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抓吊回转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44440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2:49
一种重型抓吊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底板(1)、回转支承(2)、上顶板(3)、行星组件(4)、齿轮轴(5)、电机(6)和第二油嘴(7);上顶板(3)上的第一孔(31)与回转支承(2)外圈油孔连接,齿轮轴(5)下端齿轮通过行星组件(4)与回转支承(2)内齿圈齿轮啮合连接;行星组件(4)包括端盖(41)、齿轮(42)、中心轴(43)和第一油嘴(44);齿轮(42)中间为三层阶梯孔,两边分别与齿轮轴(5)下端、回转支承(2)内齿圈啮合,中心轴(43)上端面沿轴向开有盲孔(431),并与中间径向位置开的油孔(432)贯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且平稳,噪声低,能够实现更大的承载力与输出扭矩,润滑效果突出。

Heavy lifting and slewing driving device

A heavy hoist slewing drive, including a floor (1), a revolving support (2), a top roof (3), a planetary assembly (4), a gear shaft (5), a motor (6), and a second nozzle (7), a first hole (31) on the upper roof (3) and a rotating support (2) outer ring oil hole, and a gear shaft (5) bottom gear through a planetary assembly (4) and a rotary support (2) inner gear tooth). The wheel meshing connection; the planetary assembly (4) includes the end cover (41), the gear (42), the center axis (43) and the first oil nozzle (44); the gear (42) is in the middle of the three staircase holes. The two sides are mesh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gear shaft (5) and the inner ring of the rotary support (2),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axis (43) has a blind hole (431)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and the oil hole (432) with the middle radial position. Penetration\u3002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low noise, and can achieve greater bearing capacity and output torque, and the lubrication effect is outsta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型抓吊回转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转驱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重型抓吊回转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回转驱动装置广泛用于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太阳能、小型风力发电等领域,是由回转支撑装置和回转驱动装置两部分组成,前者支承在固定部分上,后者相对固定部分进行转动,能够承受较大的径向、轴向载荷以及较强的倾覆力矩。传统的回转驱动分为齿式回转驱动和蜗轮蜗杆回转驱动,且具有传动扭矩大、运行平稳等特点;齿式回转驱动装置,主要通过动力直接在回转支承内圈或外圈进行齿轮传动,在输出大扭矩过程中,由于重型物件抓吊时间增长,轴承将产生热量,如果轴承润滑不及时补充或更换润滑剂,将出现磨损现象,影响使用寿命;蜗轮蜗杆回转驱动装置由蜗杆、回转支承、电机、壳体等部件构成,通过蜗杆将扭矩传递到回转支承上进行驱动,而在抓吊重型物件时,蜗杆需要传递更大的扭矩,容易出现单边受力不均匀,并且由于蜗杆与回转支承外圈啮合时轮齿间的相对滑动速度较大,摩擦与噪声变大,因此容易出现胶合、磨损等现象,导致传动效率低,输出扭矩不可靠,影响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重型抓吊回转驱动装置,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且平稳,噪声低,能够实现更大的承载力与输出扭矩,并且润滑效果突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重型抓吊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底板、回转支承、上顶板、行星组件、齿轮轴、电机和第二油嘴;所述底板固定在回转支承的内齿圈的下端面,所述上顶板固定安装在回转支承的外圈上端面,所述上顶板设置第一孔、第二孔,第二孔与回转支承外圈上油孔连接,所述第二油嘴安装在第二孔上,所述齿轮轴上端穿过上顶板中间与电机连接,下端齿轮通过行星组件与回转支承内齿圈啮合连接;所述行星组件包括端盖、齿轮、中心轴和第一油嘴;所述齿轮中间为三层阶梯孔,齿轮分别与齿轮轴下端、回转支承内齿圈啮合,中心轴上端固定在第一孔上,中心轴上端面沿轴向设置盲孔,中间转动配合在齿轮上层阶梯孔处,并且径向位置开有油孔,所述油孔与盲孔贯穿,并且油孔位于齿轮中心中层阶梯孔处,中心轴下端通过轴承安装在齿轮下层阶梯孔处,所述第一油嘴安装在中心轴上端面盲孔上,所述端盖安装在齿轮下端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行星组件至少为两组,并圆周对称布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齿轮上层阶梯孔内壁上设置密封圈,所述端盖与齿轮下端面接触处设置密封垫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重型工件抓吊回转装置通过采用齿轮轴、行星组件与回转支承内齿圈啮合的方式,实现降速增扭,因此在抓吊重型物件时,齿轮传动代替蜗杆传动,能够使得回转装置承载更大力矩,并且齿轮传动更加可靠,避免蜗杆传动因胶合、磨损等现象造成传动效率低、耐磨性差、噪声大的弊端;由于润滑剂沿着第一、第二油嘴从中心轴的盲孔、油孔进入,以及沿着第二孔、回转支承上的油孔进入,分别对行星组件中的轴承和回转支承进行润滑,因此避免长时间的重型转动工作,回转装置内部中的轴承与回转支承会因摩擦损坏的现象,实现降低摩擦损伤,延长使用寿命;由于采用行星组件多组圆周对称连接的方式,因此在传递力矩过程中,使得回转支承承受力更加均匀,避免蜗杆传动因受力过大且不均匀出现胶合现象;由于齿轮与中心轴处设置密封圈、端盖与齿轮接触处设置密封圈,因此避免润滑剂泄漏影响装置的润滑效果,另外,装置整体结构紧凑,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调节支架示意图。