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炉快速凉炉的冷却水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3690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炉快速凉炉的冷却水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设于高炉炉缸的直吹管一端,并与高炉炉缸的直吹管连通,包括本体、温度表,本体内部轴向设有空心管,空心管两端分别设有球阀,球阀之间设有测温管,测温管一端与空心管连通;温度表设于测温管的另一端。该监测装置通过温度表监测高炉内冷却水的温度,能够有效的控制冷却水的灌排,从而控制热交换程度,不但避免“大排大补”造成冷却水的使用效率低以及浪费,而且提高了凉炉效果和速度;通过“U”型透明管能够准确掌握高炉内冷却水液位距风口中心线的高度,从而控制冷却水的液位高度来增加冷却水从炉缸上部向下部渗透的能力和速度,有利于提高冷却速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炉快速凉炉的辅助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 于高炉快速凉炉的冷却水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能够对高炉冷却水的温度 和液位进行实时监测,有利于提高凉炉效果和速度。
技术介绍
在高炉停炉后,必须对高炉进行凉炉,为了提高生产和维修效率,需 要进行快速凉炉作业。目前,常用的凉炉方法是通过灌入大量的冷却水, 从而尽量多的带走炉缸中残留物(如焦炭)的热量,从而缩短凉炉时间。但是这种采用冷却水"大排大补"的凉炉方式存在以下缺点由于在高炉降料线停炉后,炉缸中的残留物分布一般为中间区域多, 而边缘区域相对较少,因此相对应炉缸内残留物的热量分布也呈中心区域 集中边缘区域分散,存在明显的热量分布不均;而凉炉时的冷却水是从高 炉上部区域的炉身部位灌入,并从炉缸下部的风口排出,虽然采用了冷却 水"大排大补",炉缸风口周围区域因冷却水不断置换而使炉缸边缘区域 冷却速度较快,但是在热量较集中的炉缸中心区域的冷却速度明显缓慢, 导致冷却水的使用效率较低,并且由于风口区域所形成的连续性排水泄压 以及炉缸内残留物层的阻损,导致冷却水向下渗透的能力严重不足,炉缸 下部的热量无法及时通过冷却水带走,导致冷却效果很不理想;另外,由 于高炉残留物的特性造成排出的冷却水含有一定的毒性,冷却水"大排大 补"的作业不仅造成了优质工业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还增加了污水的 处理成本。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髙炉快速凉炉的冷却水监测装置,无法对炉缸 内冷却水的温度以及液位进行实时监测,从而无法有效的控制冷却水换热 温度和使用量,使得凉炉效果及速度不够理想、冷却水浪费较大、以及污 水处理成本也较高的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凉炉效果不理想、凉炉速度较慢、冷却水 浪费较大以及污水处理成本较高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 于高炉快速凉炉的冷却水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有利于提高凉炉效果和速 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釆用如下技术方案该用于高炉快速凉炉的冷却水监测装置设于高炉炉缸的直吹管一端, 并与高炉炉缸的直吹管连通,该监测装置包括本体、温度表,本体内部轴 向设有空心管,空心管两端分别设有球阀,球阀之间设有测温管,测温管一端与空心管连通;温度表设于测温管的另一端。所述的测温管上也设有球阀。所述的空心管的球阖之间还设有测位管,测位管下端竖直与空心管连通。所述的测位管的上端倒设有"U"型透明管,并与"U"型透明管相连通。所述的"U"型管上刻有刻度。 所述的测位管上也设有球阀。所述的空心管的球阀、测温管的球阀以及测位管的球阀的材料均为铜。 