件板及弹性卸件部,所述落料部上设置有卸件部容纳槽及卸件板容纳槽,所述弹性卸件部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卸件部容纳槽内,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卸件板,所述卸件板容纳槽设置于所述落料部底部,所述卸件板容纳槽形状与所述卸件板相配合。具体地,在上模座向内孔凹模和外缘凹模移动时卸件板首先压住板料,凸模形成的零件内孔部位的刃口随即与板料接触,进行冲孔;上模座继续向下运动,弹性卸件部被压缩。卸件板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冲孔落料复合模具及冲孔落料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孔落料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落料复合模具包括:上模部,所述上模部包括上模座、凸模;其中,所述上模座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凸模设置于所述上模座底部;其中,所述凸模包括冲孔部及落料部,所述冲孔部连接于所述落料部,所述冲孔部的端部外缘为内孔刃口,所述落料部的端部外缘为外缘刃口;下模部,所述下模部包括下模座、凹模座、外缘凹模及内孔凹模,所述上模座通过伸缩导向装置连接于所述下模座,所述凹模座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外缘凹模及内孔凹模设置在所述凹模座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孔落料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落料复合模具包括:上模部,所述上模部包括上模座、凸模;其中,所述上模座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凸模设置于所述上模座底部;其中,所述凸模包括冲孔部及落料部,所述冲孔部连接于所述落料部,所述冲孔部的端部外缘为内孔刃口,所述落料部的端部外缘为外缘刃口;下模部,所述下模部包括下模座、凹模座、外缘凹模及内孔凹模,所述上模座通过伸缩导向装置连接于所述下模座,所述凹模座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外缘凹模及内孔凹模设置在所述凹模座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落料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板、凸模固定板、卸料螺钉,所述卸料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垫板、所述凸模固定板挂设在所述上模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孔落料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楔,所述斜楔通过凸模固定板连接于所述凸模,所述凹模座内设置有斜楔容纳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落料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部还包括:滑板、滑板复位部、复位部固定板,所述复位部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滑板复位部设置在所述复位部固定板内,所述滑板连接于所述滑板复位部,位于所述内孔凹模及所述外缘凹模底部,所述滑板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在所述凹模座上表面做水平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落料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件板及弹性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强赵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