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式发电的球形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9533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发电的球形机器人,包括外球壳、连接头、中空发电管道、固定件、连接管道、单电极摩擦发电装置,在外球壳的一条直径的两端固定两个固定件,每个固定件上均匀设置有六个连接口,每个连接口与固定件的底面之间夹角为30˚,每两个连接口之间的夹角为60˚,所述中空发电管道之间通过连接头连接成一个电磁发电装置,电磁发电装置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固定件的对应的连接口上;所述单电极摩擦发电装置通过连接管道固定连接两个固定件的对应的连接口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电磁、摩擦复合发电,能够在任意风向下实现大功率的均衡发电,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长续航特性,可广泛适用于极地等未知环境下探测的应用。

A spherical robot with composite power gener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herical robot for composite power generation, including an outer spherical shell, a connecting head, a hollow power generation pipe, a fixed part, a connecting pipe and a single electrode friction generating device. Two fixed parts are fixed on the two ends of a diameter of the outer spherical shell, and six joints are evenly arranged on each fixture. The angle between the bottom of the fixed part is 30, and the angle between each two joints is 60. The hollow power generation pipe is connected by a connecting head to an electromagnetic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The two end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are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connecting ports of the two fixed parts; the single electrode friction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is fixed by the connecting pipe. The corresponding connection port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wo fixed parts. The invention adopts electromagnetic and friction composite power generation, and can achieve high power balanced power generation under any wind direction. It has good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and long endur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can be widely applied to detection in unknown environment such as po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发电的球形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式发电的球形机器人,是一种能应用于极地环境进行长续航探测工作的球形机器人。
技术介绍
极地具有丰富的油气、铁矿等资源,所以对极地的探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由于极地环境特殊,所以对极地科考机器人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目前大多数的极地科考机器人都是依靠自身所携带的电池或者燃料进行工作,尚无法实现长时间、远距离的续航工作。所以如何在极地环境下实现机器人长续航长距离的探测工作是一个研究难题,关键在于机器人能源的再生系统以及其运动形式。其中,球形机器人作为一种滚动式机器人,与传统的轮式、轨道式或足式移动机器人相比,具有良好的动态稳定性、运动连续性强的特点,更适合极地复杂的地理环境。自1996年芬兰赫尔辛基科技大学和流浪者公司共同研制出第一个球形运动机器人后,球形机器人渐渐地成为了国内外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但是其更多的是在研究球形机器人的主动控制驱动方式,该类机器人大多不具有能源再生系统。1999年,美国航空航天研究所依据风滚草原理研制了一种充气式球形机器人,内部装备了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能源供给,如果直接应用于极地探测,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极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复合式发电的球形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发电的球形机器人,包括外球壳(1)、连接头(2)、中空发电管道(3)、固定件(8)、连接管道(9)、单电极摩擦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外球壳(1)的一条直径的两端固定两个固定件(8),每个固定件(8)上均匀设置有六个连接口,每个连接口与固定件(8)的底面之间夹角为30˚,每两个连接口之间的夹角为60˚,所述中空发电管道(3)之间通过连接头(2)连接成一个电磁发电装置,电磁发电装置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固定件(8)的对应的连接口上;所述单电极摩擦发电装置通过连接管道(9)固定连接两个固定件(8)的对应的连接口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发电的球形机器人,包括外球壳(1)、连接头(2)、中空发电管道(3)、固定件(8)、连接管道(9)、单电极摩擦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外球壳(1)的一条直径的两端固定两个固定件(8),每个固定件(8)上均匀设置有六个连接口,每个连接口与固定件(8)的底面之间夹角为30˚,每两个连接口之间的夹角为60˚,所述中空发电管道(3)之间通过连接头(2)连接成一个电磁发电装置,电磁发电装置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固定件(8)的对应的连接口上;所述单电极摩擦发电装置通过连接管道(9)固定连接两个固定件(8)的对应的连接口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发电的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发电管道(3)的结构包括铜线圈(4)、激振子(5)、永磁体(6)、弹簧(7),所述铜线圈(4)紧密缠绕在中空发电管道(3)外壁的两端;所述的激振子(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宇毅何宜瑞刘韵佳张萌靳绍华丁仔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