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水溶性聚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6586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其由疏水单体A、大单体B1和含烯基的季铵盐单体C;或由疏水单体A和选自大单体B、丙烯酸类单体D、磺酸类单体E和膦酸类单体F中的至少一种单体;或由疏水单体A、大单体B1和电中性单体G聚合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水溶性聚合物在混凝土或水泥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溶性聚合物作为泵送剂时,在具有降粘特性的同时,还使得混凝土拥有较好流动性,并抗离析、泌水,确保其具有可观的传输稳定性。

Water-soluble polym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ater-soluble polymer, which is composed of hydrophobic monomer A, large monomer B1 and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monomer containing alkenyl C, or at least one monomer in the hydrophobic monomer A and selected from large monomer B, acrylic monomer D, sulfonic monomer E, and phosphonic monomer F, or polymerized by hydrophobic monomer A, large monomer B1 and electrically neutral monomers. Here it is.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water-soluble polymer in concrete or cement. When the water soluble polymer of the invention is used as a pump agent, it has good fluidity and resistance to segregation and bleeding to ensure that the concrete has considerable transmission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溶性聚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为解决城市人口增长和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的矛盾和交通建设规模的急剧扩张等问题,混凝土结构高层化成为发展必然,这将对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要求越来越高。泵送混凝土技术已成为混凝土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随着现代施工设备的技术提升,泵送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满足更高的工作性、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现代混凝土向低水胶比、多元胶凝材料和大流态方向发展。尤其,超高建筑或超长距离的混凝土泵送施工中,结构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塑性粘度大,泵送压力大,堵泵堵管的现象也频繁,严重影响施工进度,造成建设成本的浪费。如何降低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的塑性粘度,并保证其良好的工作性和稳定性已经成为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技术关键。目前已有降粘措施有:(1)掺加矿物掺合料微珠粉煤灰,矿渣微粉,惰性石灰石粉等应用较为广泛。以微珠粉煤灰为例,因其表面光滑。且为正球状颗粒。在新拌混凝土体系中起到“滚珠润滑”效应,减小水泥浆的剪切应力,降低粘度。但工程应用发现微珠易破坏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其由I组、II组和III组中任意一组单体聚合得到,I组:疏水单体A、大单体B1和含烯基的季铵盐单体C;II组:疏水单体A和选自大单体B、丙烯酸类单体D、磺酸类单体E和膦酸类单体F中的至少一种单体;III组:疏水单体A、大单体B1和电中性单体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其由I组、II组和III组中任意一组单体聚合得到,I组:疏水单体A、大单体B1和含烯基的季铵盐单体C;II组:疏水单体A和选自大单体B、丙烯酸类单体D、磺酸类单体E和膦酸类单体F中的至少一种单体;III组:疏水单体A、大单体B1和电中性单体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聚合物,其特征在于,疏水单体A选自苯乙烯类单体、氟酯类单体、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乙烯、丁二烯、氯乙烯和异戊二烯中的一种或多种;大单体B1选自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端基为苯基的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端基为苯基的异丁基聚氧乙烯醚、端基为苯基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和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大单体B选自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端基为苯基的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端基为苯基的异丁基聚氧乙烯醚、端基为苯基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端基为羧酸官能团的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端基为羧酸官能团的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端基为羧酸官能团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端基为磺酸官能团的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端基为磺酸官能团的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端基为磺酸官能团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端基为磷酸官能团的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端基为磷酸官能团的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和端基为磷酸官能团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含烯基的季铵盐单体C选自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四烯丙基氯化铵、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丁基溴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甲基丙烯酰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丁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所述电中性单体G选自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2-丙烯酰胺和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溶性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烯类单体选自苯乙烯、4-氯苯乙烯、4-溴苯乙烯、4-甲基苯乙烯、4-乙烯苯乙烯、2-氯苯乙烯、2-溴苯乙烯、2-甲基苯乙烯和2-乙基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氟酯类单体选自2-(全氟丁基)乙基丙烯酸酯、(2H-全氟丙基)-2-丙烯酸酯、1H,1H-全氟辛基丙烯酸酯、1H,1H,11H-全氟十一烷基丙烯酸酯、(全氟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2-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2-(全氟十二烷基)乙基丙烯酸酯、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全氟烷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全氟十二烷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1H,1H-全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1H,1H,2H,2H-全氟辛醇丙烯酸酯、3-(全氟-5-甲基己基)-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明张力冉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