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耀中专利>正文

物腔集空气自行流动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928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0:43
一种物腔集空气自行流动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简称:造风发电,利用地球表面上空间的空气是低处密集高处稀气流欲上升的特性,建造集空气箱,风道,风轮,护架,传动轮轴发电机组成。在生产电能的过程中不用任何燃料转换,不用外力匹配,就会发出电能。而且是从设备建成投产后,长年累月不分昼夜,每天24小时不论阴晴冷暖,每时每刻都能保证发电机正常运行发电,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物腔集空气自行流 动促成风カ的发电装置,简称造风发电,用于发电或者用于任何所需动カ源的某种设备及方法。1001工程。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技术是乘自然界中的风能,太阳能都是ー种时有时无的产电状态,燃煤产电ー是污染环境,ニ是煤蓄量有限,核电不安全,上述已有技术都不是如意的电能源的来源渠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物腔集空气自行流动促成风カ的发电装置,下起集空气箱上至促风风道的上出风ロ,在这段物腔内集空气自行流动促成风动カ输出发电,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カ的发电装置,不用匹配任何外作用力,只是利用地球表面上空间的空气自行流动,就能产生风动力,这是ー种高度科学的电能源的根本来源方向,而且是ー种永久用之不竭的,永久可依靠的新的电能源,它是未来电能源来源渠道中的老大,它要取代已有的一切发电技术。制做一个孕级集空气箱,腔内的空气压カ始终低于腔外的空气压力,能使腔内外的空气产生恒态的快速对流形成风动力,上升至孕级风道的上出风口外排,推动风轮转动,传动发电机发电。家庭及企事业单位都能自备自行发电自用,甩掉了外供电,降低各种耗费。必要的组件包括立体或锥体或下锥体上立体形状的及平行喇叭形孕级的集空气箱,竖式或倾斜式孕级的空气自行流动的及卧式平行对流的促风风道,风道出风ロ外的竖式或倾斜式及卧式制位的圆柱体螺旋叶风轮,风轮及腔筒与螺旋叶轴隙触转动的风轮,也有多个90°以上的螺旋弧形叶轮与轴固定一体的叶轮,或扇形风轮,提速器概括有皮带轮,摩擦轮,齿轮轴,甩轮,传动轮轴,竖式或卧式的发电机,护架,输配电组成ー个单体的发电装置,如说明书附图中所示的垂直内腔与喇叭孕级组合示意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利用地球表面上空间地面上有高低不平的差位可就用和物腔外的空气压カ高干物腔内,高压处的空气欲向低压处流动的性能,用一种孕级方法,制流空气在物腔内自行快速流动促成风カ发电。做ー个下方是向内进空气的内喇叭ロ形状,上方是向外排风的筒形状,上下两个单件组成ー个单体的喇叭至孕级喇叭(孕级是指垂直内腔与喇叭头组合结构中,是物件里面潜有一件至多件的有间距的相同的喇叭ロ套集成的物腔,从上到下一件里面套一件,再套一件至多件套集成一个塔型的集空气箱(1)),在装置中有很多喇叭孕级件,而且全是靠有很多件很多层的孕级件进空气及很多层垂直内腔风道,在孕级的风道中促成风カ至出风ロ,才有巨大的风动力,推动发电机转动发电。从集空气箱的上、中、下至底部进空气至箱的上方外排空气进入风道促成风动力。把空气在流动中所产生的风动力,用于发电,或用于人类所需其它的动カ做功;在地面上或水面上建立体或锥体及喇叭形、半喇叭形的集空气箱,竖式或倾斜式孕级的空气自行流动的及卧式平行对流的促风风道,风道出风口外的竖式,倾斜式及卧式制位的圆柱体螺旋叶或扇形风轮,风轮及腔筒与螺旋叶轴隙触转动的风轮,由护架制位。能在山上,工房外顶,楼外顶,屋外顶,及地面上有任何高低差位的地方,及荒山,野岭,沙漠,戈壁及路旁,平地,水面上,河床地带,建制流空气动カ源的发电站。圆柱体的内螺旋叶风轮,风轮及叶轴在腔筒内隙触转动的风轮,风轮的高或长,大小因需确定,风轮就位有竖式,倾斜式或平行式下侧供风的三种方式。