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路堑边坡支挡刚柔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5399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原位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具体是一种新型路堑边坡支挡刚柔组合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原位路堑边坡支挡结构支挡高度较低、支挡效果较差的问题。一种新型路堑边坡支挡刚柔组合结构,包括路堑边坡、挡土墙、土钉墙;其中,挡土墙的墙体支挡于路堑边坡的下部,且挡土墙的墙体为片石砼墙体;挡土墙的基础为微型桩基础,且微型桩基础的各根微型桩呈梅花形布置;土钉墙的面板支挡于路堑边坡的上部,且土钉墙的面板与挡土墙的墙体相接;土钉墙的面板为现浇砼面板;土钉墙的各根土钉呈梅花形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原位路堑边坡支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路堑边坡支挡刚柔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原位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具体是一种新型路堑边坡支挡刚柔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在原位路堑边坡支挡结构中,土钉墙技术被广泛应用。实践表明,传统的土钉墙由于自身结构所限,存在如下问题:当采用传统的土钉墙对高、陡原位路堑边坡进行支挡时,由于受到路堑边坡高度的限制,传统的土钉墙的支挡高度较低。考虑到挡土墙施工简单,将土钉墙与挡土墙结合可有效提高支挡高度,但挡土墙要求较高(若挡土墙尺寸过大,则挡土墙容易因地基承载力不足发生倾斜。若挡土墙尺寸过小,则挡土墙容易因抗滑稳定性差发生滑移),由此导致支挡效果较差,从而影响路堑边坡的稳定。基于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全新的原位路堑边坡支挡结构,以解决传统的原位路堑边坡支挡结构支挡高度较低、支挡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传统的原位路堑边坡支挡结构支挡高度较低、支挡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路堑边坡支挡刚柔组合结构。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路堑边坡支挡刚柔组合结构,包括路堑边坡、挡土墙、土钉墙;其中,挡土墙的墙体支挡于路堑边坡的下部,且挡土墙的墙体为片石砼墙体;挡土墙的基础为微型桩基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路堑边坡支挡刚柔组合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路堑边坡支挡刚柔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堑边坡(1)、挡土墙、土钉墙;其中,挡土墙的墙体(2a)支挡于路堑边坡(1)的下部,且挡土墙的墙体(2a)为片石砼墙体;挡土墙的基础为微型桩基础,且微型桩基础的各根微型桩(2b)呈梅花形布置;土钉墙的面板(3a)支挡于路堑边坡(1)的上部,且土钉墙的面板(3a)与挡土墙的墙体(2a)相接;土钉墙的面板(3a)为现浇砼面板;土钉墙的各根土钉(3b)呈梅花形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路堑边坡支挡刚柔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堑边坡(1)、挡土墙、土钉墙;其中,挡土墙的墙体(2a)支挡于路堑边坡(1)的下部,且挡土墙的墙体(2a)为片石砼墙体;挡土墙的基础为微型桩基础,且微型桩基础的各根微型桩(2b)呈梅花形布置;土钉墙的面板(3a)支挡于路堑边坡(1)的上部,且土钉墙的面板(3a)与挡土墙的墙体(2a)相接;土钉墙的面板(3a)为现浇砼面板;土钉墙的各根土钉(3b)呈梅花形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路堑边坡支挡刚柔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微型桩(2b)均包括水泥砂浆管(2b1)、钢管(2b2)、三根钢筋(2b3)、水泥砂浆体(2b4);钢管(2b2)穿设于水泥砂浆管(2b1)的内腔,且钢管(2b2)的外侧壁与水泥砂浆管(2b1)的内侧壁贴合;钢管(2b2)的两端与水泥砂浆管(2b1)的两端齐平;三根钢筋(2b3)均穿设于钢管(2b2)的内腔,且三根钢筋(2b3)的侧壁均与钢管(2b2)的内侧壁相切;三根钢筋(2b3)围绕钢管(2b2)的轴线等距排列,且三根钢筋(2b3)的两端均与钢管(2b2)的两端齐平;水泥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旭金俊喜罗兴宇程雷李志斌刘喜春王鹏刘小强刘建海袁伟张焘杨丽娜曾银青高振霞李博苏和高青海张燕明庞帅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