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压缩聚氨酯-氯醚橡胶密封垫圈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309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压缩聚氨酯‑氯醚橡胶密封垫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高岭土与蒙脱土、炭黑分散后倾去沉渣,加入5A分子筛与苯甲酸改性插层,之后将纤维粉、马来酸接枝聚乙烯、淀粉混合与聚氨酯混合反应,将交联聚氨酯与三元共聚氯醚橡胶分别进行塑炼后与加入所得改性插层混合物与其他助剂进行混炼,返炼硫化后,剖片压切既得耐压缩聚氨酯‑氯醚橡胶密封垫圈。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密封垫圈,采用制备改性插层混合物,交联反应,混炼硫化,所得的材料的耐压缩永久变形能力高,耐臭氧老化性能好,不易出现龟裂。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compression resistant polyurethane - Chloroether rubber seal wash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compression resistant polyurethane sealing washer material for Chloroether rubber. After dispersing kaolin and montmorillonite and carbon black to sink, 5A molecular sieve and benzoic acid modified intercalation are added, after which fiber powder, maleic acid grafted polyethylene and starch are mixed with polyurethane and cross linked polyurethane. After mixing with three element copolymerized Chloroether rubber, the modified intercalated mixture and other additives were mixed, and the compressed polyurethane sealing washer was obtained after revulcanization. The sealing washer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preparation of modified intercalation mixture, crosslinking reaction, mixing and vulcanization, the obtained material has high compression resistance and permanent deformability, good ozone aging resistance, and is not easy to c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压缩聚氨酯-氯醚橡胶密封垫圈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压缩聚氨酯-氯醚橡胶密封垫圈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三元共聚氯醚橡胶由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三种单体共聚而成,其耐油与耐低温的平衡性、耐压缩永久变形、耐候等性能均较好,但过氧化物硫化的力学性能较差。聚氨酯弹性体具有较高的耐摩擦性能、机械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广泛应用于汽车边板、减震垫、鞋底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压缩聚氨酯-氯醚橡胶密封垫圈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密封垫圈,采用制备改性插层混合物,交联反应,混炼硫化,所得的材料的耐压缩永久变形能力高,耐臭氧老化性能好,不易出现龟裂。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耐压缩聚氨酯-氯醚橡胶密封垫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改性插层混合物将5-10重量份高岭土与5-10重量份蒙脱土、2-8重量份炭黑放入3-5倍蒸馏水中,均匀搅拌溶解后静置2-5分钟,倾去沉渣,取上层悬浮液,加入1-5重量份5A分子筛与5-8重量份苯甲酸,高速混合直至均匀后,抽滤干燥后既得改性插层混合物,待用;(2)交联聚氨酯将10-20重量份纤维粉、2-8重量份马来酸接枝聚乙烯、8-15重量份淀粉混合后放入高混机中在100-120℃高速搅拌5-15分钟,加入30-40重量份聚氨酯高速混合10-20分钟,待用;(3)混炼将步骤(2)所得物和30-40重量份三元共聚氯醚橡胶分别进行塑炼,在开炼机上薄通8-10次,然后共混至均匀,调宽辊距使其包辊,将0.1-0.5重量份硬脂酸钙与步骤(1)所得物混合均匀后分为2-3次加入,待完全混入后,薄通3-4次,依次加入0.2-0.4重量份促进剂M、2-5重量份硫磺、0.1-0.3重量份氧化锌,而后将辊距调至最小,薄通两次,交替打三角包和搓卷3-4次,待用;(4)硫化成型将步骤(3)所得的混炼胶停放8-12小时后进行返炼,在开炼机上薄通2-3次,交替打三角包和搓卷各3-4次后出片,然后在电热平板硫化机上硫化制得硫化胶,凉干后,用剖片机剖成一定规格厚度的软片,用装置有一定型号和规格的垫圈模具的压型机压切成一定型号和规格的密封垫圈,既得所述的耐压缩聚氨酯-氯醚橡胶密封垫圈。所述步骤(1)的干燥为在自然条件下风干或者置于40-45℃的烘箱中烘干,干燥后以质量百分比计的含水量控制在8-10%。所述的纤维粉为竹纤维粉、糠壳粉、花生壳粉、稻杆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塑炼为二次塑炼,过程中第一次塑炼温度在120-150℃,转速20-35r/min,第二次温度为135-150℃,,转速20-35r/min。