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柯全德专利>正文

一种婴儿车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78416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8 2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车骨架,前车架上连接有前轮;后车架上连接有后轮,并且后车架的上端与前车架的上端转动连接;前连接杆下端与后车架上端转动连接;手推杆中部与前连接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后连接杆上端与手推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后连接杆下端与后车架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一连动杆前端铰接在前车架中部,第一连动杆后端铰接有第二连动杆,并且第二连动杆的中部铰接在后车架的中部;滑套铰接在前连接杆的中部,并且滑套中设有能在其内滑行的座架杆,座架杆与后连接杆的中部铰接;第三连动杆上端铰接在前连接杆上,第三连动杆下端铰接在第二连动杆的上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折叠后体积小。

Frame of baby carriag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by carriage frame, the front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a front wheel; the rear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wheel, and the upper frame after the upper end of the front frame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rear frame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hand push rod; the central front connecting rod of the rotary connecting rod after; upper and lower hand push rod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after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rear frame of the central rotary connection; first interlock rod is hinged on the front frame in the middle,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with the rear end of second linkage, central and second linkage rod hinged with the middle part in the rear frame; the sliding sleeve hi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front connection rod. And a sliding sleeve can slide on the seat frame rod, rod and the rear seat frame hinged with the middle part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third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front connecting rod, third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article Two the upper end of the linkag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small volume after fo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车骨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骨架。
技术介绍
目前,婴儿车已成为小孩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市场上的婴儿车一般都能进行折叠或展开,但是现有的婴儿车骨架结构复杂,折叠后体积仍然较大。因此,人们非常渴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且折叠后体积小的婴儿车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折叠后体积小的婴儿车骨架。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婴儿车骨架,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1,其上连接有前轮1a;后车架2其上连接有后轮2a,并且后车架2的上端与前车架1的上端转动连接;前连接杆3,其下端与后车架2上端转动连接;手推杆4,其中部与前连接杆3的上端转动连接;后连接杆5,其上端与手推杆4的下端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后车架2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一连动杆6,其前端铰接在前车架1中部、其后端铰接有第二连动杆7,并且第二连动杆7的中部铰接在后车架2的中部;滑套8,所述的滑套8铰接在前连接杆3的中部,并且所述的滑套8中设有能在其内滑行的座架杆9,所述的座架杆9与后连接杆5的中部铰接;第三连动杆10,其上端铰接在前连接杆3上,其下端铰接在第二连动杆7的上端。如上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动杆7包括直杆段71和与直杆段71一体成型的弯杆段72,所述的弯杆段72的与第一连动杆6铰接,所述的直杆段71的中部铰接在后车架2上,并且直杆段71的上端铰接在所述第三连动杆10的下端。如上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动杆7、后连接杆5与后车架2三者同轴铰接。如上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套8、第三连动杆10与前连接杆3三者同轴铰接。如上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车架2包括后车杆21,所述的后车杆21上设有向其两侧凸出的第一铰接部22和第二铰接部23,所述的前车架1铰接在第一铰接部22上,所述的前连接杆3铰接在第二连接部23上。