在护架顶端中心有一个定位圆柱体风轮轴头的轴承悬架;圆柱体风轮的外围上下有I至多道的齿圈或摩擦轮,传动轮轴上的介轮,齿轮或皮带轮,制位在悬梁桥托架下或地面上,变速箱传动发电机发电;机组容量5W至50W以上的发电机,发电机的转速高达150至3000转。 立体或锥体的集空气箱上下满布着多向多层的孕级进空气带ロ,进空气带ロ高O. 05m至O. 5m,宽度择需确定,集空气箱的高度Im至200m以上,长、宽度形状择需确定,箱内上段是促风室,空气在促风室内形成风速的空气动カ源,进入装置上段的快速促风风道,倾斜向上的风道与顶部立式向上的风道组合,及平行风道的直径或截面Φ0. I至24m,经出风ロ排出推动螺旋叶风轮转动,或多支风道与总促风风道插接并联组合成总的促风风道至顶排出推动特大的螺旋叶风轮转动,经轮轴传动大型发电机发电。本专利技术物腔集空气自行流动促成风カ的发电装置,在地球上的任何非耕种的位置都能建造。是ー种永久用不尽的新能源,永久能依靠的新能源。能为大小企业、事业单位,野营及家庭建造适用的电カ能源站;能为国家至全人类不限地域建造任何形状的无运行成本的大、小型的发电装置,能并入电网,也能就地供电于用户,能蓄入电瓶供电于用户,满足人类的电カ需求。是ー项大跨越性的促进经济发展的好项目,是ー项结构简单,投资小,效果快,适用性极广,是十分科学、十分理想的发电设施。井能用于一切在运作性环境中做功。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集空气箱中,下段部分的垂直内腔与喇叭孕级组合结构示意图,图中(1),垂直内腔组合结构,(2),喇叭头组合结构,(3),护架身,(4),护架腿,(5),护架脚,(6)。图I为摘要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物腔集空气自行流动促成风カ的发电装置,简称造风发电,利用地球表面上的地面或水面上的空间,楼房外顶至山上及任何ー个有高低差位可就用的地方,及物腔外的空气压カ高于物腔内,高压处的空气欲向低压处流动的性能,采用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カ发电,从极微型至特大型的发电装置,都是立足在地面以上或水面以上的空间,制做护架结构的物腔内孕级喇叭组合的集空气箱促风构造,其中,必要组件包括立体或锥体至下锥体上立体形状的及平行物腔内及多层喇叭头孕级集空气箱进空气带,竖式或倾斜式的空气自行向上流动的及卧式平行对流的孕级促风风道,风道出风口外的竖式或倾斜式及卧式制位的圆柱体螺旋叶风轮及腔筒与螺旋叶轴隙触转动的风轮或扇形风轮,也能在风轮轴上端制成ニ至多层的风叶轮,每层风叶轮上有多个90°以上的螺旋弧形风叶与轴固定为一体,提速器,卧式或竖式的发电机,单体护架或有多层网平台结构的至集联成的总护架,输配电组成ー个单体的发电装置,就地供电,能入电网或蓄入电瓶待用或转用电。集空气箱制位在护架的下段,风道制位在护架的上顶段或中后段位置,风轮制位在护架的顶外部或尾部,提速器,发电机制位在风轮的侧位或随叶轴下端下达在护架的下段至地面,输配电制位在发电机的附近;装置的总高度3m至300m以上,倾斜风道长度及高度5m至500m,进空气ロ比出风ロ为00 :至200000 :,或更高的比例,因需择定;机组容量5W至50W以上;构成一个单体的极微型至小型的发电装置;或者传动任何所需的某种机械力运行做功的装置。进入集空气箱内的空气上升到风道内的顶出口处形成风,推动风轮转动,经提速器传动发电机发电,由输配电供于用户。实施例2、在地面上任何ー个地方,实施发电方法的装置,物腔集空气自行流动的集空气箱至输配电,在戈壁,荒野,沙漠及公路旁、鉄路沿线边,河床地帯,単体发电装置中的集空气箱在护架的下段内或外周,风道 在护架的中段至上段,风轮叶轴在护架的顶部至悬顶下方与上出风ロ衔接;制位集空气箱,风道,风轮叶轴,提速器,发电机的护架是钢材结构或混凝土结构;传动轮轴提速器发电机安装在风轮的ー侧,或者两侧,提速器,发电机,输配电是双配置结构,风轮叶轴下端带动提速器,或叶轴的下轴头直达或侧转轴下达到护架的下段至地面传动发电机发电。