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文强专利>正文

一种孩童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932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5:49
一种孩童电动车,包括车身、以及设置在车身上的车把手和坐垫,车把手固定设置在车身上,车身的底前部分别设置有左前轮和右前轮,车身的后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后万向轮,左前轮和右前轮之间设置有连接轴,左、右前轮通过连接轴配合连接;其中,车身对应左前轮、右前轮分别设置有左驱动装置和右驱动装置,左驱动装置和右驱动装置相对独立设置、且互不干扰,左、右前轮分别通过左驱动装置和右驱动装置单独驱动,并与后万向轮相互配合实现车身后部的向左或向右摆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易生产、易实现、趣味性高、玩法多样且安全可靠等特点,实用性强。

An electric car for children

An electric car of a child, including the body, and the handle and cushion set on the body. The handle of the car is fixed on the body. The front part of the body is set with the left front wheel and the right front wheel respectively. The rear end of the body is set with a rear universal wheel, the left front wheel and the right front wheel are set with a connecting shaft, the left and right front wheels are connected. The left front wheel and right front wheel are set with left driving device and right driving device respectively. The left drive device and right drive device are independently set and not mutually interfered. The left and right front wheels are driven by left driving device and right drive unit separately, and they are cooperated with the rear universal wheel respectively. Realize the left or right swing of the rear part of the body.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easy production, easy realization, high interest, variety of playfulness, safety and reliability, and so on, and has strong practic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孩童电动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孩童电动车。
技术介绍
孩童电动车是孩童可驾驶可坐的一类由电机驱动的玩具车,其外观不但美观可爱,而且还有趣味性,这种电动车时速适中,驾驶安全,比较适合3-12岁的孩童玩乐。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慢的人们逐渐从基本的物质生活转变成追求更多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对于开车,人们寻找各种各样的玩法来满足他们的精神世界追求。目前市场上孩童电动车都是依靠车把的转动来拖动整个车身的转向,这使得目前的孩童玩具车不能实现“漂移”这一有趣又刺激的玩法,而且小孩又不能去驾驶真正的汽车,因此需要一款在满足孩童电动车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漂移”功能的孩童电动车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易生产、易实现、趣味性高、玩法多样且安全可靠的孩童电动车,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孩童电动车,包括车身、以及设置在车身上的车把手和坐垫,其特征在于:车把手固定设置在车身上,车身的底前部分别设置有左前轮和右前轮,车身的后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后万向轮,左前轮和右前轮之间设置有连接轴,左、右前轮通过连接轴配合连接;其中,车身对应左前轮、右前轮分别设置有左驱动装置和右驱动装置,左驱动装置和右驱动装置相对独立设置、且互不干扰,左、右前轮分别通过左驱动装置和右驱动装置单独驱动,并与后万向轮相互配合实现车身后部的向左或向右摆动。所述左、右驱动装置分别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脚踏板和驱动波箱,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入端与驱动脚踏板配合连接,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驱动波箱的动力输入端配合连接,驱动波箱的动力输出端与左前轮或右前轮配合连接。所述车身上还设置有开关按键组件和电瓶,开关按键组件和电瓶相互电控连接,电瓶还分别与左驱动装置和右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车身的上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腔体和底腔体;其中,上腔体上设置有上盖板和压条,电瓶通过压条压设在上腔体内,上盖板盖设在上腔体上;底腔体上设置有下盖板,驱动电机和驱动波箱设置在底腔体内,下盖板盖设在底腔体上,驱动脚踏板设置在车身的上部、且其一侧还设置有防滑装饰件。所述车身的底部设置有T形管,两后万向轮分别设置在T形管的左右两端、且在转动时发光;所述的车身后部对应T形管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左右定位延伸部,T形管一端固定设置在车身的底部、且其左右两侧分别定位设置在车身的左右定位延伸部上。所述坐垫上设置有孔部、固定压块和固定件,固定压块压设在坐垫的孔部上,固定件穿设在车身的底部、且与固定压块配合连接,坐垫通过孔部、固定压块和固定件的配合固定设置在车身上。所述车身对应坐垫还设置有调节位,固定件一端穿设并滑动在调节位上,另一端与固定压块配合连接,坐垫通过固定件和调节位的配合可调节式前后滑动在车身上。所述车身上还设置有车身发光灯、车头发光灯和音乐喇叭,左前轮和右前轮上分别设置有前轮发光灯,车身发光灯、车头发光灯、音乐喇叭和前轮发光灯分别与车身上设置的电瓶电连接。所述开关按键组件包括电瓶开关按键、前后开关按键、音乐开关按键和发光灯开关按键;其中,电瓶开关按键与电瓶电控连接,前后开关按键与驱动电机电控连接,音乐开关按键与音乐喇叭电控连接,发光灯开关按键与车身发光灯、车头发光灯、前轮发光灯电控连接。所述车身的前端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前保险杠、前装饰罩和前装饰盖,其中,前保险杠上还设置有前保险杠装饰件;所述的车把手上还设置有防滑手套。