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板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61839 阅读:4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2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市政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路堑边坡防护的具有变截面抗滑桩的桩板墙。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圬工量较大、美观度较差、植草绿化困难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桩板墙,其包括挡土墙、一个以上的变截面抗滑桩、一个以上的第一挡土板和一个以上的第二挡土板;所述变截面抗滑桩包括抗滑桩基体和一个以上形状相似且横截面面积不同的抗滑桩悬臂;所述抗滑桩基体、一个以上的抗滑桩悬臂按照横截面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连接;所述挡土墙的一侧与每一个抗滑桩悬臂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桩板墙具有圬工量小,可植草绿化,支挡能力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市政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路堑边坡防护的具有变截面抗滑桩的桩板墙
技术介绍
桩板墙是我国铁路建设中于20世纪70年代由抗滑桩发展起来的支挡结构,被应用于铁路、公路工程填方路基支挡、路堑边坡防护及滑坡处置。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于滑床的桩柱,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起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是一种抗滑处理的主要措施。现有直立式桩板墙自挖方路基边沟或碎落台边沿,以直立状态高耸于道路外侧,其抗滑桩通常为等横截面矩形,也有为方便设挡土板而将抗滑桩悬臂段设为T型横截面的情况,但都是将挡土板与桩构成全封闭结构也存在圬工量较大、美观度较差、植草绿化困难的缺点。而且直立式桩板墙结构生硬,植物防护不能布设于墙面,景观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圬工量小的,可植草绿化的,支挡能力强的具有变截面抗滑桩的桩板墙。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桩板墙,包括挡土墙、一个以上的变截面抗滑桩、一个以上的第一挡土板和一个以上的第二挡土板;所述变截面抗滑桩包括抗滑桩基体和一个以上形状相似且横截面面积不同的抗滑桩悬臂;所述抗滑桩基体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抗滑桩悬臂的横截面面积;所述抗滑桩基体、一个以上的抗滑桩悬臂按照横截面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连接;两个相邻的变截面抗滑桩的抗滑桩基体通过第一挡土板相互连接;两个相邻的变截面抗滑桩的抗滑桩悬臂通过第二挡土板相互连接;所述挡土墙的一侧与每一个变截面抗滑桩的一端相连接。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抗滑桩基体的横截面为方形或矩形或圆形结构。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抗滑桩基体的横截面形状与抗滑桩悬臂相似。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抗滑桩基体与每一个抗滑桩悬臂同一侧对齐。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挡土墙为钢筋砼挡土墙,所述挡土墙的一侧与每一个第二挡土板相连接。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抗滑桩悬臂的数量为2个或3个。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抗滑桩悬臂的数量为2个。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桩板墙根据抗滑桩悬臂段的受力特点,以不同横截面尺寸抗滑桩对应不同受力段范围,将传统等截面抗滑桩悬臂段设计2-3段变截面抗滑桩,外观呈宝塔形。临近坡口处保留部分抗滑桩主筋,加设纵向钢筋构成钢筋砼挡墙,取代部分传统桩板墙结构。抗滑桩施工完毕后,抗滑桩外侧植筋,现浇施工挡土板。挡土板与不同横截面尺寸的抗滑桩间构成的空隙、抗滑桩桩顶平台,可培土绿化。变截面抗滑桩、钢筋砼挡墙依次阶梯式错开,共同构成台阶式边坡。本技术的桩板墙节省了圬工与钢材,显著减少工程量;为填土绿化预留下了空间,可植草绿化;边坡外形错落成阶梯状,避免了高耸结构的突兀和生硬。