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绝热体及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453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8:45
一种真空绝热体包括:第一板构件;第二板构件;密封部;支撑单元;抗热单元;以及排气端口,其中,向第三空间延伸以联接到支撑单元的延伸部被设置到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中的至少一者,而且延伸部被形成为从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中的至少一者的边缘部向下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真空绝热体及冰箱
本公开涉及一种真空绝热体和一种冰箱。
技术介绍
真空绝热体是用于通过对其体内抽真空来抑制热传递(传热,heattransfer)的产品。真空绝热体可以减少通过对流和传导进行的热传递,因此被应用于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在应用于冰箱的常规绝热方法中,通常设置具有约30cm或更大厚度的泡沫聚氨酯绝热壁(尽管其以不同方式应用于冷藏和冷冻中)。但是,冰箱的内部容积因而减小。为了增大冰箱的内部容积,尝试将真空绝热体应用于冰箱。首先,本申请人的韩国专利第10-0343719号(参考文献1)已经公开。根据参考文献1,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制备真空绝热板,然后将其装入冰箱的壁内,真空绝热板的外部用如泡沫聚苯乙烯(聚苯乙烯)的单独模制件完成(整饰)。根据该方法,不需要额外发泡,并且提高了冰箱的绝热性能。但是,制造成本增加,并且制造方法复杂。作为另一个示例,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15-0012712号(参考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使用真空绝热材料设置壁并使用泡沫填充材料附加地设置绝热壁的技术(technique,方法)。根据参考文献2,制造成本增加,并且制造方法复杂。作为另一个示例,尝试使用单个产品的真空绝热体来制造冰箱的所有壁。例如,美国专利公开公报第US2040226956A1号(参考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提供处于真空状态的冰箱的绝热结构的技术。然而,通过提供处于充分真空状态的冰箱的壁难以获得实用化水平的绝热效果。特别地,难以防止在具有不同温度的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接触部处发生热传递。此外,难以保持稳定的真空状态。而且,难以防止真空状态下声压导致的壳体变形。由于这些问题,参考文献3的技术被局限于低温制冷装置,而不适用于一般家庭使用的制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绝热体和一种冰箱,其能够在真空状态下获得足够的绝热效果并在商业上应用。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提升设置在真空绝热体中的板构件的支撑能力的结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其至少一部分形成弯曲表面的真空绝热体以及一种包括该真空绝热体的冰箱。技术方案在一个实施例中,真空绝热体包括:第一板构件,限定用于第一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板构件,限定用于第二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第二空间具有与第一空间不同的温度;密封部,密封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以提供具有在第一空间的温度与第二空间的温度之间的温度且处于真空状态的第三空间;支撑单元,保持第三空间;抗热单元(heatresistanceunit),用于减少第一板构件与第二板构件之间的传热量;以及排气端口,第三空间中的气体通过排气端口排出,其中,向第三空间延伸以联接到支撑单元的延伸部被设置到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延伸部被形成为从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部向下延伸。在另一实施例中,真空绝热体包括:第一板构件,限定用于第一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板构件,限定用于第二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第二空间具有与第一空间不同的温度;密封部,密封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以提供具有在第一空间的温度与第二空间的温度之间的温度且处于真空状态的第三空间;支撑单元,保持第三空间;抗热单元,用于减少第一板构件与第二板构件之间的传热量;以及排气端口,第三空间中的气体通过排气端口排出,其中,支撑单元包括分别接触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的支撑板,以及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以及支撑板中的每个被设置为弯曲表面,并形成为使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以及支撑板中的每个的曲率随着其远离曲率中心而增加。在又一实施例中,真空绝热体包括:第一板构件,限定用于第一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板构件,限定用于第二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第二空间具有与第一空间不同的温度;密封部,密封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以提供具有在第一空间的温度与第二空间的温度之间的温度且处于真空状态的第三空间;支撑单元,保持第三空间;抗热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三空间内的呈板状的至少一个抗辐射片,以减少第一板构件与第二板构件之间的传热量;以及排气端口,第三空间中的气体通过排气端口排出,其中,抗辐射片设有具有小直径的至少一个第一孔和具有大直径的至少一个第二孔,从而使支撑单元的杆被插入第一孔和第二孔中,而且第一孔的数量小于第二孔的数量。在又一实施例中,冰箱包括:主体,设有内部空间,储备物品被储存在内部空间中;以及门,设置为从外部空间打开/关闭主体,其中,为了将制冷剂供应到主体,冰箱包括: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冷凝器,用于冷凝被压缩的制冷剂;膨胀器,用于膨胀被冷凝的制冷剂;以及蒸发器,用于蒸发被膨胀的制冷剂以带走热量,其中主体和门的至少一个包括真空绝热体,其中真空绝热体包括:第一板构件,限定用于内部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板构件,限定用于外部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密封部,密封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以提供具有在内部空间的温度与外部空间的温度之间的温度且处于真空状态的真空空间部;支撑单元,保持真空空间部;抗热单元,连接到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该抗热单元减少第一板构件与第二板构件之间的传热量;以及排气端口,真空空间部中的气体通过排气端口排出,其中,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中的至少一个向真空空间部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被联接到支撑单元。有益效果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具有真空绝热效果的真空绝热体以及包括真空绝热体的冰箱。而且,本公开的真空绝热体可以有效地克服真空空间部的辐射传热。根据本公开,能够充分地阻止经过用于阻止辐射传热的结构的热传递。而且,能够使用支撑单元提升板构件的支撑能力。而且,构成真空绝热体的部件不被形成为通过注塑成型而具有弯曲表面,而是通过仅改变装配过程来形成,从而能够制造形成为弯曲形状的真空绝热体。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冰箱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和冰箱的主体的视图。图3是示出真空空间部的内部结构的多个实施例的视图。图4是示出抗传导片及其周边部分的多个实施例的视图。图5是详细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的视图。