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粉制品框架式液压机顶缸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869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粉制品框架式液压机顶缸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缸装置、内置缸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内置缸于调节装置均设置在外缸装置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第一活塞杆上设置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在下封头上设置第三腔体;利用第一腔体形成内置缸装置,该内置缸装置的第二活塞杆作为内冲活塞杆;利用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形成可调节第一活塞杆的调节装置,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控制第一活塞杆的初始位置从而便于调节第二活塞杆的初始位置,调节精度高,调节方便;此外,在第三腔体内冲缓冲液限制调节杆在液压机工作式的移动,增加了整个顶缸机构工作状态的安全性。

A dry powder product frame type hydraulic machine top cylinder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ry powder product frame type hydraulic machine top cylinder mechanism, which includes the external cylinder device, the built-in cylinder device and the adjusting device; the built-in cylinder is set on the external cylinder device. In the invention, the first piston rod and the second cavity are set on the first piston rod, and the third cavity is set on the lower seal head. The first chamber is used to form a built-in cylinder device, the second piston rod of the built-in cylinder device is used as the inner piston rod; the second cavity and the third cavity are used to form an adjustment device to adjust the first piston rod, which can control the initial position of the first piston rod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adjustment of the initial position of the second piston rod. The adjustment precision is high and the adjustment is convenient. In addition, the buffer liquid in the third cavity is used to restrict the movement of the adjusting lever in the working type of the hydraulic press, and the safety of the working state of the whole top cylinder mechanism is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粉制品框架式液压机顶缸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粉制品框架式液压机顶缸机构。
技术介绍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或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有压或无压成形后再通过烧结,制造金属材料、复合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艺技术。粉末冶金技术具备显著节能、省材、性能优异、产品精度高且稳定性好等一系列优点,非常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目前,粉末冶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交通、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兵器、生物、新能源、信息和核工业等领域,成为新材料科学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分支之一。随着国内粉末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金属材料均采用粉末成型技术,即通过粉末成型压机将金属粉末压制成饼状,再通过烧结制得金属制品。