图中:1、底板,2、回转支承,3、上顶板,31、第一孔,32、第二孔,4、行星组件,41、端盖,42、齿轮,43、中心轴,431、盲孔,432、油孔,44、第一油嘴,5、齿轮轴,6、电机,7、第二油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重型抓吊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底板1、回转支承2、上顶板3、行星组件4、齿轮轴5、电机6和第二油嘴7;所述底板1通过螺丝固定在回转支承2的内齿圈的下端面,所述上顶板3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回转支承2的外圈,上顶板3上设置第一孔31、第二孔32,第二孔32与设置在回转支承2外圈油孔连接,所述第二油嘴7安装在第二孔32上,所述齿轮轴5上端穿过上顶板3中间与电机6连接,下端齿轮通过行星组件4与回转支承2内齿圈齿轮啮合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行星组件4包括端盖41、齿轮42、中心轴43和第一油嘴44;所述齿轮42中间为三层阶梯孔,两边分别与齿轮轴5下端齿轮、回转支承2内齿圈啮合,中心轴43上端固定在第一孔31上,上端面沿轴向开有盲孔431,中心轴43中间转动并密封于齿轮42上层阶梯孔处,并且径向位置开有油孔432,并与盲孔431贯穿,油孔432位于齿轮42中心第二阶梯孔处,中心轴43下端通过轴承安装在齿轮42下端阶梯孔,所述第一油嘴44安装在中心轴43上端面盲孔上,所述端盖41安装在齿轮42下端面。本重型抓吊回转驱动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底板1连接需要转动的重型工件,上顶板3进行固定,电机6启动,将扭矩通过齿轮轴5传递到行星组件4上,行星组件4通过齿轮42啮合将扭矩传递到回转支承2内圈上,因此实现重型工件的灵活转动,由于采用齿轮轴5、行星组件4与回转支承2内齿圈齿轮啮合的方式,实现降速增扭,因此在抓吊重型物件时,能够使得回转装置承载更大力矩,并且齿轮传动更加可靠,避免蜗杆传动因胶合、磨损等现象造成传动效率低、耐磨性差、噪声大的弊端;另外,由于长时间的重型转动工作,回转装置内部中的轴承与回转支承2会因摩擦进行损坏,因此通过设置在中心轴43上端面的第一油嘴44和设置在上顶板3上端的第二油嘴7,通入回转装置所需要的润滑剂,润滑剂沿着中心轴43的盲孔431、油孔432进入,以及沿着上顶板3上的第二孔32、回转支承2上的油孔进入,分别对行星组件4中的轴承和回转支承2进行润滑,降低摩擦损伤,延长使用寿命,并且整体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当电机6启动传递扭矩时,为提供传动平稳性,使得回转支承2受力均匀,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行星组件4至少为两组,并圆周对称布置,因此当传递扭矩时,多组行星组件4作用在回转支承2内圈上,使得传动更加平稳。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性,防止润滑剂泄漏影响装置的润滑效果,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齿轮42上层阶梯孔内壁处设置密封圈,所述端盖41与齿轮42下端面接触处设置密封垫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重型抓吊回转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重型抓吊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底板(1)、回转支承(2)、上顶板(3)、行星组件(4)、齿轮轴(5)、电机(6)和第二油嘴(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固定在回转支承(2)的内齿圈的下端,所述上顶板(3)固定安装在回转支承(2)的外圈上端,所述上顶板(3)设置第一孔(31)、第二孔(32),第二孔(32)与回转支承(2)外圈上油孔连接,所述第二油嘴(7)安装在第二孔(32)上,所述齿轮轴(5)上端穿过上顶板(3)中间与电机(6)连接,下端通过行星组件(4)与回转支承(2)内齿圈啮合连接;所述行星组件(4)包括端盖(41)、齿轮(42)、中心轴(43)和第一油嘴(44);所述齿轮(42)中间为三层阶梯孔,齿轮(42)分别与齿轮轴(5)下端、回转支承(2)内齿圈啮合,中心轴(43)上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孔(31)上,中心轴(43)上端面沿轴向设置盲孔(431),中间转动配合在齿轮(42)上层阶梯孔处,并且径向位置设置油孔(432),所述油孔(432)与盲孔(431)贯穿,并且油孔(432)位于齿轮(42)中心中层阶梯孔处,中心轴(43)下端通过轴承安装在齿轮(42)下层阶梯孔处,所述第一油嘴(44)安装在中心轴(43)上端面盲孔上,所述端盖(41)安装在齿轮(42)下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重型抓吊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底板(1)、回转支承(2)、上顶板(3)、行星组件(4)、齿轮轴(5)、电机(6)和第二油嘴(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固定在回转支承(2)的内齿圈的下端,所述上顶板(3)固定安装在回转支承(2)的外圈上端,所述上顶板(3)设置第一孔(31)、第二孔(32),第二孔(32)与回转支承(2)外圈上油孔连接,所述第二油嘴(7)安装在第二孔(32)上,所述齿轮轴(5)上端穿过上顶板(3)中间与电机(6)连接,下端通过行星组件(4)与回转支承(2)内齿圈啮合连接;所述行星组件(4)包括端盖(41)、齿轮(42)、中心轴(43)和第一油嘴(44);所述齿轮(42)中间为三层阶梯孔,齿轮(42)分别与齿轮轴(5)下端、回转支承(2)内齿圈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马服东马海峰王冠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丰禾回转支承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