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在保证了一般孩童电动车的基本功能上,利用左驱动装置和右驱动装置分别单独驱动左前轮和右前轮,当左驱动装置单独工作时,驱动左前轮转动并与车身后部两侧的后万向轮相互配合,车身后部就会向左摆动并作出向左“漂移”的动作,当右驱动装置单独工作时,驱动右前轮转动并与车身后部两侧的后万向轮相互配合,车身后部就会向右摆动并作出向右“漂移”的动作,很好地解决了现有孩童电动车不能“漂移”、以及只能通过车把手实现车身的转向的问题,使孩童电动车的整体稳定性性更高,作出转向及“漂移”动作时更加安全可靠,当车需要向前行驶时,只要同时驱动左驱动装置和右驱动装置即可,使孩童电动车具有更高的可玩性和趣味性;并且,车身前端设置有前保险杠、前装饰罩和前装饰盖,使孩童电动车的外观更加精美,同时,车身上还设置有车身发光灯、车头发光灯和音乐喇叭,左前轮和右前轮上分别设置有前轮发光灯,更进一步地提高孩童电动车外观精美度的同时,孩童玩耍时能同时享受视觉和听觉刺激,有利于孩童的成长发育,极大地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易生产、易实现、趣味性高、玩法多样且安全可靠等特点,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装配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车身、左、右驱动装置和左、右前轮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省略车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4,本孩童电动车,包括车身1、以及设置在车身1上的车把手2和坐垫3,车把手2固定设置在车身1上,车身1的底前部分别设置有左前轮4和右前轮5,车身1的后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后万向轮6,左前轮4和右前轮5之间设置有连接轴7,左、右前轮通过连接轴7配合连接;其中,车身1对应左前轮4、右前轮5分别设置有左驱动装置8和右驱动装置9,左驱动装置8和右驱动装置9相对独立设置、且互不干扰,左、右前轮分别通过左驱动装置8和右驱动装置9单独驱动,并与后万向轮6相互配合实现车身1后部的向左或向右摆动。进一步地讲,左、右驱动装置分别包括驱动电机10、驱动脚踏板11和驱动波箱12,驱动电机10的动力输入端与驱动脚踏板11配合连接,驱动电机10的动力输出端与驱动波箱12的动力输入端配合连接,驱动波箱12的动力输出端与左前轮4或右前轮5配合连接。进一步地讲,车身1上还设置有开关按键组件和电瓶14,开关按键组件和电瓶14相互电控连接,电瓶14还分别与左驱动装置8和右驱动装置9电连接。进一步地讲,车身1的上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腔体15和底腔体16;其中,上腔体15上设置有上盖板17和压条18,电瓶14通过压条18压设在上腔体15内,上盖板17盖设在上腔体15上;底腔体16上设置有下盖板19,驱动电机10和驱动波箱12设置在底腔体16内,下盖板19盖设在底腔体16上,驱动脚踏板11设置在车身1的上部、且其一侧还设置有防滑装饰件20。进一步地讲,车身1的底部设置有T形管21,两后万向轮6分别设置在T形管21的左右两端、且在转动时发光;所述的车身1后部对应T形管21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左右定位延伸部22,T形管21一端固定设置在车身1的底部、且其左右两侧分别定位设置在车身1的左右定位延伸部22上。进一步地讲,坐垫3上设置有孔部23、固定压块24和固定件25,固定压块24压设在坐垫3的孔部23上,固定件25穿设在车身1的底部、且与固定压块24配合连接,坐垫3通过孔部23、固定压块24和固定件25的配合固定设置在车身1上。进一步地讲,车身1上还设置有车身发光灯31、车头发光灯33和音乐喇叭32,左前轮4和右前轮5上分别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孩童电动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孩童电动车,包括车身(1)、以及设置在车身(1)上的车把手(2)和坐垫(3),其特征在于:车把手(2)固定设置在车身(1)上,车身(1)的底前部分别设置有左前轮(4)和右前轮(5),车身(1)的后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后万向轮(6),左前轮(4)和右前轮(5)之间设置有连接轴(7),左、右前轮通过连接轴(7)配合连接;其中,车身(1)对应左前轮(4)、右前轮(5)分别设置有左驱动装置(8)和右驱动装置(9),左驱动装置(8)和右驱动装置(9)相对独立设置、且互不干扰,左、右前轮分别通过左驱动装置(8)和右驱动装置(9)单独驱动,并与后万向轮(6)相互配合实现车身(1)后部的向左或向右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孩童电动车,包括车身(1)、以及设置在车身(1)上的车把手(2)和坐垫(3),其特征在于:车把手(2)固定设置在车身(1)上,车身(1)的底前部分别设置有左前轮(4)和右前轮(5),车身(1)的后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后万向轮(6),左前轮(4)和右前轮(5)之间设置有连接轴(7),左、右前轮通过连接轴(7)配合连接;其中,车身(1)对应左前轮(4)、右前轮(5)分别设置有左驱动装置(8)和右驱动装置(9),左驱动装置(8)和右驱动装置(9)相对独立设置、且互不干扰,左、右前轮分别通过左驱动装置(8)和右驱动装置(9)单独驱动,并与后万向轮(6)相互配合实现车身(1)后部的向左或向右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孩童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驱动装置分别包括驱动电机(10)、驱动脚踏板(11)和驱动波箱(12),驱动电机(10)的动力输入端与驱动脚踏板(11)配合连接,驱动电机(10)的动力输出端与驱动波箱(12)的动力输入端配合连接,驱动波箱(12)的动力输出端与左前轮(4)或右前轮(5)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孩童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上还设置有开关按键组件和电瓶(14),开关按键组件和电瓶(14)相互电控连接,电瓶(14)还分别与左驱动装置(8)和右驱动装置(9)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孩童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的上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腔体(15)和底腔体(16);其中,上腔体(15)上设置有上盖板(17)和压条(18),电瓶(14)通过压条(18)压设在上腔体(15)内,上盖板(17)盖设在上腔体(15)上;底腔体(16)上设置有下盖板(19),驱动电机(10)和驱动波箱(12)设置在底腔体(16)内,下盖板(19)盖设在底腔体(16)上,驱动脚踏板(11)设置在车身(1)的上部、且其一侧还设置有防滑装饰件(2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孩童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的底部设置有T形管(21),两后万向轮(6)分别设置在T形管(21)的左右两端、且在转动时发光;所述的车身(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开郭根财苏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文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