如上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婴儿车骨架还包括手推把11,所述的手推把11包括把手111和连接在把手111上并能在手推杆4内上下滑行的把手杆1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婴儿车骨架在折叠时,向前推动手推杆并对手推杆施加向下作用力,因此,手推杆的下端向后下方运动,带动前连接杆上端和后连接杆的上端向下运动而逐渐向后车架靠拢,后连接杆上端和前连接杆上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座架杆就在滑套内向后滑动,而且滑套也相对前连接杆转动,在前连接杆上端向下运动时,与其铰接的第三连动杆被前连接杆推着运动,因此,第三连动杆就推动第二连动杆的上端,于是第二连动杆的另一端就向斜上方翘起而运动,在翘起的过程中拉动第一连动杆,从而通过第一连动杆牵引前车架向后车架靠拢,进而完成整个婴儿车骨架的折叠,整个过程通过个连杆机构的配合,折叠顺畅,而且折叠完成后体积小,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图之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立体图之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在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之一;图5是本专利技术在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之二;图6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完成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婴儿车骨架,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包括:前车架1,其上连接有前轮1a;后车架2其上连接有后轮2a,并且后车架2的上端与前车架1的上端转动连接;前连接杆3,其下端与后车架2上端转动连接;手推杆4,其中部与前连接杆3的上端转动连接;后连接杆5,其上端与手推杆4的下端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后车架2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一连动杆6,其前端铰接在前车架1中部、其后端铰接有第二连动杆7,并且第二连动杆7的中部铰接在后车架2的中部;滑套8,所述的滑套8铰接在前连接杆3的中部,并且所述的滑套8中设有能在其内滑行的座架杆9,所述的座架杆9与后连接杆5的中部铰接;第三连动杆10,其上端铰接在前连接杆3上,其下端铰接在第二连动杆7的上端。如图3至图6所示,在折叠时,向前推动手推杆4并对手推杆4施加向下作用力,因此,手推杆4的下端向后下方运动,带动前连接杆3上端和后连接杆5的上端向下运动而逐渐向后车架2靠拢,后连接杆5上端和前连接杆3上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座架杆9就在滑套8内向后滑动,而且滑套8也相对前连接杆3转动,在前连接杆3上端向下运动时,与其铰接的第三连动杆10被前连接杆3推着运动,因此,第三连动杆10就推动第二连动杆7的上端,于是第二连动杆7的另一端就向斜上方翘起而运动,在翘起的过程中拉动第一连动杆6,从而通过第一连动杆6牵引前车架1向后车架2靠拢,进而完成整个婴儿车骨架的折叠,整个过程通过个连杆机构的配合,折叠顺畅,而且折叠完成后体积小,便于携带。如图3至图4所示,所述的第二连动杆7包括直杆段71和与直杆段71一体成型的弯杆段72,所述的弯杆段72的与第一连动杆6铰接,所述的直杆段71的中部铰接在后车架2上,并且直杆段71的上端铰接在所述第三连动杆10的下端。第二连动杆7由直杆段71和弯杆段72组成,因此,在第三连动杆10推动直杆段71时,只需要很短的运动行程就能使弯杆段72向前翘起而通过第一连动杆6将前车架1拉动到折叠的位置。因此,如此设计可以使得整个婴儿车骨架结构更紧凑。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的第二连动杆7、后连接杆5与后车架2三者同轴铰接,所述的滑套8、第三连动杆10与前连接杆3三者同轴铰接。因此,能够尽量减少在零部件上打孔和安装铰接轴的数量,使结构更简单,制造也更方便,而且也能使婴儿车骨架更美观。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的后车架2包括后车杆21,所述的后车杆21上设有向其两侧凸出的第一铰接部22和第二铰接部23,所述的前车架1铰接在第一铰接部22上,所述的前连接杆3铰接在第二连接部23上。由于第一铰接部22和第二铰接部23分别向后车杆21的两侧凸出,所以婴儿车骨架在时,前车架1向后车架2靠拢并与后车架2大致平行,与此同时,前连接杆3向后车架2靠拢并与后车架2大致平行。因此,尽可能地利用了空间,确保婴儿车骨架折叠后占用空间小。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婴儿车骨架还包括手推把11,所述的手推把11包括把手111和连接在把手111上并能在手推杆4内上下滑行的把手杆112。当婴儿车骨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把手杆112从手推杆4内伸出,便于用户推动婴儿车,当婴儿车需要折叠时,将把手杆112缩进到手推杆4内,使得折叠后的体积紧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婴儿车骨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骨架,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1),其上连接有前轮(1a);后车架(2)其上连接有后轮(2a),并且后车架(2)的上端与前车架(1)的上端转动连接;前连接杆(3),其下端与后车架(2)上端转动连接;手推杆(4),其中部与前连接杆(3)的上端转动连接;后连接杆(5),其上端与手推杆(4)的下端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后车架(2)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一连动杆(6),其前端铰接在前车架(1)中部、其后端铰接有第二连动杆(7),并且第二连动杆(7)的中部铰接在后车架(2)的中部;滑套(8),所述的滑套(8)铰接在前连接杆(3)的中部,并且所述的滑套(8)中设有能在其内滑行的座架杆(9),所述的座架杆(9)与后连接杆(5)的中部铰接;第三连动杆(10),其上端铰接在前连接杆(3)上,其下端铰接在第二连动杆(7)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车骨架,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1),其上连接有前轮(1a);后车架(2)其上连接有后轮(2a),并且后车架(2)的上端与前车架(1)的上端转动连接;前连接杆(3),其下端与后车架(2)上端转动连接;手推杆(4),其中部与前连接杆(3)的上端转动连接;后连接杆(5),其上端与手推杆(4)的下端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后车架(2)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一连动杆(6),其前端铰接在前车架(1)中部、其后端铰接有第二连动杆(7),并且第二连动杆(7)的中部铰接在后车架(2)的中部;滑套(8),所述的滑套(8)铰接在前连接杆(3)的中部,并且所述的滑套(8)中设有能在其内滑行的座架杆(9),所述的座架杆(9)与后连接杆(5)的中部铰接;第三连动杆(10),其上端铰接在前连接杆(3)上,其下端铰接在第二连动杆(7)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动杆(7)包括直杆段(71)和与直杆段(71)一体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全德高瑞斌
申请(专利权)人:柯全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