实施例3、在地面上任何ー个地方集2至多単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腔集空气自行流动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简称:造风发电,利用地球表面上的地面或水面上的空间,楼房外顶至山上及任何一个有高低差位可就用的地方,及物腔外的空气压力高于物腔内,高压处的空气欲向低压处流动的性能,其特征在于,采用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发电,从极微型至特大型的发电装置,都是立足在地面以上或水面以上的空间,制做护架结构的物腔内孕级喇叭组合的集空气箱促风构造,其中,必要组件包括:立体或锥体至下锥体上立体形状的及平行物腔内及多层喇叭头孕级集空气箱进空气带(1),竖式或倾斜式的空气自行向上流动的及卧式平行对流的孕级促风风道(2),风道出风口外的竖式或倾斜式及卧式制位的圆柱体螺旋叶风轮及腔筒与螺旋叶轴隙触转动的风轮或扇形风轮,也能在风轮轴上端制成二至多层的风叶轮,每层风叶轮上有多个90°以上的螺旋弧形风叶与轴固定为一体(3),提速器(4),卧式或竖式的发电机(5),单体护架或有多层网平台结构的至集联成的总护架(6),输配电(7)组成一个单体的发电装置,就地供电,能入电网或蓄入电瓶待用或转用电;集空气箱(1)制位在护架(6)的下段,风道(2)制位在护架(6)的上顶段或中后段位置,风轮(3)制位在护架(6)的顶外部或尾部,提速器(4),发电机(5)制位在风轮(3)的侧位或随叶轴下端下达在护架(6)的下段至地面,输配电(7)制位在发电机(5)的附近;装置的总高度3m至300m以上,倾斜风道长度及高度5m至1500m,进空气口比出风口为100∶1至200000∶1,或更高的比例,因需择定;机组容量5W至50W以上;构成一个单体的极微型至小型的发电装置;或者传动任何所需的某种机械力运行做功的装置;进入集空气箱(1)内的空气上升到风道(2)内的顶出口处形成风,推动风轮(3)转动,经提速器(4)传动发电机(5)发电,由输配电(7)供于用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腔集空气自行流动促成风力的发电装置,简称造风发电,利用地球表面上的地面或水面上的空间,楼房外顶至山上及任何一个有高低差位可就用的地方,及物腔外的空气压力高于物腔内,高压处的空气欲向低压处流动的性能,其特征在于,采用物腔集空气自行促成风力发电,从极微型至特大型的发电装置,都是立足在地面以上或水面以上的空间,制做护架结构的物腔内孕级喇叭组合的集空气箱促风构造,其中,必要组件包括立体或锥体至下锥体上立体形状的及平行物腔内及多层喇叭头孕级集空气箱进空气带(I),竖式或倾斜式的空气自行向上流动的及卧式平行对流的孕级促风风道(2),风道出风口外的竖式或倾斜式及卧式制位的圆柱体螺旋叶风轮及腔筒与螺旋叶轴隙触转动的风轮或扇形风轮,也能在风轮轴上端制成二至多层的风叶轮,每层风叶轮上有多个90°以上的螺旋弧形风叶与轴固定为一体(3),提速器(4),卧式或竖式的发电机(5),单体护架或有多层网平台结构的至集联成的总护架(6),输配电(7)组成一个单体的发电装置,就地供电,能入电网或蓄入电瓶待用或转用电; 集空气箱(I)制位在护架(6)的下段,风道(2)制位在护架(6)的上顶段或中后段位置,风轮⑶制位在护架(6)的顶外部或尾部,提速器(4),发电机(5)制位在风轮(3)的侧位或随叶轴下端下达在护架(6)的下段至地面,输配电(7)制位在发电机(5)的附近;装置的总高度3m至300m以上,倾斜风道长度及高度5m至1500m,进空气口比出风口为100 I至200000 1,或更高的比例,因需择定;机组容量5W至50W以上;构成一个单体的极微型至小型的发电装置;或者传动任何所需的某种机械力运行做功的装置; 进入集空气箱(I)内的空气上升到风道(2)内的顶出口处形成风,推动风轮(3)转动,经提速器⑷传动发电机(5)发电,由输配电(7)供于用户。2.一种在地面上任何一个地方,实施权利要求I的发电方法的装置,包括权利要求I所述的,物腔集空气自行流动的集空气箱(I)至输配电(7),在戈壁,荒野,沙漠及公路旁、铁路沿线边,河床地带,其特征在于,单体发电装置中的集空气箱(I)在护架(6)的下段内或外周,风道(2)在护架¢)的中段至上段,风轮叶轴(3)在护架¢)的顶部至悬顶下方与(2)上出风口衔接;制位集空气箱(1),风道(2),风轮叶轴(3),提速器(4),发电机(5)的护架(6)是钢材结构或混凝土结构;传动轮轴提速器⑷发电机(5)安装在风轮(3)的一侦牝或者两侧,提速器(4),发电机(5),输配电(7)是双配置结构,风轮叶轴下端带动提速器(4),或叶轴的下轴头直达或侧转轴下达到护架¢)的下段至地面传动发电机发电。