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国栋专利>正文

机械手式末端淬火试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11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新型末端淬火试验机,它由一机械手,光电控制系统、上下两水箱、淬火水槽、喷水装置等组成。机械手为常开状态,当试样送到机械手上时挡住光电管的光线,由光电控制系统使机械手动作抓住试样,电磁阀换向马上喷水,整个动作可在3秒钟之内完成,喷水10分钟后,由时间继电器控制试样自动落入水槽中,并冷至室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排除人工操作熟练程度的影响因素,提高淬透性曲线的准确性。(*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热处理设备,可用来测定结构钢及其它钢材的淬透性,满足冶金工业、机械制造、商检业等对钢材进行物理性能检验、测试的需要。钢的淬透性曲线是衡量其物理、工艺性能的一种重要特征曲线。各国都规定有标准测定方法,我国国家标准GB225-63规定了结构钢末端淬火试验方法试样尺寸为φ25±0.5毫米,长97±0.5毫米,顶端带有φ30毫米,厚3毫米的园台。试样在炉加热到要求的温度,保温30分钟,由炉中取出迅速插入φ26的载样园环,放好后打开喷水嘴阀门喷水淬火,不允许先喷水后放试样,喷水10~12分钟,取下试样放入水中防止自回火。标准特别指出试样从出炉到开始喷水,喷水时间不得大于5秒。目前通常使用的末端淬火试验机都是各单位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繁简程度、使用性能很不一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当试样加热至要求的温度(一般800~950℃),必须用钳子取出;试样的下端和载样园环的上端均无倒角,二者只相差1毫米,(试样正公差时只差0.5毫米),很难上、下对准,插入后再打开水阀门,往往超过5秒,试验无效,有的单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载样园环改为音叉(U形)形式,从侧面装入试样,这样虽然解决了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手式末端淬火试验机,包括淬火水槽、水管和喷水口,其特征在于:该试验机还包括电路控制的机械手5和正对机械手中孔的喷水口8,喷水口下部有水柱高度调节阀9,机械手后部为机械手架;由上水箱1、下水箱2组成循环水系统。由电路控制系统4控制的电磁阀11和光电管14,并由时间继电器控制淬火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栋王森清董克胜李文昌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