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不同弹性体的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29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不同弹性体的鞋,其主要是由鞋身、鞋垫、中底及鞋底所组成,中底覆盖于鞋底上,该鞋身粘贴或缝制于鞋底上,并于其中置入鞋垫,组成鞋体;于鞋垫下方设一吸震惰性部件,并于鞋底鞋跟处设一容置部,容置部中置入一弹性缓冲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减少人体重量下压于鞋跟的压力,并且能迅速恢复并有效对抗地面的反震力,提供支撑力,避免脚跟受到震动与伤害。(*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尤其是一种具有瞬间舒缓吸震效果并能迅速恢复且能同时兼具舒适性的鞋体。
技术介绍
根据研究统计,人类在行走时足部所承受的压力相当于人体重量,平均每人一天行走下来,足部所承受的压力可达数吨,加上地面的反震力,容易造成足部的酸痛。长期下来会影响膝盖、腰部甚至脊椎的健康,因此有业者针对鞋体吸震结构设计改良,以维护足部健康。目前一般常见的皮鞋鞋体的设计,如图6所示,为直接将中底40覆盖于鞋底60(俗称大底),其间没有设置任何吸震体结构,其无法帮助使用者有效避免地面的反震力,容易造成使用者足部酸痛疲劳,影响身体健康。目前另一类鞋体结构,是于鞋体间设置一吸震结构,如图7所示,是于鞋底鞋跟部置入一伞状吸震垫70,以吸收地面反震力来保护鞋跟,避免撞击伤害,从而给使用者提供一具有吸震效果的鞋体。其设计需要在中底挖空一穿孔,用于将伞状吸震垫70置入,其制造方式虽然简单,但其吸震垫同时承受身体重量的压力及地面反震压力,足部与鞋底间受吸震体影响,脚足部时常会有一种塌陷的感觉(缓冲下陷)。开始使用时足跟部虽较为舒适,但长期使用后,该下压处因长期使用变形,会造成脚足部在鞋底鞋垫处前后受力不平均,使用者开始踏步反而会较为吃力;且该吸震垫(弹性体)长期受压无法有效释压,其效能会逐渐降低,因而使用者穿着舒适程度大为降低,,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不同弹性体的鞋,其可提供对于足部有效的吸震与支撑作用,同时更兼具舒适性,其组合结构简单有效,价格便宜,制造简单,适于大量生产。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不同弹性体的鞋,其主要由惰性元件与缓冲垫所组成,其中惰性元件置于鞋垫与中底之间,并在鞋底的容置部置入一缓冲垫。本技术通过惰性元件吸收来自身体重量的压力,该惰性元件还带有低反弹的特性,使其下沿端承受的压力不致于反弹回足部。该鞋跟上所设置的缓冲垫可弹性恢复原状并对抗地面的反震力。由于惰性元件及缓冲垫一上一下的避震缓冲设计,可将身体下压力及地面反震压力缓冲恢复到平衡状态,为足部提供了有效的吸震与支撑作用,同时更兼具舒适性。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主要优点1、本技术为足部提供极佳的平衡舒缓及有效吸震由于惰性元件及缓冲垫的双重搭配设计,由于惰性元件材质的低反弹性的特性,因此可由惰性元件吸收承受身体重量下压的压力,使该脚足部在鞋体内鞋垫鞋底前后能具有平衡踏压碰触效果,不会发生现有结构中前后受力不均的现象,而且由于其鞋中底下所设的缓冲垫具有弹性恢复力并提供足部支撑及对抗地面反震力,因此可为使用者提供极佳的吸震效果,并具有良好舒适性。2、成本低廉由于本技术各组件由低弹力惰性组件及一般PU材质作为吸震组件,其组合结构简单有效,价格便宜,制造简单,适于大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吸震结构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的吸震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技术的吸震结构的局部剖面图一;图4为本技术的吸震结构的局部剖面图二;图5为本技术的缓冲垫的立体图;图6为现有技术的鞋体结构局部外观示意图;图7为现有技术的鞋体吸震结构局部外观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 鞋身20 鞋垫 21 泡棉30 惰性元件 31 半园球体 32 底沿40 中底50 缓冲垫 51 底框 52 缓冲组件521 镂空环槽 53 圆孔60 鞋底 61 容置部 62 透气孔70 伞状吸震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吸震结构的立体组合图及本技术的吸震结构的立体分解图。一种具有不同弹性体的鞋,由鞋身10、鞋垫20、中底40及鞋底60所组成;鞋身10为粘贴或缝制于鞋底60,且中底40覆盖连接于鞋底60,成为完整的鞋体结构。将一底部粘贴有一层PU泡棉21的鞋垫20置入鞋体中,于该鞋垫20与中底40间设置一低弹性材质制成的惰性元件30,如图3及图4所示,该惰性元件30可为低弹性橡塑料或低弹性材质混制,具有低反弹性,可有效减低身体重量作用于足部的压力,且该压力不致反弹回足部。另于鞋底60设一容置部61,置入一缓冲垫50,如图5所示,该缓冲垫50由PU材质制成,其表面具有无数个气孔,且于鞋底60鞋沿侧部适当处设有一气孔62,用于容置部61内的气体通过。该缓冲垫50由矩形底框51与多个圆柱缓冲组件52一体成型而成,该圆柱缓冲组件52项面设有预设数量的凹陷圆孔53,且其圆柱缓冲组件52中央设为多个呈阶梯状的镂空环槽521并沿设到底框51底部。由于PU材质的特性及呈圆柱状缓冲组件52的设计,使其可承受极大的压力;由于该圆柱缓冲垫镂空环槽521及其侧边所设的气孔,使其受力压缩时,由于镂空环槽弹性恢复及气孔气体排出,使其可于受压变形后能迅速恢复原状,有效地提供对足部的良好支撑,且同时能对抗地面的反震力。该惰性元件30表面为突出于底沿32表面的预设数量分布的实心状半圆球体31,该半圆球体31与底沿32连接;其受压后半圆球体31与底沿32连动,具低弹性特性,并可为橡塑料材质或低弹性材质。该设于鞋垫20与中底40之间的惰性元件30与设于鞋底60上的缓冲垫50可设为不同弹性或使用不同弹性系数材质,或者可设该惰性组件30弹性系数低于该缓冲垫50弹性系数。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情性元件与缓冲垫的结构设计,由于该惰性元件的低反弹性,而且缓冲垫能有效吸收地面反震力及避免撞击伤害,并且受压后能迅速恢复原状的特性,由两种不同弹性控制设置,即以一种可减缓人体或其足部下压力及弹性反应,与一种弹性恢复力量形成一脚足部脚踏压力缓冲至平衡状态,达到鞋体有效吸震且带有缓冲舒适性的功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不同弹性体的鞋,它至少包括鞋身、鞋垫、中底及鞋底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垫与中底之间设置一具有弹性的惰性元件,并于鞋底设有一容置部,容置部中置入一缓冲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不同弹性体的鞋,它至少包括鞋身、鞋垫、中底及鞋底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垫与中底之间设置一具有弹性的惰性元件,并于鞋底设有一容置部,容置部中置入一缓冲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不同弹性体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元件及缓冲垫设置为不同弹性或在鞋体足部下压处设有两种以上的弹性系数的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不同弹性体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建山
申请(专利权)人:懋一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