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型系缆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527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型系缆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放置槽的内顶部,所述支撑柱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放置槽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第一圆柱撑,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上端依次贯穿放置槽和第一圆柱撑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圆柱撑与第一螺纹杆为螺纹连接,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机构对称设置在第一螺纹杆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适应不同水面的涨潮高度以及方便对不同大小的船只进行固定,使用效果非常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型系缆柱
本技术涉及系缆柱
,尤其涉及一种增强型系缆柱。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港口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潮水落差较大,船只的大小差异也比较大,急流的港口,需要建造浮码头和引桥等设备,不仅建筑难度大,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对一些小码头或者船只较少的码头就不需要建造浮码头和引桥设备,这就涉及一种系缆柱来对船只进行固定限位,但目前大多数系缆柱结构过于简单,其高度也无法进行调节,无法适应不同大小的船只和水平面的涨潮高度,使用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增强型系缆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强型系缆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放置槽的内顶部,所述支撑柱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放置槽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侧壁上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第一圆柱撑,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上端依次贯穿放置槽和第一圆柱撑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圆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增强型系缆柱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强型系缆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放置槽的内顶部,所述支撑柱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放置槽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侧壁上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2),所述第二齿轮(2)与第一齿轮(4)相互啮合,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有第一圆柱撑(7),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上端依次贯穿放置槽和第一圆柱撑(7)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9),所述第一圆柱撑(7)与第一螺纹杆(3)为螺纹连接,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型系缆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放置槽的内顶部,所述支撑柱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放置槽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侧壁上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2),所述第二齿轮(2)与第一齿轮(4)相互啮合,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有第一圆柱撑(7),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上端依次贯穿放置槽和第一圆柱撑(7)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9),所述第一圆柱撑(7)与第一螺纹杆(3)为螺纹连接,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机构对称设置在第一螺纹杆(3)的两侧,所述支撑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圆柱撑(7)的下端,所述底座(1)的上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11),两个所述支撑杆(11)对称设置在第一螺纹杆(3)的两侧,两个支撑杆(11)之间设有两个第二圆柱撑(12),两个第二圆柱撑(12)上均设有螺纹孔,两个螺纹孔内设有内螺纹,且内螺纹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锥齿轮(9)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柱(14),所述连接柱(14)上贯穿有第二螺纹杆(13),所述第二螺纹杆(13)的两端均贯穿螺纹孔并转动连接在支撑杆(11)的相对侧壁上,所述第二螺纹杆(13)的侧壁上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10),所述第二锥齿轮(10)与第一锥齿轮(9)相互啮合,两个所述第二圆柱撑(12)的侧壁上均环绕设有多个L型杆(15),所述L型杆(15)沿第二螺纹杆(13)的周向环形设置,所述第二圆柱撑(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晓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波通纳游艇码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