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的桩板墙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 本技术的桩板墙的侧面截面示意图;其中,附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为1-变截面抗滑桩,2-第一挡土板,3-第二挡土板,4-钢筋砼挡土墙,5-抗滑桩悬臂,6-抗滑桩基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桩板墙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技术书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完整的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解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应当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应当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可以自由组合,其组合之后的技术方案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桩板墙,包括挡土墙、一个以上的变截面抗滑桩1、一个以上的第一挡土板2和一个以上的第二挡土板3;所述变截面抗滑桩1包括抗滑桩基体6和一个以上形状相似且横截面面积不同的抗滑桩悬臂5;所述抗滑桩基体6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抗滑桩悬臂5的横截面面积;所述抗滑桩基体6、一个以上的抗滑桩悬臂5按照横截面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连接;两个相邻的变截面抗滑桩1的抗滑桩基体6通过第一挡土板2相互连接;两个相邻的变截面抗滑桩1的抗滑桩悬臂5通过第二挡土板3相互连接;所述挡土墙的一侧与每一个变截面抗滑桩1的一端相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若干个变截面抗滑桩1均匀的分布在边坡上,变截面抗滑桩1的抗滑桩基体6的大部分插入至边坡的内部,所述抗滑桩基体6露出地面的部分通过第一挡土板2相互连接,抗滑桩基体6上连接有抗滑桩悬臂5,相邻的变截面抗滑桩1上的抗滑桩悬臂5通过第二挡土板3相互连接,每个变截面抗滑桩1的顶端和第二挡土板3与钢筋砼挡土墙4的下侧通过钢筋混凝土固定连接。优选地,每个变截面抗滑桩1的截面积最小的抗滑桩悬臂5的同一端与挡土墙的一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抗滑桩基体6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圆形结构。优选地,抗滑桩基体6的横截面为矩形。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抗滑桩基体6与每一个抗滑桩悬臂5同一侧对齐。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抗滑桩基体6的横截面形状与抗滑桩悬臂5相似。考虑到为在抗滑桩悬臂5的旁边留出更多的空间,进行填土植草绿化,将抗滑桩基体6与每一个抗滑桩悬臂5的靠近边坡的同一侧对齐进行连接,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将抗滑桩基体6与抗滑桩悬臂5做成一体结构,从而减少工程量。多个抗滑桩悬臂5的依次减小的截面积,对应不同边坡的受力范围,从而使桩板墙的设计更加合理,保证抗滑效果的同时,节省工作了工程成本。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抗滑桩悬臂5的数量为2个或3个。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抗滑桩悬臂5的数量为2个。为保证抗滑桩悬臂5的受力和支挡的强度,优选地,所述抗滑桩悬臂5的数量为2个。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挡土墙为钢筋砼挡土墙4,所述挡土墙的一侧与每一个第二挡土板3相连接。所述钢筋砼挡土墙4通过钢筋混凝土与第二挡土板3固定连接。考虑到,顶部的抗滑桩悬臂5的截面积较小,可承受的力量较小,采用钢筋砼挡土墙4辅助提升整个桩板墙顶部的抵挡边坡滑移的能力,从而使得本技术在保证绿化空间的同时,提高整个桩板墙的对边坡的防护能力。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即可充分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桩板墙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桩板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墙、一个以上的变截面抗滑桩、一个以上的第一挡土板和一个以上的第二挡土板;所述变截面抗滑桩包括抗滑桩基体和一个以上形状相似且横截面面积不同的抗滑桩悬臂;所述抗滑桩基体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抗滑桩悬臂的横截面面积;所述抗滑桩基体、一个以上的抗滑桩悬臂按照横截面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连接;两个相邻的变截面抗滑桩的抗滑桩基体通过第一挡土板相互连接;两个相邻的变截面抗滑桩的抗滑桩悬臂通过第二挡土板相互连接;所述挡土墙的一侧与每一个变截面抗滑桩的一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板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墙、一个以上的变截面抗滑桩、一个以上的第一挡土板和一个以上的第二挡土板;所述变截面抗滑桩包括抗滑桩基体和一个以上形状相似且横截面面积不同的抗滑桩悬臂;所述抗滑桩基体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抗滑桩悬臂的横截面面积;所述抗滑桩基体、一个以上的抗滑桩悬臂按照横截面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连接;两个相邻的变截面抗滑桩的抗滑桩基体通过第一挡土板相互连接;两个相邻的变截面抗滑桩的抗滑桩悬臂通过第二挡土板相互连接;所述挡土墙的一侧与每一个变截面抗滑桩的一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飞蔡先庆李宗有李树鼎张泽坤杜雨静范惠平方正鲜苗黄厚罡刘永明华智程全振邹长富苏伟唐文广吴晓春袁丁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