如中国专利CN201520907276.8所示的一种液压机油缸,包括油缸体和柱塞,柱塞活动设于油缸体内孔,油缸体内孔的下段是较小直径的密封段内孔,密封段内孔设有下开口装入柱塞,密封段内孔与柱塞外圆之间形成密封摩擦面,其特征在于:密封摩擦面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缸内防尘圈、上密封圈、下密封圈和缸口防尘圈,缸内防尘圈位于密封段内孔的最上端,缸口防尘圈位于密封段内孔的最下端,缸内防尘圈、上密封圈、下密封圈和缸口防尘圈扣置在密封槽内,密封槽在密封段内孔的孔壁上开设。目前,粉末液压机的内冲活塞杆是无法调节的,只能通过液压机顶缸粗略的控制内冲活塞杆的行程,其精度较低,对于一些高精度要求的产品,液压机顶缸的控制精度对内冲活塞杆的行程控制精度的影响很大,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精确控制内冲活塞杆的顶缸机构来实现内冲活塞杆的便捷调节和精确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粉制品框架式液压机顶缸机构,能够解决一般的干粉制品液压机顶缸机构调节精度差,调节方式复杂,易漏油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干粉制品框架式液压机顶缸机构,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外缸装置、内置缸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内置缸装置与调节装置均设置在外缸装置上;所述外缸装置包括外缸套、第一活塞杆、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外缸套呈两端导通圆柱筒状,所述第一活塞杆同轴设置在外缸套内沿着外缸套的内壁滑动,所述第一活塞杆沿着轴线方向分别在两端开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同轴且不导通,第一腔体位于第二腔体的上方;所述上封头设置在外缸套的顶端且上封头上开有容纳第一活塞杆穿过的圆孔,所述外缸套与第一活塞杆之间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外缸套的内壁上且紧贴在上封头的下端面;所述下封头设置在外缸套的底端,下封头上沿轴线方向上开有一导通的第三空腔;所述内置缸装置位于外缸套的外侧,所述内置缸装置包括第一腔体、上堵头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腔体上设置有导液口;所述第二活塞杆同轴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第二活塞杆可沿着第一腔体的内壁滑动;所述上堵头设置在第一腔体的端部对第一腔体进行密封;上堵头上设置有容纳第二活塞杆穿过的通孔;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二腔体、第三腔体、下堵头、调节杆、弹簧、弹簧限位块和封盖;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同轴伸入在第二腔体内,调节杆的另一端同轴伸入在第三腔体内;所述弹簧位于第二腔体的内,弹簧限位块固定设置在调节杆的外壁上,所述调节杆上的弹簧限位块将弹簧压紧在第二腔体的内壁上;所述下堵头设置在第二腔体的端部对第二腔体进行密封;所述封盖设置在下封头的第三腔体上对第三腔体进行密封。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腔体内设置有台阶面,所述调节杆设置在第三腔体内的端部也设置有配合第三腔体的台阶面限制调节杆的上移限度。进一步的,所述封盖上设置有一进液口与第三腔体内导通,在第三腔体内填充缓冲液。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杆与外缸套之间、限位块与第一活塞杆之间、限位块与外缸套之间、上封头与第一活塞杆之间、下封头与外缸套之间、下封头与调节杆之间、上堵头与第二活塞杆之间、上堵头与第一腔体内壁之间、第二活塞杆与第一腔体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进一步的,所述上堵头与第一腔体之间通过螺栓组拧紧固定;所述封盖与第三腔体之间通过螺栓组拧紧固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在第一活塞杆上设置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在下封头上设置第三腔体;利用第一腔体形成内置缸装置,该内置缸装置的第二活塞杆作为内冲活塞杆;利用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形成可调节第一活塞杆的调节装置,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控制第一活塞杆的初始位置从而便于调节第二活塞杆的初始位置,调节精度高,调节方便;此外,在第三腔体内冲缓冲液限制调节杆在液压机工作式的移动,增加了整个顶缸机构工作状态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干粉制品框架式液压机顶缸机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如图1所示的一种干粉制品框架式液压机顶缸机构:包括外缸装置1、内置缸装置2和调节装置3;所述内置缸装置2与调节装置3均设置在外缸装置1上。外缸装置1包括外缸套11、第一活塞杆12、上封头13和下封头14;所述外缸套11呈两端导通圆柱筒状,所述第一活塞杆12同轴设置在外缸套11内沿着外缸套11的内壁滑动,所述第一活塞杆12沿着轴线方向分别在两端开有第一腔体15和第二腔体16,所述第一腔体15与第二腔体16同轴且不导通,第一腔体15位于第二腔体16的上方。上封头13设置在外缸套11的顶端且上封头13上开有容纳第一活塞杆12穿过的圆孔,所述外缸套11与第一活塞杆12之间设置有限位块17,所述限位块17固定在外缸套11的内壁上且紧贴在上封头13的下端面;所述下封头14设置在外缸套11的底端,下封头14上沿轴线方向上开有一导通的第三空腔18。