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压电振子双向驱动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电驱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压电振子双向驱动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驱动器具有工作行程大、运动速度快和承载力大的特点,但是传统驱动器体积庞大且运动分辨率不高。现当代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微型机械、精密测量和生物医疗都对微型驱动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微型驱动器必须实现小体积和高精度。新型微型驱动器主要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磁致伸缩材料、电致伸缩材料和压电陶瓷进行驱动。其中,压电驱动微型驱动器具有定位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抗电磁干扰、功耗小和驱动力大的优点,现有的压电驱动器主要有尺蠖型驱动和惯性驱动两类,但这两类驱动器结构较为复杂,多与工作面刚性接触,对工作环境要求高,易损耗构件不易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压电驱动器结构较为复杂,多与工作面刚性接触,对工作环境要求高,易损耗构件不易更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压电振子双向驱动器,该驱动器由驱动压电振子、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一换向压电振子和第二换向压电振子、第一脚支座和第二脚支座组成。其中所述驱动压电振子由压电薄片材料粘贴在矩形弹性基体上构成,所述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为相同的矩形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压电振子双向驱动器,包括:驱动压电振子(1)、第一支撑腿(2)、第二支撑腿(3)、第一换向压电振子(4)和第二换向压电振子(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实现双向驱动的第一脚支座(6)和第二脚支座(7);其中所述驱动压电振子(1)由压电薄片材料粘贴在矩形弹性基体上构成,所述第一支撑腿(2)和第二支撑腿(3)为相同的矩形薄片构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第一支撑腿(2)一端端布置在驱动压电振子(1)下表面、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支撑腿(3)一端连接在驱动压电振子(1)下表面、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换向压电振子(4)和第二换向压电振子(5)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腿(2)和第二支撑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压电振子双向驱动器,包括:驱动压电振子(1)、第一支撑腿(2)、第二支撑腿(3)、第一换向压电振子(4)和第二换向压电振子(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实现双向驱动的第一脚支座(6)和第二脚支座(7);其中所述驱动压电振子(1)由压电薄片材料粘贴在矩形弹性基体上构成,所述第一支撑腿(2)和第二支撑腿(3)为相同的矩形薄片构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第一支撑腿(2)一端端布置在驱动压电振子(1)下表面、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支撑腿(3)一端连接在驱动压电振子(1)下表面、另一端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祥莉,吴越,任露泉,田丰君,董景石,宋正义,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