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粉下料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2164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硅粉下料管,包括硅粉输送管体和连接在硅粉输送管体上的气力输送管体,其特征在于,硅粉输送管体采用多段的弧形结构,若干的耐磨短管由粘接剂固定在硅粉输送管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硅粉下料管有效提高耐磨性能,极大的减弱输送的硅粉对硅粉输送管体的冲刷,有效保护硅粉输送管体,保障输送密封性,保证生产长时间地无故障进行,延长硅粉输送管体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频率和成本,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粉下料管
本技术涉及硅粉加料装置的
,尤其涉及一种硅粉下料管。
技术介绍
在生产多晶硅的过程中,冷氢化工序由于在合成三氯氢硅、二氯二氢硅等物料时,需要不断补充硅粉,因而安设有硅粉加料装置。硅粉加料装置的重要部件是硅粉下料管,其作用是将“硅粉加料装置”中的洁净硅粉输送到“氢化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目前常用的硅粉下料管是奥氏体316L材质的“斜接三通式”下料管,而硅粉的莫氏硬度为6.5~7,比奥氏体316L材质制成的硅粉下料管硬度大,硅粉的输送过程使得硅粉下料管磨损非常严重。由于输送物料为固体粉末,且“氢化反应器”内部运行压力较大,根据气力输送的原理,在斜接三通的两个转角处安设气体吹扫口,用大于“氢化反应器”运行压力的气体,沿“氢化反应器”的硅粉进入方向进行吹扫,以保证硅粉快速、准确、高效的输送。同时,为了保证“氢化反应器”内部物料的纯净,输送气体采用高纯度的氢气,最终实现“氢化反应器”内部合成反应总是在最合理范围内波动。在长时间、持续输送硅粉的过程中,硅粉会对硅粉下料管造成严重的磨损,导致硅粉下料管的壁厚不断减薄,最终穿孔,并且硅粉会对气力输送的三通结构也造成严重磨损,导致三通结构处局部穿孔。磨损导致的泄漏故障频繁,1~2个月就会产生泄露,必须停车处理,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风险,磨损出的钢材被带入“三氯氢硅反应炉”进行反应,降低了反应器内部物料的纯净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硅粉下料管,解决目前技术中传统的硅粉下料管由于硅粉的冲刷而磨损严重,泄漏故障频繁,维护成本高,生产安全性低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硅粉下料管,包括硅粉输送管体和气力输送管体,其特征在于,气力输送管体连接在硅粉输送管体上,气力输送管体的气体吹扫方向沿着硅粉输送管体的输送方向,所述的硅粉输送管体内设置了耐磨管。本技术所述的硅粉下料管利用设置在硅粉输送管体内的耐磨管有效提高耐磨性能,避免输送的硅粉对硅粉输送管体造成冲刷,有效保护硅粉输送管体,保障输送密封性,保障生产安全,降低维护频率和成本,延长硅粉输送管体的使用寿命,为长时间无故障生产提供保障,提高生产经济效益。进一步的,所述的耐磨管沿着硅粉输送管体的输送方向分为若干的耐磨短管,安装方便,使用方便,可只更换其中磨损严重的耐磨短管,维护简单、成本低。进一步的,所述的耐磨短管与硅粉输送管体之间通过粘接剂连接,并且粘接剂还填充在相邻的耐磨短管之间,将硅粉与硅粉输送管体有效隔绝,保障硅粉输送管体的耐用性,延长使用寿命,避免出现输送泄漏的生产风险,粘接剂起到固定和缓冲的作用,避免耐磨短管局部受力过大而破裂,保障密封性。进一步的,所述的耐磨短管为耐磨刚玉短管,刚玉的莫氏硬度远超硅粉,刚玉的莫氏硬度为9,而硅粉的莫氏硬度为6.5~7,刚玉的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进一步的,所述的硅粉输送管体呈弧形结构,并由若干段组成,由于硅粉输送管体过长,不但要受到自身重量的载荷和硅粉输送的载荷,还要受到从顶部传递到底部的载荷,当载荷过大时会对耐磨短管造成破坏性冲击,因此采用多段的弧形结构,保障下部出口端的耐磨短管不会因为挤压力过大而破裂。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力输送管体设置有两个,分别靠近连接在硅粉输送管体的入口端和出口端,保障硅粉输送顺畅性。进一步的,所述的硅粉输送管体的入口端设置入料法兰,入料法兰为承插焊法兰,便于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的硅粉输送管体的出口端设置出料法兰,出料法兰为带颈松套法兰,便于安装。