内置缸装置2位于外缸套11的外侧,所述内置缸装置2包括第一腔体15、上堵头21和第二活塞杆22;所述第一腔体15上设置有导液口;所述第二活塞杆22同轴设置在第一腔体15内,第二活塞杆22可沿着第一腔体15的内壁滑动;所述上堵头21设置在第一腔体15的端部对第一腔体15进行密封;上堵头21上设置有容纳第二活塞杆22穿过的通孔。调节装置3包括第二腔体16、第三腔体18、下堵头31、调节杆32、弹簧33、弹簧限位块34和封盖35;所述调节杆32的一端同轴伸入在第二腔体16内,调节杆32的另一端同轴伸入在第三腔体18内;所述弹簧33位于第二腔体16的内,弹簧限位块34固定设置在调节杆32的外壁上,所述调节杆32上的弹簧限位块34将弹簧33压紧在第二腔体16的内壁上;所述下堵头31设置在第二腔体16的端部对第二腔体16进行密封;所述封盖35设置在下封头14的第三腔体18上对第三腔体18进行密封。第三腔体18内设置有台阶面,所述调节杆32设置在第三腔体18内的端部也设置有配合第三腔体18的台阶面限制调节杆32的上移限度。封盖35上设置有一进液口与第三腔体18内导通,在第三腔体18内填充缓冲液。第一活塞杆12与外缸套11之间、限位块17与第一活塞杆12之间、限位块17与外缸套11之间、上封头13与第一活塞杆12之间、下封头14与外缸套11之间、下封头14与调节杆32之间、上堵头21与第二活塞杆22之间、上堵头21与第一腔体15内壁之间、第二活塞杆22与第一腔体15内壁之间均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干粉制品框架式液压机顶缸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粉制品框架式液压机顶缸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缸装置、内置缸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内置缸装置与调节装置均设置在外缸装置上;所述外缸装置包括外缸套、第一活塞杆、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外缸套呈两端导通圆柱筒状,所述第一活塞杆同轴设置在外缸套内沿着外缸套的内壁滑动,所述第一活塞杆沿着轴线方向分别在两端开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同轴且不导通,第一腔体位于第二腔体的上方;所述上封头设置在外缸套的顶端且上封头上开有容纳第一活塞杆穿过的圆孔,所述外缸套与第一活塞杆之间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外缸套的内壁上且紧贴在上封头的下端面;所述下封头设置在外缸套的底端,下封头上沿轴线方向上开有一导通的第三空腔;所述内置缸装置位于外缸套的外侧,所述内置缸装置包括第一腔体、上堵头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腔体上设置有导液口;所述第二活塞杆同轴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第二活塞杆可沿着第一腔体的内壁滑动;所述上堵头设置在第一腔体的端部对第一腔体进行密封;上堵头上设置有容纳第二活塞杆穿过的通孔;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二腔体、第三腔体、下堵头、调节杆、弹簧、弹簧限位块和封盖;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同轴伸入在第二腔体内,调节杆的另一端同轴伸入在第三腔体内;所述弹簧位于第二腔体的内,弹簧限位块固定设置在调节杆的外壁上,所述调节杆上的弹簧限位块将弹簧压紧在第二腔体的内壁上;所述下堵头设置在第二腔体的端部对第二腔体进行密封;所述封盖设置在下封头的第三腔体上对第三腔体进行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粉制品框架式液压机顶缸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缸装置、内置缸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内置缸装置与调节装置均设置在外缸装置上;所述外缸装置包括外缸套、第一活塞杆、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外缸套呈两端导通圆柱筒状,所述第一活塞杆同轴设置在外缸套内沿着外缸套的内壁滑动,所述第一活塞杆沿着轴线方向分别在两端开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同轴且不导通,第一腔体位于第二腔体的上方;所述上封头设置在外缸套的顶端且上封头上开有容纳第一活塞杆穿过的圆孔,所述外缸套与第一活塞杆之间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外缸套的内壁上且紧贴在上封头的下端面;所述下封头设置在外缸套的底端,下封头上沿轴线方向上开有一导通的第三空腔;所述内置缸装置位于外缸套的外侧,所述内置缸装置包括第一腔体、上堵头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腔体上设置有导液口;所述第二活塞杆同轴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第二活塞杆可沿着第一腔体的内壁滑动;所述上堵头设置在第一腔体的端部对第一腔体进行密封;上堵头上设置有容纳第二活塞杆穿过的通孔;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二腔体、第三腔体、下堵头、调节杆、弹簧、弹簧限位块和封盖;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同轴伸入在第二腔体内,调节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巨能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