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汽车排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6975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噪汽车排气管,一种降噪汽车排气管,包括消音器、排气管尾管,所述消音器包括消音器前管、消音器后管、缓冲扩张管、外壳、第一穿孔板、第二穿孔板,所述缓冲扩张管穿过所述外壳、第一穿孔板与所述消音器前管固连,所述消音器后管穿过所述外壳与所述排气管尾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汽车排气管的消音器内部管件结构进行改进,增加扩张管,设有多个共振腔来扩展消声频带,在管件上采用多穿孔共振式,优化气流行进方向,利用管件弯折后引导气体流向增加气体在排气管内的流动距离消耗气体能量,从而达到对中低频的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汽车排气管
本技术涉及汽车排气管
,具体为一种降噪汽车排气管。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汽车尾气处理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汽车运行中,传统的排气管会产生巨大的噪音,影响人们日常生活。排气管是汽车上很常见的排气部件,其进气口接入来自发动机排出的气体,并从排气管的出气口排出,传统使用中的汽车排气管通常利用阻性消声器和抗性消声器组合对汽车排气管做降噪处理,主要是针对高频噪音的处理,但是对中低频消声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艺制造容易的降噪汽车排气管,提高了对中低频降噪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降噪汽车排气管,包括消音器、排气管尾管,所述消音器包括消音器前管、消音器后管、缓冲扩张管、外壳、第一穿孔板、第二穿孔板,所述缓冲扩张管穿过所述外壳、第一穿孔板与所述消音器前管固连,所述消音器后管穿过所述外壳与所述排气管相连通。缓冲扩张管用来扩展消声频带,消音器前管、消音器后管及外壳改变气体在排气管中的运动轨迹,减缓气体在排气管中的运动速度,达到降噪的效果。优选的,所述外壳由第一穿孔板和第二穿孔板分隔为前段共振腔,中段共振腔和后段共振腔;三个共振腔减缓了气体在整个腔体内的运动速度,进一步达到对中低频的降噪效果。优选的,所述缓冲扩张管与消音器前管的连接处位于中段共振腔。优选的,所述消音器前管穿过第二穿孔板进入后段共振腔后进行U型回转,再次穿过第二穿孔板进入中段共振腔,中段共振腔内消音器前管出气口采用喇叭口形状。优选的,所述消音器后管进气口位于中段共振腔,所述消音器后管穿过第一穿孔板进入前段共振腔后进行U型回转,再依次穿过第一穿孔板、第二穿孔板、外壳与所述排气管尾管相连。消音器前管和消音器后管通过第一穿孔板和第二穿孔板形成回路,消音器前管和消音器后管都在不同的腔体内进行了U型回转,降低了气体在管件内的流通速度的同时也减缓了气体在外壳内的运动速度,实现了对汽车排气管中低频的降噪效果。优选的,所述消音器后管进气口在第二穿孔板的投影位置布置有与消音器后管直径一致的第一出气孔。优选的,所述缓冲扩张管入口端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出气孔;所述缓冲扩张管入口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均匀布置的进气孔,设置进气孔可以降低由前端部件排出的气体进入消音器的速度。优选的,所述消音器后管与排气管尾管相连通的一端上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三出气孔;优选的,所述第一穿孔板和第二穿孔板上均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第四出气孔;设置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第三出气孔和第四出气孔主要是为了降低了气体的流通速度。优选的,所述缓冲扩张管穿过外壳与外壳的接触部位以及消音器后管穿过外壳与外壳的接触部位均设有密封圈;密封圈采用具有消音功能的材料,消音材料对于排气管具有很好的消音效果,密封圈能有效阻隔共振腔内产生的噪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对汽车排气管的消音器内部管件结构进行改进,增加扩张管,设置多个共振腔,优化气流行进方向,从而达到对中低频的降噪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图1中B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端盖1031的示意图。图5为图1中前端部件与缓冲扩张管103位置截面图。