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洞外应急联络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03868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具体是一种隧道洞外应急联络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连续隧道之间缺乏救援车辆的专用通道的问题。一种隧道洞外应急联络通道,包括位于左侧两个连续隧道之间的第一单向行车道和位于右侧两个连续隧道之间的第二单向行车道,所述第一单向行车道与第二单向行车道之间连通有横向匝道;所述横向匝道的前、后两端呈向中心凹陷的弧形,横向匝道的左端设有A匝道口、B匝道口,两者均与第一单向行车道衔接,且A匝道口位于B匝道口的前方,横向匝道的右端设有C匝道口、D匝道口,两者均与第二单向行车道衔接,且C匝道口位于D匝道口的前方。特别适用于连续隧道的事故救援。

An Emergency Contact Channel Outside Tunne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unnel project, in particular to an emergency liaison channel outside a tunnel.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re is no special passage for rescue vehicles between continuous tunnels. An emergency contact passage outside a tunnel includes a first one-way Lane between two consecutive tunnels on the left and a second one-way Lane between two consecutive tunnels on the right. The first one-way lane and the second one-way lane are connected by a transverse ramp. The front and rear ends of the transverse ramp are curved with a central depression,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transverse ramp is provided with an A ramp. Both of them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one-way lane, and the A ramp is in front of the B ramp. The right end of the lateral ramp is provided with C ramp and D ramp. Both of them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one-way lane, and the C ramp is in front of the D ramp. It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accident rescue of continuous tunn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洞外应急联络通道
本技术涉及隧道工程,具体是一种隧道洞外应急联络通道。
技术介绍
由于隧道是一个相对封闭、空间狭小的管状环境,当隧道洞内发生火灾、交通事故时,洞外救援车辆因缺乏专用通道而很难第一时间赶到事故地点。特别是山岭地区的连续单向隧道,当事故发生于上行方向的隧道时,由于事故多引起严重的交通阻塞,而通畅的下行车道又无法从洞外进入上行隧道内,不利于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为了解决连续隧道之间缺乏救援车辆的专用通道的问题,设计一种结构合理的、能够连通联络通道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连续隧道之间缺乏救援车辆的专用通道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隧道洞外应急联络通道。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隧道洞外应急联络通道,包括位于左侧两个连续隧道之间的第一单向行车道和位于右侧两个连续隧道之间的第二单向行车道,所述第一单向行车道与第二单向行车道之间连通有横向匝道;所述横向匝道的前、后两端呈向中心凹陷的弧形,横向匝道的左端设有A匝道口、B匝道口,两者均与第一单向行车道衔接,且A匝道口位于B匝道口的前方,横向匝道的右端设有C匝道口、D匝道口,两者均与第二单向行车道衔接,且C匝道口位于D匝道口的前方。工作原理:当隧道无事故发生时,横向匝道保持关闭以保证车辆正常行驶,当隧道发生事故时,横向匝道开启。第一车行道的行车方向为从左侧第一隧道驶入左侧第二隧道,第二车行道的行车方向为从右侧第二隧道驶入右侧第一隧道。救援车辆行驶于第一单向行车道时,通过A匝道口驶入横向匝道,从C匝道口驶出横向匝道即可进入右侧第一隧道,从D匝道口驶出横向匝道即可进入右侧第二隧道;当救援车辆无法驶入右侧第一隧道、右侧第二隧道时,横向匝道可作为事故车辆转移场所及救援车辆临时停靠场所。救援车辆行驶于第二单向行车道时,通过D匝道口驶入横向匝道,从A匝道口驶出横向匝道即可进入左侧第一隧道,从B匝道口驶出横向匝道即可进入左侧第二隧道;当救援车辆无法驶入左侧第一隧道、左侧第二隧道时,横向匝道可作为事故车辆转移场所及救援车辆临时停靠场所。横向匝道的前后两端采用弧形结构,利于行驶车辆的转弯。所述横向匝道的前后两端均围有弧形护栏,可诱导救援车辆行驶,保证救援车辆行驶安全。A匝道口与B匝道口之间、C匝道口与D匝道口之间均设置有纵向护栏,利于横向匝道的封闭以及正常车辆的安全。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有效解决了连续隧道之间缺乏救援车辆的专用通道的问题,有助于救援车辆尽快到达事故地点,同时为事故车辆、救援车辆提供了临时停靠点,有助于人员、车辆的安全转移,利于事故的救援工作,降低了灾害带来的损失,特别适用于连续隧道的事故救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单向行车道,2-第二单向行车道,3-横向匝道,3a-A匝道口,3b-B匝道口,3c-C匝道口,3d-D匝道口,4a-弧形护栏,4b-纵向护栏,L1-左侧第一隧道,L2-左侧第二隧道,R1-右侧第一隧道,R2-右侧第二隧道。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一种隧道洞外应急联络通道,包括位于左侧两个连续隧道之间的第一单向行车道1和位于右侧两个连续隧道之间的第二单向行车道2,所述第一单向行车道1与第二单向行车道2之间连通有横向匝道3;所述横向匝道3的前、后两端呈向中心凹陷的弧形,横向匝道3的左端设有A匝道口3a、B匝道口3b,两者均与第一单向行车道1衔接,且A匝道口3a位于B匝道口3b的前方,横向匝道3的右端设有C匝道口3c、D匝道口3d,两者均与第二单向行车道2衔接,且C匝道口3c位于D匝道口3d的前方。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匝道3的前后两端均围有弧形护栏4a,A匝道口3a与B匝道口3b之间、C匝道口3c与D匝道口3d之间均设置有纵向护栏4b。具体实施过程中:横向匝道3的前、后两端的弧形半径大于15m;横向匝道3的路基要填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洞外应急联络通道,包括位于左侧两个连续隧道之间的第一单向行车道(1)和位于右侧两个连续隧道之间的第二单向行车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行车道(1)与第二单向行车道(2)之间连通有横向匝道(3);所述横向匝道(3)的前、后两端呈向中心凹陷的弧形,横向匝道(3)的左端设有A匝道口(3a)、B匝道口(3b),两者均与第一单向行车道(1)衔接,且A匝道口(3a)位于B匝道口(3b)的前方,横向匝道(3)的右端设有C匝道口(3c)、D匝道口(3d),两者均与第二单向行车道(2)衔接,且C匝道口(3c)位于D匝道口(3d)的前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洞外应急联络通道,包括位于左侧两个连续隧道之间的第一单向行车道(1)和位于右侧两个连续隧道之间的第二单向行车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行车道(1)与第二单向行车道(2)之间连通有横向匝道(3);所述横向匝道(3)的前、后两端呈向中心凹陷的弧形,横向匝道(3)的左端设有A匝道口(3a)、B匝道口(3b),两者均与第一单向行车道(1)衔接,且A匝道口(3a)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彦刘建海梅拥军任慧张羽全炳欣刘军军马涛王慧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