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多用途滑板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043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折叠式多用途滑板婴儿车,其结构包括手柄、A圆管、杆体、B圆管、前车轮、后车轮、脚踏板、座椅支撑架、水平支撑板、座椅、支撑杆体、推车手柄;其中,B圆管内有杆体,杆体的下端与脚踏板的前端相接,杆体的上端与A圆管相接,A圆管的上端有手柄,杆体的长度大于B圆管的长度,脚踏板的下方有前车轮和后车轮,脚踏板的上表面与座椅支撑架的下端相接,座椅支撑架的上端与水平支撑板的后端相接,水平支撑板的前端与B圆管相接,座椅支撑架的上端有支撑杆体,支撑杆体的上端有推车手柄,水平支撑板的上表面与座椅的底部相接,支撑杆体与座椅的靠背相接。优点:解决了滑板婴儿车功能单一的问题,方便拆装、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多用途滑板婴儿车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折叠式多用途滑板婴儿车,属于儿童用品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滑板婴儿车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不方便携带和拆装,且功能单一,一旦不适合婴儿适用了,就被废弃,十分不利于节约资源,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是一种折叠式多用途滑板婴儿车,其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滑板婴儿车功能单一、不方便携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折叠式多用途滑板婴儿车,其结构包括手柄1、A圆管2、杆体3、B圆管4、前车轮5、后车轮6、脚踏板7、座椅支撑架8、水平支撑板9、座椅10、支撑杆体11、推车手柄12;其中,B圆管4内有杆体3,杆体3的下端与脚踏板7的前端相接,杆体3的上端与A圆管2相接,A圆管2的上端有手柄1,杆体3的长度大于B圆管4的长度,脚踏板7的下方有前车轮5和后车轮6,脚踏板7的上表面与座椅支撑架8的下端相接,座椅支撑架8的上端与水平支撑板9的后端相接,水平支撑板9的前端与B圆管4相接,座椅支撑架8的上端有支撑杆体11,支撑杆体11的上端有推车手柄12,水平支撑板9的上表面与座椅10的底部相接,支撑杆体11与座椅10的靠背相接。优点:1)解决了现有滑板婴儿车功能单一的问题;2)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制造成本低;3)方便拆装、携带方便。附图说明附图1是折叠式多用途滑板婴儿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是手柄、2是A圆管、3是杆体、4是B圆管、5是前车轮、6是后车轮、7是脚踏板、8是座椅支撑架、9是水平支撑板、10是座椅、11是支撑杆体、12是推车手柄、13是A合页、14是B合页、15是C合页。具体实施方式对照附图,一种折叠式多用途滑板婴儿车,其结构包括手柄1、A圆管2、杆体3、B圆管4、前车轮5、后车轮6、脚踏板7、座椅支撑架8、水平支撑板9、座椅10、支撑杆体11、推车手柄12;其中,B圆管4内有杆体3,杆体3的下端与脚踏板7的前端相接,杆体3的上端与A圆管2相接,A圆管2的上端有手柄1,杆体3的长度大于B圆管4的长度,脚踏板7的下方有前车轮5和后车轮6,脚踏板7的上表面与座椅支撑架8的下端相接,座椅支撑架8的上端与水平支撑板9的后端相接,水平支撑板9的前端与B圆管4相接,座椅支撑架8的上端有支撑杆体11,支撑杆体11的上端有推车手柄12,水平支撑板9的上表面与座椅10的底部相接,支撑杆体11与座椅10的靠背相接。所述手柄1优选为防滑手柄。所述脚踏板7的上表面优选为磨砂面,形成磨砂面防滑脚踏板。所述脚踏板7的上表面与座椅支撑架8的下端通过C合页15相接,脚踏板7与座椅支撑架8通过C合页15能够实现相互展开或折叠;所述座椅支撑架8的上端与水平支撑板9的后端通过B合页14相接,座椅支撑架8与水平支撑板9通过B合页14能够实现相互展开或折叠;所述水平支撑板9的前端与B圆管4的侧面通过A合页13相接,水平支撑板9与B圆管4通过A合页13实现相互展开或折叠;通过合页进行连接,拆卸方便。所述杆体3的长度大于B圆管4的长度,杆体3穿插在B圆管4内,杆体3的上、下两端均露出B圆管4。所述脚踏板7的前端优选有一个竖直方向的圆孔,圆孔的内径与杆体3的直径相匹配,使得杆体3的下端能够正好插入圆孔内,脚踏板7的前端侧面有2-3个A镙孔,杆体3的下端有2-3个B镙孔,杆体3的下端插入圆孔后,A镙孔和B镙孔位置相对,相对应的A镙孔和B镙孔通过A螺钉固定连接,拆卸方便。