图6是示出抗辐射片被紧固到图5的支撑单元的状态的视图。图7是沿图6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6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9是图5的抗辐射片的一个顶点部(vertexportion)的平面图。图10示出了通过采用模拟方式来表示相对于真空压力的绝热性能的变化和气体传导率的变化的图形。图11示出了通过观察得到的、当使用支撑单元时真空绝热体的内部进行排气的过程随时间和压力而变化的图形。图12示出了通过比较真空压力和气体传导率得到的图形。图13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的支撑单元与第一板构件之间的关联(correlation)的视图,其示出任一个边缘部。图14是图13的放大图。图15是图13的纵向剖视图。图16是示出图13的支撑单元和抗辐射片的视图。图17是图16的平面图。图18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的视图。图19是示出图18的第一板构件的视图。图20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的视图。图21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的视图。图22是图21的纵向剖视图。图23是示出根据第七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的视图。图24是示出图23的支撑单元的视图。图25是图23的支撑单元的分解图。图26是示出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真空绝热体及冰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绝热体,包括:第一板构件,限定用于第一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板构件,限定用于第二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空间的温度不同于所述第一空间的温度;密封部,密封所述第一板构件和所述第二板构件,以提供第三空间,所述第三空间的温度介于所述第一空间的温度与所述第二空间的温度之间,且所述第三空间处于真空状态;支撑单元,保持所述第三空间;抗热单元,用于减少所述第一板构件与所述第二板构件之间的传热量;和排气端口,所述第三空间中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端口排出;其中,所述第一板构件和所述第二板构件中的至少一者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第三空间延伸,以联接到所述支撑单元,而且所述延伸部被形成为从所述第一板构件和所述第二板构件中的至少一者的边缘部向下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8.03 KR 10-2015-0109721;2015.08.03 KR 10-2011.一种真空绝热体,包括:第一板构件,限定用于第一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板构件,限定用于第二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空间的温度不同于所述第一空间的温度;密封部,密封所述第一板构件和所述第二板构件,以提供第三空间,所述第三空间的温度介于所述第一空间的温度与所述第二空间的温度之间,且所述第三空间处于真空状态;支撑单元,保持所述第三空间;抗热单元,用于减少所述第一板构件与所述第二板构件之间的传热量;和排气端口,所述第三空间中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端口排出;其中,所述第一板构件和所述第二板构件中的至少一者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第三空间延伸,以联接到所述支撑单元,而且所述延伸部被形成为从所述第一板构件和所述第二板构件中的至少一者的边缘部向下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绝热体,其中,所述抗热单元包括抗传导片,所述抗传导片连接到所述第一板构件和所述第二板构件中的至少一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绝热体,其中,所述支撑单元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接触所述延伸部的至少一个表面,以支撑所述第一板构件和所述第二板构件中的至少一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绝热体,其中,所述支撑单元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环绕所述延伸部,以支撑所述第一板构件和所述第二板构件中的至少一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绝热体,其中,在所述第三空间内还设有形成为板状的至少一个抗辐射片,而且在所述抗辐射片中形成有对应于所述固定部的凹陷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绝热体,其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水平于所述第一板构件和所述第二板构件中的至少一者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板被联接到所述延伸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绝热体,其中,所述延伸部被插入所述支撑板的边缘部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绝热体,包括抗辐射片,所述抗辐射片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板构件与所述第二板构件之间的热传递,其中,所述抗辐射片被设置在所述第三空间内并呈板状,而且所述延伸部的下端部被配置为与所述抗辐射片隔开。9.一种真空绝热体,包括:第一板构件,限定用于第一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板构件,限定用于第二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空间的温度不同于所述第一空间的温度;密封部,密封所述第一板构件和所述第二板构件,以提供第三空间,所述第三空间的温度介于所述第一空间的温度与所述第二空间的温度之间,而且所述第三空间处于真空状态;支撑单元,保持所述第三空间;抗热单元,用于减少所述第一板构件与所述第二板构件之间的传热量;以及排气端口,所述第三空间中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端口排出,其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分别接触所述第一板构件和所述第二板构件的支撑板,以及所述支撑板以及所述第一板构件和所述第二板构件中的每一者被设置为曲面,并被形成为使其曲率随着远离曲率中心而增加。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真空绝热体,其中,所述支撑板包括形成为格栅状的多个连接肋,而且所述多个连接肋被形成为沿所述支撑板的周向或者所述支撑板的曲率中心的方向延伸。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真空绝热体,其中,沿所述支撑板的周向延伸的多个连接肋被形成为薄于沿所述支撑板的曲率中心的方向延伸的多个连接肋。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真空绝热体,其中,沿所述支撑板的周向延伸的所述多个连接肋的厚度被形成为等于或大于1mm且等于或小于3mm。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真空绝热体,其中,形成在所述支撑板的边缘部处的连接肋被形成为厚于其他连接肋。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真空绝热体,其中,形成在所述支撑板的边缘部处的所述连接肋由密度大于其他连接肋的材料制成。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真空绝热体,包括多个杆,所述多个杆夹设于所述第一板构件与所述第二板构件之间,所述多个杆被连接到所述支撑板。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真空绝热体,其中,所述抗热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空间内的呈板状的抗辐射片,所述抗辐射片被所述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元荣尹德铉李成燮金大雄金素拉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