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翻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11995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翻锅装置,包括:翻转机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当饭盒从开口端进入翻转机构后,将开口朝上的饭盒旋转180°至开口朝下,并将其送离翻转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将饭盒在进入翻转机构前的状态与离开翻转机构后的状态呈180°翻转,即开口朝上的饭盒,在离开翻转机构时,呈开口朝下的饭盒,便于后续在清理饭盒时,残留在饭盒中的米粒可以顺着饭盒盒壁流下,而不会堆积在饭盒内,提高清洗效率,另外,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提高环保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翻锅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翻锅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翻锅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大型企业员工的用餐问题,特别是解决煮饭问题,由此产生了大型的煮饭设备,首先将洗净的大米,分批次进入饭盒内,盖上盒盖,进行蒸煮,然后将蒸煮完的米饭倒入搅拌区域内进行搅拌、疏松,使得米饭变得松软,接着将空的饭盒进行清洗处理(由于倾倒完米饭后,饭盒内还残留少许米粒,黏附在饭盒壁上),而通常清洗时,饭盒的开口方向朝上,这样的放置方式,会使得清洗下来的残留米粒堆积在饭盒底部,导致饭盒清洗不干净,需要增加清洗次数以及饭盒的翻转次数,才能清洗干净。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在饭盒清洗之前翻转饭盒,使其开口朝下,将饭盒一次性清洗干净的自动翻锅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在饭盒清洗之前翻转饭盒,使其开口朝下,将饭盒一次性清洗干净的自动翻锅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翻锅装置,包括:翻转机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当饭盒从开口端进入翻转机构后,将开口朝上的饭盒旋转180°至开口朝下,并将其送离翻转机构。在上述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中,翻转机构呈U形结构设置,其中,翻转机构的开口端与上一工序中的米饭扒松装置的位置相对应,翻转机构的封闭端与下一工序中的清洗装置的位置相对应。在上述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中,翻转机构包括一个主体框架,呈U形结构设置,沿主体框架的长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一条导向条,且导向条安装于主体框架的侧壁上。在上述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中,靠近主体框架开口端的导向条呈折弯状。在上述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中,主体框架的封闭端设置有一个检测组件,与翻锅装置中的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以判断饭盒是否达到指定位置。在上述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中,检测组件包括两根可相对转动的杆件,其中一根为感应杆,另一根为固定杆。在上述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中,远离固定杆一端的感应杆呈折弯状。在上述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中,远离感应杆一端的固定杆上设置有一根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和主体框架相连。在上述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中,主体框架的封闭端还设置有一限位组件,且限位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主体框架的两侧相连,用以限定饭盒在主体框架翻转时的自由度。在上述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中,限位组件至少包括一块限位块,安装于主体框架的封闭端。在上述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中,沿主体框架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根滚轴,其中,滚轴的两端分别与主体框架的两侧相连。在上述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中,若干根滚轴单侧分布于主体框架上或者双侧分布于主体框架上。在上述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中,若干根滚轴呈阵列排布,且相邻两根滚轴之间为等距分布。在上述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中,若干根滚轴中,其中一部分滚轴为主动轴,另一部分滚轴为从动轴,且主动轴与从动轴间隔分布。在上述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中,通过电机驱动主体框架旋转。在上述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中,翻转机构还包括一根转轴,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支架上,且转轴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皮带连接,其中,转轴连接于主体框架上。在上述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中,转轴与主体框架之间通过类似齿状配合。