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石流水石分离格栅坝及水石分离系统
本技术涉及泥石流防治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泥石流水石分离格栅坝及水石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作为多山国家,尤其是西部,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多发。随着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公路、铁路等长大线性工程遭受泥石流危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了泥石流防治工作,近年来,透水型拦挡坝在泥石流防治工程中的使用也日趋广泛,水石分离防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传统的水石分离技术,大致可分为梳子坝(缝隙坝)、筛子坝、谷坊坝、桩林坝和格栅坝几类,其中以格栅坝的水石分离效果最好。如图1所示,格栅坝是在桩林坝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其拦截面与泥石流的流动方向垂直,有效提升了其拦截石块的能力,提高了水石分离效率,但格栅坝采用与泥石流冲击方向垂直的设置方式,使得结构承受的载荷更大,使用过程中极易遭受破坏。现有技术中,还出现了如下泥石流水石分离技术:名称为“一种泥石流水石分离系统”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CN202298575U)公开了一种鱼脊型泥石流水石分离系统,将水石分离结构型式进行了创新,如图2所示,沿泥石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引流坝和鱼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石流水石分离格栅坝,横跨泥石流沟床的两岸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石分离格栅坝整体为迎水面向背水面方向弯折的网状结构,其弯折线沿泥石流的流动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水石分离格栅坝的底部与泥石流沟床的底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石流水石分离格栅坝,横跨泥石流沟床的两岸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石分离格栅坝整体为迎水面向背水面方向弯折的网状结构,其弯折线沿泥石流的流动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水石分离格栅坝的底部与泥石流沟床的底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水石分离格栅坝,其特征在于:包括脊线骨架(21)及弯折设置的上开口骨架(22)和下开口骨架(23),所述脊线骨架(21)的两端分别与上开口骨架(22)的弯折点、下开口骨架(23)的弯折点连接,所述脊线骨架(21)为所述弯折线,所述下开口骨架(23)的底部设置与泥石流沟床的底面固定连接的第一基础(4),所述脊线骨架(21)与下开口骨架(23)的连接区域形成鱼嘴(26);还包括分别与上开口骨架(22)、下开口骨架(23)两侧的相对的端部连接的两个竖向骨架(24),两个竖向骨架(24)上分别设置与泥石流沟床的两岸固定连接的第二基础(3);还包括在脊线骨架(21)、上开口骨架(22)、下开口骨架(23)和两个竖向骨架(24)所围区域内设置的格栅(25),所述格栅(25)由多个横杆(251)与多个竖杆(252)交错布置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水石分离格栅坝,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杆(251)均与下开口骨架(23)平行设置,每个所述竖杆(252)均与脊线骨架(21)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水石分离格栅坝,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杆(251)均与脊线骨架(21)垂直设置,每个所述竖杆(252)均与脊线骨架(21)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水石分离格栅坝,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向骨架(24)分别与泥石流沟床所在的底面垂直设置或由底端沿顶端方向朝向泥石流河沟的中轴方向倾斜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水石分离格栅坝,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紫云,王希宝,夏磊,王延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