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耀中专利>正文

可锻铸铁件不装箱退火铸件表面无氧化的退火炉及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9966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锻铸铁件不装箱退火铸件表面无氧化的退火炉及其工艺分为两个步骤,第一、在现有炉内底部筑一个堆集式退火床;第二、将要退火的可锻铸铁件,先在安妥剂溶液中浸蘸一下,使铸件表面附着一薄层安妥剂,然后将铸铁件装在堆集式的退火床上,当退火床装足可锻铸铁件时,封退火窑门,点火燃烧,经上述工艺退火后的可锻铸铁件表面无氧化皮,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每生产一吨可锻铸铁件可节省80元以上,杜绝了钢铁的浪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可锻铸铁件退火工序过程中铸件表面无氧化皮的热处理方法。已有的可锻铸铁管件及其它可锻铸铁件(半成品)所用的退火炉及其工艺都是装入退火箱内进行热处理退火的。这种热处理方法,1、劳动强度大,搬运退火箱是被热处理铸件的加倍劳力还多2、退火箱白白地被火烧掉了(每热处理一吨可锻铸件须损耗5 0元退火箱费);3、加热升温时间长、耗煤量大,耗电也大,退火周期长,耗工时大;4、综合计算起来每吨可锻铸铁件经热处理工序要损失80-100元人民币。在一些有条件的可锻铸铁件热处理厂家,有往退火炉中输入保护气体进行无氧化皮退火的,但成本太大,不适用可锻铸铁件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可锻铸铁件不装箱无氧化的退火炉及其工艺,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热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退火工序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第一、在现有退火炉内的底部筑一个堆集式的退火床,床的高度以操作方便为宜,床面上留有适当距离的流烟孔,孔口直径为100mm左右,连通加热室与烟筒道。第二、将要退火的可锻铸铁件,先在溶解度为28%的氯化钠、氯化钡加少许水玻璃的溶液(简称安妥剂)中浸蘸一下,随干后再次喷刷表面,使被退火的可锻铸铁件表面附着一薄层安妥剂,借此使可锻铸铁件表面在高温下不被炉气浸蚀成氧化皮,然后装入窑内的退火床上,并在退火床的流烟孔上设立若干根与流烟孔同直径大的通流烟的耐火材料管,当退火床装足可锻铁件时,把装入的可锻铁件大致整平,检查流烟管是否畅通,最后封退火窑门,点火燃烧。退火工艺曲线同现有技术,只是第一阶段升温、保温时间缩短了四分之三。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既节省了人力又减少钢铁的浪费(不用退火箱了),每生产一吨可锻铸铁件,可节省80-100元人民币。权利要求1.一种可锻铸铁件不装箱退火铸件表面无氧化的退火炉及其工艺其特征在于退火炉内的堆集式退火床和铸件表面附着有溶解度为28%的氯化钠氯化钡加少许水玻璃(简称安妥剂)溶液,分为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在现有退火炉内的底部,筑一个堆集式退火床,床的高度以操作方便为宜,床面上留有适当距离的若干个流烟孔,孔口直径为100mm左右连通加热室与烟筒道;第二道工序,将要退火的可锻铸铁件,先在安妥剂溶液中浸蘸一下,随干后再次喷刷表面,使被退火的可锻铸铁件表面附着一薄层安妥剂,相当铸件表面是被密封了,借此使可锻铸铁件在高温下不被炉气浸蚀成氧化皮,然后将备好的可锻铸铁件装在窑内的退火床上,并在退火床的流烟孔上设立若干根与流烟孔同直径大的通流烟的耐火材料管,退火曲线同现有技术只是第一阶段升温保温时间缩短了四分之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锻铸铁件不装箱退火铸件表面无氧化的退火炉及其工艺,其特征是在退火炉的退火床上留有适当距离的若干根流烟管和流烟孔,使退火床上堆集的铸件上下温度平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锻铸铁不装箱退火铸件表面无氧化的退火炉及其工艺,其特征是可锻铸件表面附着了一薄层安妥剂密封着,其表面在高温炉内的有害气体与铸件表面隔绝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锻铸铁件不装箱件表面无氧化的退火炉及其工艺,其特征是铸件表面用安妥剂密封使铸件在高温下与炉气隔绝,同样能适用于大、中、小钢件在反射炉内加热后淬火、正火、退火。全文摘要一种可锻铸铁件不装箱退火铸件表面无氧化的退火炉及其工艺分为两个步骤,第一、在现有炉内底部筑一个堆集式退火床;第二、将要退火的可锻铸铁件,先在安妥剂溶液中浸蘸一下,使铸件表面附着一薄层安妥剂,然后将铸铁件装在堆集式的退火床上,当退火床装足可锻铸铁件时,封退火窑门,点火燃烧,经上述工艺退火后的可锻铸铁件表面无氧化皮,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每生产一吨可锻铸铁件可节省80元以上,杜绝了钢铁的浪费。文档编号C21D1/26GK1134464SQ9610090公开日1996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3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3日专利技术者李耀中 申请人:李耀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锻铸铁件不装箱退火铸件表面无氧化的退火炉及其工艺,其特征在于退火炉内的堆集式退火床和铸件表面附着有溶解度为28%的氯化钠,氯化钡加少许水玻璃(简称安妥剂)溶液,分为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在现有退火炉内的底部,筑一个堆集式退火床,床 的高度以操作方便为宜,床面上留有适当距离的若干个流烟孔,孔口直径为100mm左右连通加热室与烟筒道;第二道工序,将要退火的可锻铸铁件,先在安妥剂溶液中浸蘸一下,随干后再次喷刷表面,使被退火的可锻铸铁件表面附着一薄层安妥剂,相当铸件表面是 被密封了,借此使可锻铸铁件在高温下不被炉气浸蚀成氧化皮,然后将备好的可锻铸铁件装在窑内的退火床上,并在退火床的流烟孔上设立若干根与流烟孔同直径大的通流烟的耐火材料管,退火曲线同现有技术只是第一阶段升温保温时间缩短了四分之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中
申请(专利权)人:李耀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