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钙混合稀土丝包芯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65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炼钢炉外精炼用添加剂,它由全退火低碳冷轧钢带制成圆管状,混合稀土丝置于圆管中,圆管内空间与混合稀土丝之间充填硅钙合金粉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边缘重叠咬口和在圆管表面有凹槽的结构,其特点是成形稳定,不漏粉,无虚包,所填充的粉状物质密度高。(*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炼钢炉外精炼添加剂。近年来世界各国平炉炼钢已被转炉、电炉所淘汰。而转炉、电炉基本上作脱碳、脱磷的初步冶炼,其精炼工艺如脱硫、脱氧、改变夹杂物的形态,调整化学成份等工作均移到钢包、中间包、结晶器中进行。因此炉外精炼的添加剂就成了炼钢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我国90年代初,炼钢炉外精炼一直采用投入添加合金的工艺,那些密度小、熔点低、沸点低、蒸气压高、溶解度小、易氧化的元素很难加入到钢液中,即使加入到钢液中,收得率也很小,且不稳定。投入添加合金的工艺浪费了大量的合金,而钢的机械性能很难达到更高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钙混合稀土丝包芯线,旨在简化冶炼与精炼工艺,即缩短冶炼时间。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采用全退火低碳冷轧钢带,制成圆管状,混合稀土丝及其它金属丝置于圆管中,圆管内空间与混合稀土丝之间充填硅钙合金及其他粉剂。为保证硅钙合金粉在管内防潮、防氧化、不漏粉,采用边缘重叠咬口结构,为使圆管内硅钙合金粉剂密度提高,在圆管表面制成一凹槽。硅钙合金粉和混合稀土丝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分别使用。本技术包覆牢固,缝正不漏粉,不开缝,不折线,不虚包,表面光洁,可满足炼钢炉外精炼对硅钙合金混合稀土包芯线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边缘重叠咬口、-圆管、-硅钙合金粉、-凹槽、-混合稀土丝。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作进一步描述采用全退火低碳冷轧钢带制成圆管状,混合稀土丝置于圆管中,圆管内空间与混合稀土丝(或金属丝)之间充填硅钙合金粉(或其他粉剂),在圆管边缘采用重叠咬口,在圆管表面制一凹槽。本技术的优点是可直接加入到钢液深处,避免了空气和渣的接触,由于硅钙合金混合稀土丝包芯线在钢液深处渐次熔化,粉剂释放到钢液底部,增加了合金与钢液的接触面积和时间,使钢液中氧化物、硫化物夹杂成球状稀土钙、铝酸盐复合夹杂物,添加合金达到了彻底的反应。本技术加入量少而准确,冶金效果明显。本技术重叠咬口牢固,成形稳定,不漏粉,无虚包,所充填的粉状物质密度高,外观平滑无油污。权利要求1.一种硅钙混合稀土丝包芯线,其特征在于采用全退火低碳冷轧钢带制成圆管状,混合稀土丝置于圆管中,圆管内空间与混合稀土丝之间充填硅钙合金粉,在圆管边缘采用重叠咬口,在圆管表面制一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钙混合稀土丝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混合稀土丝也可以是其他金属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钙混合稀土丝包芯线,其特征在于硅钙合金粉也可以是其他粉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钙混合稀土丝包芯线,其特征在于硅钙合金粉和混合稀土丝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分别使用。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炼钢炉外精炼用添加剂,它由全退火低碳冷轧钢带制成圆管状,混合稀土丝置于圆管中,圆管内空间与混合稀土丝之间充填硅钙合金粉剂。本技术采用边缘重叠咬口和在圆管表面有凹槽的结构,其特点是成形稳定,不漏粉,无虚包,所填充的粉状物质密度高。文档编号C21C1/00GK2414077SQ99254718公开日2001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26日专利技术者姜兴贺, 王殿峰, 杨丙霄 申请人:包钢天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钙混合稀土丝包芯线,其特征在于:采用全退火低碳冷轧钢带制成圆管状[2],混合稀土丝[5]置于圆管中,圆管内空间与混合稀土丝[5]之间充填硅钙合金粉[3],在圆管边缘采用重叠咬口[1],在圆管表面制一凹槽[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兴贺王殿峰杨丙霄
申请(专利权)人:包钢天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