在上述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中,转轴与主体框架之间为齿轮齿条配合,其中,齿轮安装于转轴上,齿条安装于主体框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将饭盒在进入翻转机构前的状态与离开翻转机构后的状态呈180°翻转,即开口朝上的饭盒,在离开翻转机构时,呈开口朝下的饭盒,便于后续在清理饭盒时,残留在饭盒中的米粒可以顺着饭盒盒壁流下,而不会堆积在饭盒内,提高清洗效率,另外,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提高环保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自动翻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自动翻锅装置中局部示意图A。图3是图1所示的自动翻锅装置中局部示意图B。图4是图1所示的自动翻锅装置中局部示意图C。图中,100、翻转机构;110、主体框架;111、滚轴;120、导向条;130、检测组件;131、感应杆;132、固定杆;133、拉簧;140、限位组件;141、限位块;200、电机;300、转轴;400、支架;500、齿轮;600、齿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包括:翻转机构100,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当饭盒从开口端进入翻转机构100,此时开口朝上,通过翻转机构100旋转180°,将饭盒开口朝下,此时原先翻转机构100开口端的位置变为封闭端,原先翻转机构100封闭端的位置变为开口端,而后将饭盒排离翻转机构10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将饭盒在进入翻转机构100前的状态与离开翻转机构100后的状态呈180°翻转,即开口朝上的饭盒,在离开翻转机构100时,呈开口朝下的饭盒,便于后续在清理饭盒时,残留在饭盒中的米粒可以顺着饭盒盒壁流下,而不会堆积在饭盒内,提高清洗效率,另外,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提高环保功能。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翻转机构100大致呈U形结构设置,其中,翻转机构100的开口端与上一工序中的米饭扒松装置的位置相对应,翻转机构100的封闭端与下一工序中的清洗装置的位置相对应,当盛有米饭的饭盒,将米饭倒入扒松装置后,空的饭盒(开口朝上)沿运输机构,进入翻转机构100的开口端,通过翻转机构100旋转180°,此时饭盒开口朝下,并在运输机构的作用下,进入清洗装置的范围内,进行饭盒清洗。优选地,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翻转机构100包括一个主体框架110,呈U形结构设置,沿主体框架110的长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一条导向条120,且导向条120安装于主体框架110的侧壁上,作为饭盒进入翻转机构100时的导向部,进一步优选地,靠近主体框架110开口端的导向条120呈折弯状,其折弯方向与饭盒来时方向(进入翻转机构100的方向)所夹的角度为锐角。进一步优选地,导向条120的数量为两条,分别位于主体框架110的两侧,其中,两条导向条120的折弯部合成喇叭状结构,进一步提高对饭盒的导向性,防止饭盒与主体框架110相碰撞。优选地,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主体框架110的封闭端设置有一个检测组件130,与翻锅装置中的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以判断饭盒是否达到指定位置,即判断翻转机构100中的主体框架110是否可以进行翻转运动。进一步优选地,检测组件130包括两根可相对转动的杆件,其中一根为感应杆131,另一根为固定杆132,且感应杆131与固定杆132之间通过螺栓或者螺钉旋转连接,当饭盒的外侧盒壁与感应杆131相碰触时,说明饭盒已经到达指定位置,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从而驱动主体框架110翻转。进一步优选地,远离固定杆132一端的感应杆131呈折弯状,使得感应杆131呈L形状设置,当饭盒的盒壁触碰感应杆131的折弯端时,与固定杆132相连一端的感应杆131发生偏转,提高检测组件130检测时的准确性。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远离感应杆131一端的固定杆132上设置有一根拉簧133,拉簧13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132和主体框架110相连,通过改变拉簧133的压缩量,一方面缓冲饭盒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翻锅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翻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转机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当饭盒从开口端进入翻转机构后,将开口朝上的饭盒旋转180°至开口朝下,并将其送离翻转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翻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转机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当饭盒从开口端进入翻转机构后,将开口朝上的饭盒旋转180°至开口朝下,并将其送离翻转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框架的封闭端设置有一个检测组件,与翻锅装置中的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以判断饭盒是否达到指定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组件包括两根可相对转动的杆件,其中一根为感应杆,另一根为固定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其特征在于,远离感应杆一端的固定杆上设置有一根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和主体框架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自动翻锅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框架的封闭端还设置有一个限位组件,且限位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主体框架的两侧相连,用以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行军郝大海朱逢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昊鹰中央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