所述的混炼温度为170-180℃,混炼时间为40-60分钟所述硫化温度为100-160℃,硫化8-10分钟。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将高岭土与蒙脱土、炭黑分散后倾去沉渣,加入5A分子筛与苯甲酸改性插层,之后将纤维粉、马来酸接枝聚乙烯、淀粉混合与聚氨酯混合反应,将交联聚氨酯与三元共聚氯醚橡胶分别进行塑炼后与加入所得改性插层混合物与其他助剂进行混炼,返炼硫化后,剖片压切既得耐压缩聚氨酯-氯醚橡胶密封垫圈。分散搅拌打浆,将高岭土与蒙脱土活化,形成多孔载体,吸附炭黑,加入的分子筛可辅助进行吸附负载,控制形成特殊的分子结构和聚集状态,聚氨酯、淀粉和纤维粉三者连接起来,形成互穿网络结构,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作为相容剂,形成改性交联聚氨酯,插层混合物表面富集大量的自由基,且吸附能力强,与橡胶进行自由基反应,形成交联体系,可提高耐压缩永久变形,由于聚氨酯和氯醚橡胶均以饱和成份为主体,交联键也为饱和键,硫化后次胶片的耐臭氧老化性能较好,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密封垫圈,采用制备改性插层混合物,交联反应,混炼硫化,所得的材料的耐压缩永久变形能力高,耐臭氧老化性能好,不易出现龟裂。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耐压缩聚氨酯-氯醚橡胶密封垫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改性插层混合物将8重量份高岭土与8重量份蒙脱土、5重量份炭黑放入4倍蒸馏水中,均匀搅拌溶解后静置5分钟,倾去沉渣,取上层悬浮液,加入3重量份5A分子筛与6重量份苯甲酸,高速混合直至均匀后,抽滤干燥后既得改性插层混合物,待用;(2)交联聚氨酯将15重量份纤维粉、5重量份马来酸接枝聚乙烯、10重量份淀粉混合后放入高混机中在120℃高速搅拌10分钟,加入35重量份聚氨酯高速混合15分钟,待用;(3)混炼将步骤(2)所得物和35重量份三元共聚氯醚橡胶分别进行塑炼,在开炼机上薄通8次,然后共混至均匀,调宽辊距使其包辊,将0.4重量份硬脂酸钙与步骤(1)所得物混合均匀后分为2次加入,待完全混入后,薄通4次,依次加入0.3重量份促进剂M、3重量份硫磺、0.2重量份氧化锌,而后将辊距调至最小,薄通两次,交替打三角包和搓卷3次,待用;(4)硫化成型将步骤(3)所得的混炼胶停放10小时后进行返炼,在开炼机上薄通3次,交替打三角包和搓卷各3次后出片,然后在电热平板硫化机上硫化制得硫化胶,凉干后,用剖片机剖成一定规格厚度的软片,用装置有一定型号和规格的垫圈模具的压型机压切成一定型号和规格的密封垫圈,既得所述的耐压缩聚氨酯-氯醚橡胶密封垫圈。所述步骤(1)的干燥为在自然条件下风干或者置于40-45℃的烘箱中烘干,干燥后以质量百分比计的含水量控制在8-10%。所述的纤维粉为竹纤维粉、糠壳粉、花生壳粉、稻杆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塑炼为二次塑炼,过程中第一次塑炼温度在120-150℃,转速20-35r/min,第二次温度为140℃,,转速25r/min。所述的混炼温度为180℃,混炼时间为50分钟所述硫化温度为140℃,硫化10分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压缩聚氨酯‑氯醚橡胶密封垫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改性插层混合物将5‑10重量份高岭土与5‑10重量份蒙脱土、2‑8重量份炭黑放入3‑5倍蒸馏水中,均匀搅拌溶解后静置2‑5分钟,倾去沉渣,取上层悬浮液,加入1‑5重量份5A分子筛与5‑8重量份苯甲酸,高速混合直至均匀后,抽滤干燥后既得改性插层混合物,待用;(2)交联聚氨酯将10‑20重量份纤维粉、2‑8重量份马来酸接枝聚乙烯、8‑15重量份淀粉混合后放入高混机中在100‑120℃高速搅拌5‑15分钟,加入30‑40重量份聚氨酯高速混合10‑20分钟,待用;(3)混炼将步骤(2)所得物和30‑40重量份三元共聚氯醚橡胶分别进行塑炼,在开炼机上薄通8‑10次,然后共混至均匀,调宽辊距使其包辊,将0.1‑0.5重量份硬脂酸钙与步骤(1)所得物混合均匀后分为2‑3次加入,待完全混入后,薄通3‑4次,依次加入0.2‑0.4重量份促进剂M、2‑5重量份硫磺、0.1‑0.3重量份氧化锌,而后将辊距调至最小,薄通两次,交替打三角包和搓卷3‑4次,待用;(4)硫化成型将步骤(3)所得的混炼胶停放8‑12小时后进行返炼,在开炼机上薄通2‑3次,交替打三角包和搓卷各3‑4次后出片,然后在电热平板硫化机上硫化制得硫化胶,凉干后,用剖片机剖成一定规格厚度的软片,用装置有一定型号和规格的垫圈模具的压型机压切成一定型号和规格的密封垫圈,既得所述的耐压缩聚氨酯‑氯醚橡胶密封垫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压缩聚氨酯-氯醚橡胶密封垫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改性插层混合物将5-10重量份高岭土与5-10重量份蒙脱土、2-8重量份炭黑放入3-5倍蒸馏水中,均匀搅拌溶解后静置2-5分钟,倾去沉渣,取上层悬浮液,加入1-5重量份5A分子筛与5-8重量份苯甲酸,高速混合直至均匀后,抽滤干燥后既得改性插层混合物,待用;(2)交联聚氨酯将10-20重量份纤维粉、2-8重量份马来酸接枝聚乙烯、8-15重量份淀粉混合后放入高混机中在100-120℃高速搅拌5-15分钟,加入30-40重量份聚氨酯高速混合10-20分钟,待用;(3)混炼将步骤(2)所得物和30-40重量份三元共聚氯醚橡胶分别进行塑炼,在开炼机上薄通8-10次,然后共混至均匀,调宽辊距使其包辊,将0.1-0.5重量份硬脂酸钙与步骤(1)所得物混合均匀后分为2-3次加入,待完全混入后,薄通3-4次,依次加入0.2-0.4重量份促进剂M、2-5重量份硫磺、0.1-0.3重量份氧化锌,而后将辊距调至最小,薄通两次,交替打三角包和搓卷3-4次,待用;(4)硫化成型将步骤(3)所得的混炼胶停放8-12小时后进行返炼,在开炼机上薄通2-3次,交替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荣亿密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