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力输送管体的入口端设置气力法兰,气力法兰为承插焊法兰,便于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优点在于:本技术所述的硅粉下料管有效提高耐磨性能,极大的减弱输送的硅粉对硅粉输送管体的冲刷,有效保护硅粉输送管体,保障输送密封性,保证生产长时间地无故障进行,延长硅粉输送管体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频率和成本,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避免磨损出的钢材被带入到反应器内进行反应,保障反应器内物料的纯净度;若干的耐磨短管由粘接剂固定在硅粉输送管体内,并且硅粉输送管体采用多段的弧形结构,安装方便,维护方便、成本低,有效避免耐磨短管受压过度而破裂,保障长效稳定的耐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细节A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硅粉下料管,结构简单,有效提高耐磨性,能保障长效的密封输送性能,保障生产长效稳定的进行,使用、维护方便,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硅粉下料管,包括硅粉输送管体1和气力输送管体4,硅粉输送管体1为普通钢管,气力输送管体4连接在硅粉输送管体1上,气力输送管体4设置有两个,分别靠近连接在硅粉输送管体1的入口端和出口端,气力输送管体4的气体吹扫方向沿着硅粉输送管体1的输送方向。在硅粉输送管体1内设置了耐磨管,在本实施例中,耐磨管沿着硅粉输送管体1的输送方向分为若干的耐磨短管6,耐磨短管6为耐磨刚玉短管,耐磨短管6与硅粉输送管体1之间通过粘接剂7连接,并且粘接剂7还填充在相邻的耐磨短管6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粘接剂7采用环氧树脂,能有效提高耐磨性,对硅粉输送管体1提供良好的保护,延长使用寿命,可长效避免出现泄漏的风险。由于耐磨刚玉脆性高,在局部载荷过高的情况下,会导致破裂,因而利用粘接剂填充在耐磨刚玉短管间隙和耐磨刚玉短管与硅粉输送管体之间,起着良好的固定和缓冲。同时由于硅粉输送管体过长,不但要受到自身重量的载荷和硅粉输送的载荷,还要受到从顶部传递到底部的载荷,当载荷超过了粘接剂7的承受极限时,依然会对耐磨刚玉短管造成破坏性的冲击,因此采用多段的弧形结构,保障硅粉输送管体下部出口端的耐磨短管不会因为挤压力过大而破裂。硅粉输送管体1呈大圆度的弧形结构,并由若干段组成。硅粉输送管体1的入口端设置入料法兰3,入料法兰3为承插焊法兰,方便连接;硅粉输送管体1的出口端设置出料法兰2,出料法兰2为带颈松套法兰,方便安装;气力输送管体4的入口端设置气力法兰5,气力法兰5为承插焊法兰。无需更改原有的接口,根据现有的接口进行设计制作,使用和维护方便,安装过后,只需要定期检查即可。当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硅粉下料管进行生产时,在进口温度为50~100℃、出口温度为450~650℃、进口压力1.5~3.0MPa、出口压力1.5~3.0MPa,气力输送管道进口温度100~200℃、进口压力2.5~4.0MPa的工况条件下,硅粉下料管能够满足现有的工况,在连续使用9个月的情况下,无任何的故障,同时耐磨管磨损量较小,硅粉下料管依然能够长时间地无故障运行。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硅粉下料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粉下料管,包括硅粉输送管体(1)和气力输送管体(4),其特征在于,气力输送管体(4)连接在硅粉输送管体(1)上,气力输送管体(4)的气体吹扫方向沿着硅粉输送管体(1)的输送方向,所述的硅粉输送管体(1)内设置了耐磨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粉下料管,包括硅粉输送管体(1)和气力输送管体(4),其特征在于,气力输送管体(4)连接在硅粉输送管体(1)上,气力输送管体(4)的气体吹扫方向沿着硅粉输送管体(1)的输送方向,所述的硅粉输送管体(1)内设置了耐磨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粉下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管沿着硅粉输送管体(1)的输送方向分为若干的耐磨短管(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粉下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短管(6)与硅粉输送管体(1)之间通过粘接剂(7)连接,并且粘接剂(7)还填充在相邻的耐磨短管(6)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粉下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短管(6)为耐磨刚玉短管。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加平甘居富罗周袁中华汪云清万洪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