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减水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四滴加法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6785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减水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四滴加法制备方法,所述的减水剂的制备步骤如下:1)将聚醚大单体和水置于釜底,搅拌,至溶液无明显块状或片状物料后,初始温度≤22℃,加入无机过氧类引发剂和微量硫酸亚铁;2)5min后,同步开始滴加还原链转移复合剂溶液和氧化剂溶液,滴加时间为a小时;3)再5min后,开始滴加小单体溶液,滴加时间为a‑0.5小时;4)再20min后,开始滴加液碱溶液,滴加时间为a+0.5小时;5)液碱溶液滴加完,保温0.5‑2.0小时,停止搅拌,即得成品母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羧酸减水剂具备高减水率高保坍性的双重特点,适应性强,能显著改善新拌混凝土的保坍性、粘聚性、保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减水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四滴加法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
,具体涉及一种高减水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四滴加法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减水剂是混凝土的第五组分,以聚羧酸减水剂为主,具有减水率高,坍落度保持性较好等优点,且合成工艺简单,生产过程无污染物,绿色环保,性价比高。目前影响混凝土工作状态的因素较多,如砂石、水泥、矿物掺合料;与之相对应是混凝土外加剂随之波动较大。减水剂分子量过小易被消耗掉,减水剂分子量过大难以被吸附。根据不同的材料情况,控制减水剂分子量的分布系数,使减水剂分子易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且较好的持久的保持流动性的效果。现有技术多为在一定反应条件下直接使不饱和醇聚醚与不饱和羧酸发生自由基共聚反应,聚羧酸系减水剂合成过程中,引发剂和小单体采用分开滴加法,该类方法控制因素单一化,无法严格控制羧基与聚醚侧链的排列分布,羧基与聚醚侧链不适宜的分布排列或分子量分布过宽或过窄,导致减水剂分子的吸附状态易过早被水化产物掩埋掉或无法有效吸附。专利CN104448156A公开了一种高效聚羧酸减水剂的室温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酸为反应单体,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减水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四滴加法制备方法,由下述各组分聚合而成,成品母液质量分数为40%,总质量份为1000,具体步骤如下:将340~355份聚醚大单体与200~250份水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直至溶液无明显块状或片状物料;测定釜内温度,控制初始温度≤22℃,一次性投入0.05~0.2份无机过氧类引发剂和0.0001~0.0003份硫酸亚铁;5min后,同步开始滴加还原链转移复合剂溶液和氧化剂溶液;再过5min后,开始滴加小单体溶液;再过20min后,开始滴加液碱溶液;液碱溶液滴加结束后,保温0.5~2h,补水至1000份,停止搅拌,即得成品;其中,所述还原链转移复合剂溶液由0.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减水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四滴加法制备方法,由下述各组分聚合而成,成品母液质量分数为40%,总质量份为1000,具体步骤如下:将340~355份聚醚大单体与200~250份水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直至溶液无明显块状或片状物料;测定釜内温度,控制初始温度≤22℃,一次性投入0.05~0.2份无机过氧类引发剂和0.0001~0.0003份硫酸亚铁;5min后,同步开始滴加还原链转移复合剂溶液和氧化剂溶液;再过5min后,开始滴加小单体溶液;再过20min后,开始滴加液碱溶液;液碱溶液滴加结束后,保温0.5~2h,补水至1000份,停止搅拌,即得成品;其中,所述还原链转移复合剂溶液由0.5~1.0份还原剂、1.0~2.5份巯基类链转移剂和50~60份水组成,还原剂为甲醛合次硫酸氢钠、抗坏血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氧化剂溶液由2.0~3.5份双氧水和50~60份水组成;还原链转移复合剂溶液和氧化剂溶液的同步滴加时间为a小时,a为2~4小时;所述小单体溶液由35~50份丙烯酸和50~60份水组成,滴加时间为a-0.5小时;所述液碱溶液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凯何鹏浩王迎斌谌援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