所述B圆管4的侧面上优选有3-6个C镙孔,杆体3与B圆管4相对应部分优选有3-6个D镙孔,C镙孔和D镙孔位置相对,相对应的C镙孔和D镙孔通过B螺钉固定连接,拆卸方便。所述杆体3的上端露出B圆管4且插在A圆管2内,A圆管2的侧面上有等间距分布2-6个E镙孔,杆体3的上端有等间距分布的2-6个F镙孔,杆体3的上端插入A圆管2后,部分E镙孔和部分F镙孔位置相对,根据杆体3的上端插在A圆管2内的长度不同,相对应的E镙孔和F镙孔的也不同,能够产生不同的组合匹配,方便调整最终手柄1所处的高度,相对应的E镙孔和F镙孔通过C螺钉固定连接,拆卸方便。所述水平支撑板9的上表面与座椅10的底部优选通过2-5个D螺钉相接,座椅10的靠背与支撑杆体11优选通过2-5个E螺钉相接。所述座椅10优选为织布座椅。所述前车轮5优选为1-2个,进一步优选为2个;后车轮6优选为1-2个,进一步优选为1个。所述座椅支撑架8的上端与支撑杆体11的下端固定连接;脚踏板7、座椅支撑架8、水平支撑板9相互折叠时,座椅支撑架8的上端与支撑杆体11的下端为固定连接,支撑杆体11在座椅支撑架8带动下达到一起折叠的效果。所述杆体3的下端插入脚踏板7前端的圆孔固定连接后,杆体3与脚踏板7相互垂直,水平支撑板9与脚踏板7相互平行,座椅支撑架8与杆体3相互平行,婴儿可坐在水平支撑板9上方的座椅10上,大人通过手推推车手柄12使折叠式多用途滑板婴儿车前进,此时,本技术完全作为婴儿车使用;当需要携带空的折叠式多用途滑板婴儿车旅行时,可将A螺钉拧开,将杆体3向上提起,将杆体3向上提起后向脚踏板7后方或前方折叠,利用A合页13、B合页14、C合页15的作用,可方便的将杆体3、脚踏板7、座椅支撑架8、水平支撑板9折叠起来方便携带。当婴儿长大后,只需将本技术中的A合页13、B合页14、C合页15卸掉,就能够很方便的将座椅支撑架8、水平支撑板9、座椅10、支撑杆体11、推车手柄12全部卸掉,卸掉后本技术就很方便的转变成了一个带把手的滑板车;小孩子能够脚站在脚踏板7上,手扶着手柄1,将本技术改造为滑板车使用,通过杆体3的上端插入B圆管4长度的调整,方便的调整手柄1的高度,能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使用。当小孩子进一步长大时,可将杆体3直接从脚踏板7卸掉,这时候整个小车就剩下前车轮5、后车轮6、脚踏板7,完全能过做为一个滑板供大孩子或成年人进行滑板运动使用。本技术结构简单,随着孩子的成长,根据不同需要能够很方便的改造成不同的形式使用,增加了功能,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达到了一车多用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折叠式多用途滑板婴儿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多用途滑板婴儿车,其特征是包括手柄、A圆管、杆体、B圆管、前车轮、后车轮、脚踏板、座椅支撑架、水平支撑板、座椅、支撑杆体、推车手柄;其中,B圆管内有杆体,杆体的下端与脚踏板的前端相接,杆体的上端与A圆管相接,A圆管的上端有手柄,杆体的长度大于B圆管的长度,脚踏板的下方有前车轮和后车轮,脚踏板的上表面与座椅支撑架的下端相接,座椅支撑架的上端与水平支撑板的后端相接,水平支撑板的前端与B圆管相接,座椅支撑架的上端有支撑杆体,支撑杆体的上端有推车手柄,水平支撑板的上表面与座椅的底部相接,支撑杆体与座椅的靠背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多用途滑板婴儿车,其特征是包括手柄、A圆管、杆体、B圆管、前车轮、后车轮、脚踏板、座椅支撑架、水平支撑板、座椅、支撑杆体、推车手柄;其中,B圆管内有杆体,杆体的下端与脚踏板的前端相接,杆体的上端与A圆管相接,A圆管的上端有手柄,杆体的长度大于B圆管的长度,脚踏板的下方有前车轮和后车轮,脚踏板的上表面与座椅支撑架的下端相接,座椅支撑架的上端与水平支撑板的后端相接,水平支撑板的前端与B圆管相接,座椅支撑架的上端有支撑杆体,支撑杆体的上端有推车手柄,水平支撑板的上表面与座椅的底部相接,支撑杆体与座椅的靠背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多用途滑板婴儿车,其特征是所述手柄为防滑手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多用途滑板婴儿车,其特征是所述脚踏板的上表面为磨砂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多用途滑板婴儿车,其特征是所述脚踏板的上表面与座椅支撑架的下端通过C合页相接;所述座椅支撑架的上端与水平支撑板的后端通过B合页相接;所述水平支撑板的前端与B圆管的侧面通过A合页相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多用途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红华余臻蔚华雅琴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