3.一种在地面上任何一个地方集2至多单体的发电装置,包括权利要求I和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两个至多个单体发电装置中的集空气箱(1),垂直内腔孕级风道(2),一至多层网平台结构的单体或组合聚联接的护架(6),聚集制位在一幢高大的总护架(6)中、下段装置中心的外周围,大型的发电装置中有很多很多喇叭口形状的孕级结构进空气口的聚集空气箱(I),在总立架的内外上上、下下,有二至百层以上的集空气箱层及每一层的中央到四周内外又有多道的集空气箱组,有间隔距的维修人行道,以方块或长方块形状的集空气箱组,排列制位在大型的总护架内,在每一层的上面形成了一个层的多总体风道,随后把由上至下的每一层的总体风道串入至总护架内的总风道内至最顶部最大的外出风口排出,在大型的总立架内的上下多层的集空气箱中,每三层至多层以上增设一层聚风室至聚风的冲天的或侧外排风筒,垂直内腔与喇叭头孕级组合结构的集空气箱的高度,是以其内容积充满孕级风量确定其为一个单体的集空气箱的高度,或者说也就是群体集空气箱装置中未包括总出风风道的每一层的高度。每一层集空气箱(I)顶外的外排立风道的出风口,是层层底顶部冲天的串连外排风道结构或在人行道的顶部直通到顶及在护架外侧周联至顶侧插入总外排风道出风口下方的总风道内。在总护架一侧外是一上至架顶下至地面的大悬台运集空气箱件的电梯,集空气箱(I),并把每一个单体装置的集空气箱顶外上方促风风道(2)的上出风口,集联接至高大护架的总促风风道的上、中、下段内,螺旋叶轮腔筒与叶轴隙触转动的大风轮(3),在总护架¢)的顶部,发电机随风轮叶轴直达或侧转轴下达的轴端就位在护架出)的下段至地面,构成一个多单体装置集联成一体的一幢中型至大型的发电装置。4.一种在地面上任何一个地方集2至多群体的发电方法的装置,包括权利要求I至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把两个至多个群体发电装置中的垂直内腔集空气箱(I),垂直内腔孕级风道(2),一至很多层平台结构的组成群体的护架(6),聚集制位在总体的一栋最高大的总护架(6)内每一层的平台面上至中、下段象一栋最高大的大厦层层有房间似的,从总装置中心到四立方体或长方体中排列制位的下锥体上立方体形状的喇叭孕级的组成群体的外周围,在大型的总立架内的上下多层的集空气箱中,每三层至多层以上增设一层聚风室至聚风的冲天的或侧外排风筒,垂直内腔与喇叭头孕级组合结构的集空气箱的高度,是以其内容积充满孕级风量确定其为一个单体的集空气箱的高度,或者说也就是群体集空气箱装置中未包括总出风风道的每一层的高度。每一层集空气箱(I)顶外的外排立风道的出风口,是层层底顶部冲天的串连外排风道结构或在人行道的顶部直通到顶及在护架外侧周联至顶侧插入总外排风道出风口下方的总风道内,在总护架一侧外是一上至架顶下至地面的大悬台运集空气箱件的电梯。满布着集空气箱(I),并把每个群体装置的集空气箱顶外上方促风风道(2)至上方的总促风风道的上出风口,聚集联接至最高大的总促风风道的上、中、下段内;螺旋叶轮腔筒与叶轴隙触转动的风轮(3),在总护架(6)的顶部,发电机随特大风轮叶轴直达或侧转轴下达的轴端就位在总特大护架¢)的下段至地面,构成一个多群体装置聚集联成一体的一栋特大型的发电装置。5.一种在山上,工房外顶,楼外顶,屋外顶实施权利要求I的发电方法的装置,包括权利要求I所述的,在地面上的任何高低差位,建向上的风道,其特征在于,从下起随势建向上的风道,在主风道的下部建有I至多支的孕级支风道及插入的孕级风道及插入的孕级风道,有单风道或多风道与单风轮组合结构,风道顶出风口与顶上的操作平台齐平;也能就顶部设护架再增高,在顶周围的空间设集空气箱(I)至输配电(7)的发电装置中的组件,在顶下方一周筑支柱建成一个发电平台;或由一至多层平台结构的护架(6)制位集空气箱(I)至输配电(7),风轮就位在风道的出风口外上方;经提速器(4)传动发电机发电; 在山上,工房外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中
申请(专利权)人:李耀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