图中:1、消音器;101、消音器前管;102、消音器后管;103、缓冲扩张管;1031、端盖;1032、进气孔;104、外壳;105、第一穿孔板;106、第二穿孔板;107、前段共振腔;108、中段共振腔;109、后段共振腔;110、第一出气孔;111、第二出气孔;112、第三出气孔;113、第四出气孔;2、排气管尾管;3、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降噪汽车排气管,一种降噪汽车排气管,包括消音器1、排气管尾管2,所述消音器包括消音器前管101、消音器后管102、缓冲扩张管103、外壳104、第一穿孔板105、第二穿孔板106,所述缓冲扩张管103穿过所述外壳104、第一穿孔板105与所述消音器前管101固连,所述消音器后管102穿过所述外壳104与所述排气管尾管2相连通;缓冲扩张管103用来扩展消声频带,消音器前管101、消音器后管102及外壳104改变气体在排气管中的运动轨迹,减缓气体在排气管中的运动速度,达到降噪的效果。具体的,所述外壳104由第一穿孔板105和第二穿孔板106分隔为前段共振腔107,中段共振腔108和后段共振腔109;三个共振腔减缓了气体在整个腔体内的运动速度,进一步达到对中低频的降噪效果。所述缓冲扩张管103与消音器前管101的连接处位于中段共振腔108;所述消音器前管101穿过第二穿孔板106进入后段共振腔109后进行U型回转,再次穿过第二穿孔板106进入中段共振腔108,中段共振腔108内消音器前管101出气口采用喇叭口形状;所述消音器后管102进气口位于中段共振腔108,所述消音器后管穿过第一穿孔板105进入前段共振腔107后进行U型回转,再依次穿过第一穿孔板105、第二穿孔板106、外壳104与所述排气管尾管2相连;消音器前管101和消音器后管102通过第一穿孔板105和第二穿孔板106形成回路,消音器前管101和消音器后管102都在不同的腔体内进行了U型回转,降低了气体在管件内的流通速度的同时也减缓了气体在外壳104内的运动速度,实现了对汽车排气管中低频的降噪效果。所述消音器后管102进气口在第二穿孔板106的投影位置布置有与消音器后管102直径一致的第一出气孔110。所述缓冲扩张管103入口端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出气孔111;所述缓冲扩张管103入口端设有端盖1031,所述端盖1031上设有均匀布置的进气孔1032,设置进气孔1032可以降低由前端部件排出的气体进入消音器1的速度。所述消音器后管102与排气管尾管2相连通的一端上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三出气孔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降噪汽车排气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噪汽车排气管,包括消音器(1)、排气管尾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1)包括消音器前管(101)、消音器后管(102)、缓冲扩张管(103)、外壳(104)、第一穿孔板(105)、第二穿孔板(106),所述缓冲扩张管(103)穿过所述外壳(104)、第一穿孔板(105)与所述消音器前管(101)固连,所述消音器后管(102)穿过所述外壳(104)与所述排气管尾管(2)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汽车排气管,包括消音器(1)、排气管尾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1)包括消音器前管(101)、消音器后管(102)、缓冲扩张管(103)、外壳(104)、第一穿孔板(105)、第二穿孔板(106),所述缓冲扩张管(103)穿过所述外壳(104)、第一穿孔板(105)与所述消音器前管(101)固连,所述消音器后管(102)穿过所述外壳(104)与所述排气管尾管(2)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降噪汽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4)由第一穿孔板(105)和第二穿孔板(106)分隔为前段共振腔(107),中段共振腔(108)和后段共振腔(10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降噪汽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扩张管(103)与消音器前管(101)的连接处位于中段共振腔(10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降噪汽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前管(101)穿过第二穿孔板(106)进入后段共振腔(109)后进行U型回转,再次穿过第二穿孔板(106)进入中段共振腔(108),所述中段共振腔(108)内消音器前管(101)出气口采用喇叭口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降噪汽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后管(102)进气口位于中段共振腔(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小国徐军谭明明王凡谭明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金仑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