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志民专利>正文

一种金属屋面平衡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6451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屋面平衡层结构,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与支撑柱一一对应适配的限位凹柱,所述限位凹柱与支撑柱卡合连接,所述底板的尺寸与金属屋面波谷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与金属屋面的波谷粘合连接或者底板与结构檩条通过机械固定件穿过金属屋面进行连接;所述一块底板上的多个支撑柱与多个底板上限位凹柱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平衡层结构的材料材质比重轻、结构设计轻,因而重量大大减轻;材料和人工工程量大大降低,节约成本;免现场材料裁切,施工无污染,环保性能高;结构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和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屋面平衡层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将金属屋面的波峰、波谷建造成平面的平衡层结构。
技术介绍
大型金属屋面上可以建造轻型屋顶花园、安装薄膜太阳能光伏组件、设计制作平面艺术等,但必须要一体化解决金属屋面板波峰、波谷之间的高差,以及广泛存在的渗漏问题。由于城市土地的日益昂贵,以及考虑到大型金属屋面的固有特性(很多位于城市中或城郊、建筑类型以工厂、大型仓储或公共建筑为多,坚固平坦且具有一定的荷载能力,能够在人群密集区域就近提供服务等),以及大型金属屋面的既有大规模存量,开发应用大型金属屋面上的闲置空间近年来引起业界广泛关注,但如何使之大范围的局部平整和解决长效防渗漏的问题,目前尚没有成熟的技术方案,通常的做法就是:做法一、首先用发泡胶粘接方式将聚氨酯保温板切条4粘接在金属屋面波谷5,然后用发泡胶3粘接方式将双面带皮聚氨酯保温板2覆盖在其上,最后在屋面上用粘接胶粘接覆盖柔性防水卷材1,如图1所示。做法二、首先用聚氨酯类保温板(或岩棉板)切条填充金属屋面波谷,然后覆盖双面带皮聚氨酯保温板(或岩棉板),将两者用螺钉机械固定于屋面板或板下的结构檩条,最后在屋面上用螺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金属屋面平衡层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屋面平衡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顶板(10),所述顶板(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20);多个底板(40),所述底板(4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与支撑柱(20)一一对应适配的限位凹柱(30),所述限位凹柱(30)与支撑柱(20)卡合连接,所述底板(40)的尺寸与金属屋面波谷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底板(40)的下表面与金属屋面的波谷相连接;每个所述顶板(10)上的支撑柱(20)与多个底板(40)上限位凹柱(30)对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屋面平衡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顶板(10),所述顶板(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20);多个底板(40),所述底板(4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与支撑柱(20)一一对应适配的限位凹柱(30),所述限位凹柱(30)与支撑柱(20)卡合连接,所述底板(40)的尺寸与金属屋面波谷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底板(40)的下表面与金属屋面的波谷相连接;每个所述顶板(10)上的支撑柱(20)与多个底板(40)上限位凹柱(30)对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屋面平衡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0)为圆柱状结构,其侧表面设有多个截面为倒三角形的凸起(21);所述限位凹柱(30)为中心处设有通孔(31)的圆柱状结构,所述通孔(3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与凸起(21)相适配的凹槽(32);所述支撑柱(20)与限位凹柱(30)连接时,所述凸起(21)卡合在凹槽(32)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屋面平衡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0)的高度与限位凹柱(30)的高度相适配;所述凸起(21)的宽度与凹槽(32)的深度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民
申请(专利权)人:李志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