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4301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轮胎试验装置,包括可支撑车轮的支撑组件,以及可向车轮施加力的加力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支撑台,多个所述支撑台间隔设置,所述加力组件包括支架,可对多个所述支撑台同步施加力的加力件,以及可驱动所述加力件运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对应所述加力件设置,所述加力件对应多个所述支撑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轮胎静负荷性能测试效率。

Tire tes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ire test device, including a supporting component that supports a wheel, and a force adding component that can force the wheel to the wheel. The support assembly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support tables, a plurality of support tables spaced, and the force assembly including a support, and a force adding force to synchronously exert force on a plurality of support tables. The driving part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the driving part of the driving part corresponds to the force part, and the force part is set to a plurality of support tables.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test efficiency of the tire static load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试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轮胎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轮胎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为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对研发或生产的每一个批次的轮胎,都要取样进行性能检验,其中静负荷性能测试即是对轮胎在承受一定负荷时压在地面的受力情况的分析。中国技术专利CN204286820U公开了一种轮胎转鼓试验机的静负荷性能测试方式,其将单个轮胎放置于静负荷性能测试试验机上,并按照预定程序进行试验,以获得轮胎静负荷状态下轮胎接地印痕等的基本性能。然而,上述轮胎静负荷性能测试方式由于一次只能完成一个轮胎的测试,同时在每次测试之前均需要对轮胎的固定位置及受力等外部条件进行精确的调节,以期与轮胎实际工作环境相适应,因此导致测试过程费时费力,并且调试过程中会因人为等因素而引入较大的误差,进而造成轮胎静负荷测试过程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轮胎静负荷性能测试方式费时费力并且测试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提高轮胎静负荷性能测试效率的轮胎试验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轮胎试验装置,包括可支撑车轮的支撑组件,以及可向车轮施加力的加力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支撑台,多个所述支撑台间隔设置,所述加力组件包括支架,可对多个所述支撑台同步施加力的加力件,以及可驱动所述加力件运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对应所述加力件设置,所述加力件对应多个所述支撑台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加力件包括加力板,所述加力板的板面对应多个所述支撑台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加力件还包括可将所述驱动件输出的力传递至所述加力板上的加力座,所述加力座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力座并排设置。作为优选,所述驱动件为多个,每个所述驱动件对应一个所述加力座设置,以使每个所述加力座直接承受所述驱动件输出的力。作为优选,所述支架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加力件位于所述支撑台的上方,以从上方对所述支撑台施加力,所述支撑台的顶面与所述加力板平行,多个所述所述支撑台的顶面共面。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可约束车轮运动的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沿纵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轴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轴的另一端用于与车轮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可约束车轮运动的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固定轴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车轮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驱动件为液压千斤顶。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同步阀、第二同步阀、油泵及油箱,所述第一同步阀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同步阀连接有一个所述驱动件,多个所述第一同步阀均与所述第二同步阀连接,所述第二同步阀与所述油泵连接,所述油泵与所述油箱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加压控制器,所述第二同步阀与所述油泵之间连接有压力计,所述压力计及所述油泵均与所述加压控制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基于上述,本技术轮胎试验装置通过设置所述支撑组件及所述加力组件,能够一次性实现对多个相同规格的轮胎进行试验,从而能够一次性获得多个轮胎的试验结果,同时显著减少对单个轮胎的更换及调节的过程,进而减少了因人为等因素而引入的误差;因此,本技术轮胎试验装置能够显著简化试验过程,以及显著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轮胎静负荷