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稀土冶金领域。
技术介绍
我国包头稀土矿占国内总储量的80%左右,属于氟碳铈矿和独居石构成的混合型稀土矿。目前国内主要采用高温浓硫酸法工艺处理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即先用浓硫酸高温分解稀土精矿,再经浸出、净化除杂等工序生产各种稀土产品。上述的稀土精矿浓硫酸分解工艺又称为三代酸法和高温硫酸焙烧法。该法把浓硫酸和稀土精矿按精矿与浓硫酸重量比1∶1.1~1.7混合,然后在500~600℃下焙烧,使稀土矿物转换为水溶性的硫酸盐。此法在生产应用中存在如下环保问题(1)废气排放不能满足环保标准因为采用在600℃左右的高温焙烧,而浓硫酸的沸点为338℃,加入的浓硫酸会迅速分解,生成大量的含硫、氟废气。一般平均每焙烧1吨稀土精矿,产生废气中含硫酸300~450kg,氢氟酸50~100kg。由于大量SO2和SO3气体的存在,废气喷淋洗涤困难,导致大量不合格气体排放进入大气,一般排放的气体含氟大于10mg/Nm3的国家排放标准,严重污染环境;(2)废水上述排放废气洗涤产生大量含酸和氟的洗涤水,采用石灰中和及碱中和增加运行成本,经济效益差。目前少数生产厂有处理设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型稀土精矿分解方法,其是将稀土精矿与浓硫酸按一定重量比混合,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过程: (1)将混合浓硫酸后的精矿在温度40~180℃下熟化; (2)将熟化后的精矿焙烧1~8小时,焙烧温度180~330℃; (3)焙烧产出的焙烧矿采用水浸出,使稀土和钍浸出进入溶液中;再经萃取分离钍和稀土,经洗涤、反萃得到硝酸钍产品;萃取钍后溶液沉淀得到不含钍的稀土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民,胡克强,刘金山,王国珍,徐庆新,王文惠,郭玲弟,于俊霞,胡天润,陈鹏,曾天元,肖荣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保定稀土材料试验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