测试过程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优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支撑组件及加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支撑组件;2、加力组件;3、支撑台;4、支架;5、加力件;6、驱动件;7、加力板;8、加力座;9、第一固定轴;10、第二固定轴;11、控制组件;12、第一同步阀;13、第二同步阀;14、油泵;15、油箱;16、加压控制器;17、立柱;18、支撑梁;19、换向阀;20、溢流阀;21、计算机;22、压力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述的纵向为图1所示的水平方向,本技术所述的横向为垂直于图1的方向,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竖直方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见图1和图2,一种轮胎试验装置,包括可支撑车轮的支撑组件1,以及可向车轮施加力的加力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多个支撑台3,多个所述支撑台3间隔设置,所述支撑组件1用于支撑轮胎,并使车轮保持静止,进而避免试验过程中因车轮位置偏移而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更甚会产生安全隐患;所述加力组件2包括支架4,可对多个所述支撑台3同步施加力的加力件5,以及可驱动所述加力件5运动的驱动件6,所述驱动件6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4上,所述驱动件6的动力输出端对应所述加力件5设置,所述加力件5对应多个所述支撑台3设置。基于上述,本技术轮胎试验装置通过设置所述支撑组件1及所述加力组件2,能够一次性实现对多个相同规格的轮胎进行试验,从而能够一次性获得多个轮胎的试验结果,同时显著减少对单个轮胎的更换及调节的过程,进而减少了因人为等因素而引入的误差;因此,本技术轮胎试验装置能够显著简化试验过程,以及显著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轮胎静负荷测试过程的工作效率。作为本技术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支架4位门型,所述支架4包括两个立柱17及一个支撑梁18,所述立柱17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梁18沿纵向(即图1所示的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梁1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柱17固定连接。针对所述加力组件2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可以为:所述驱动件6及所述加力件5均位于所述支撑台3的上方,以从上方对所述支撑台3施加力,所述驱动件6优选为液压千斤顶(或液压缸),所述驱动件6与所述支撑梁18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6为多个,多个所述驱动件6沿纵向并排设置,以使所述加力件5受力均匀,进而使所述支撑台3受力均匀,更进而能够提高轮胎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所述加力件5包括加力板7及加力座8,所述加力座8设置于所述驱动件6与所述加力板7之间,以将所述驱动件6输出的力传递至所述加力板7上,所述加力座8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力座8沿纵向并排设置,以使所述加力板7受力均匀,进而使所述支撑台3受力均匀,更进而能够提高轮胎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针对所述支撑组件1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可以为:所述支撑台3优选为四个,以此能够一次性对四个相同规格的轮胎进行测试,四个所述支撑台3的顶面共面并与所述加力板7的底面平行,以此能够同时与所述加力板7接触,从而能够同时接收所述加力板7施加的力,继而使四个轮胎受力均匀,进而能够保证对四个轮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所述支撑组件1还包括可约束车轮运动的第一固定轴9及第二固定轴10,所述第一固定轴9沿纵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轮胎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支撑车轮的支撑组件(1),以及可向车轮施加力的加力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多个支撑台(3),多个所述支撑台(3)间隔设置,所述加力组件(2)包括支架(4),可对多个所述支撑台(3)同步施加力的加力件(5),以及可驱动所述加力件(5)运动的驱动件(6),所述驱动件(6)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4)上,所述驱动件(6)的动力输出端对应所述加力件(5)设置,所述加力件(5)对应多个所述支撑台(3)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支撑车轮的支撑组件(1),以及可向车轮施加力的加力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多个支撑台(3),多个所述支撑台(3)间隔设置,所述加力组件(2)包括支架(4),可对多个所述支撑台(3)同步施加力的加力件(5),以及可驱动所述加力件(5)运动的驱动件(6),所述驱动件(6)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4)上,所述驱动件(6)的动力输出端对应所述加力件(5)设置,所述加力件(5)对应多个所述支撑台(3)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力件(5)包括加力板(7),所述加力板(7)的板面对应多个所述支撑台(3)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力件(5)还包括可将所述驱动件(6)输出的力传递至所述加力板(7)上的加力座(8),所述加力座(8)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力座(8)并排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6)为多个,每个所述驱动件(6)对应一个所述加力座(8)设置,以使每个所述加力座(8)直接承受所述驱动件(6)输出的力。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加力件(5)位于所述支撑台(3)的上方,以从上方对所述支撑台(3)施加力,所述支撑台(3)的顶面与所述加力板(7)平行,多个所述支撑台(3)的顶面共面。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胜红赵菲翟明荣宋美芹孟照宏史彩霞刘小强朱健鹏安丰永孙彬孙远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