所述的本体一端还设有与高炉炉缸的直吹管大盖插槽相匹配的插板, 插板内部与本体的空心管贯通,空心管通过插板插入高炉炉缸的直吹管大 盖插槽内,与高炉炉缸的直吹管连接相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的用于高炉快速凉炉的冷却水监测装 置设于高炉炉缸的直吹管一端,并与高炉炉缸的直吹管连通,包括本体、 温度表,本体内部轴向设有空心管,空心管两端分别设有球阔,球阀之间 设有测温管,测温管一端与空心管连通;温度表设于测温管的另一端。该 监测装置通过温度表监测高炉内冷却水的温度,能够有效的控制冷却水的 灌排,从而控制热交换程度,不但避免"大排大补"造成冷却水的使用效 率低以及浪费,而且提高了凉炉效果和速度;通过"U"型透明管能够准确 掌握高炉内冷却水液位距风口中心线的高度,从而控制冷却水的液位高度5来增加冷却水从炉缸上部向下部渗透的能力和速度,有利于提高冷却速度。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用于高炉快速凉炉的冷却水监测装置结构示意图2是图l所示的监测装置的左视示意图3是本技术的监测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请结合困l-图3所示,本技术的用于高炉快速凉炉的冷却水监 测装置10设于高炉炉缸的直吹管l一端,并与高炉炉缸的直吹管l连通。 该监测装置10包括本体11和温度表12,本体11内部轴向设有空心管111, 空心管111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球阀13a、 13b,两个球阀13a、 13b之间设 有测温管14,测温管14一端与空心管lll连通;温度表12设于测温管 14的另一端,用于对高炉炉缸内的冷却水的温度监测。测温管14上也设 置有球阀13c。在空心管111的两个球阀13a、 13b之间还设有测位管15, 测位管15下端竖直与空心管111连通;测位管15的上端设有倒置的"U" 型透明管16,并与"U"型透明管16—端相连通。"U"型透明管16为 开放式,使炉缸内的冷却水液面所承受的压力与"U"型透明管16内的冷 却水液面所承受的压力相同,使炉缸内流入"U"型透明管16内的冷却水 的液位高度与炉缸内的冷却水的液位高度相同。"U"型透明管16上还刻 有与高炉内冷却水的液位高度相应的刻度,用于对高炉炉缸内的冷却水的 液位监测,"U"型透明管16内冷却水的液位读数即为炉缸内的冷却水液 位距风口中心线的高度。测位管15上也设置有球阀13d。空心管111的球 阀13a、 13b和测温管14的球阀13c以及测位管15的球阀13d均釆用材 料为铜的铜球阀。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高炉炉缸的直吹管l处设有直吹管 大盖插槽2,直吹管大盖插槽2内原插有大盖插板,因此将本体ll的一端 设置并固定连接有与高炉炉缸的直吹管大盖插槽2相匹配的插板17(可以与原大盖插板的形状和尺寸相同),该插板17内部与本体11的空心管111贯通,空心管111通过插板17插入高炉炉缸的直吹管大盖插槽2内,并 使本体ll的空心管lll与高炉炉缸的直吹管l连接相通。使用时,即在高炉凉炉开始前,先将该监测装置10—端的插板17插 入高炉直吹管大盖的插槽内,关闭球阀13a、 13c、 13d并同时打开球阀13b 后,将温度表12和"U"型透明管16分别安装在测温管14和测位管15 的一端,安装完毕后,关闭球闽13b后再打开球阀13a,并同时缓慢打开 球阀13c、 13d,此时高炉炉缸内的冷却水从直吹管l流入本体ll的空心 管111内,并流至测温管14和测位管15内,便可观察炉缸残余物接触后 的冷却水的温度变化情况和炉缸内冷却水的具体液位位置与变化情况。当 观测到温度表12的读数超过预定数值时可以适当打开球阀13b进行排水 作业,直到温度表12的读数返回目标数值范围内后,再关闭球阀13b,从 而合理控制冷却水的灌排,有效的控制了热交换程度,不但避免"大排大 补"造成冷却水的使用效率低以及浪费,而且提高了凉炉效果和速度;当 观测到"U"型透明管16的冷却水液位的高度达到预定高度时,则停止炉 身部位的冷却水供应,既起到冷却水的节约,而且还增加冷却水从炉缸上 部向下部渗透的能力和速度,有利于提高冷却速度;另外,当监测装置IO 发生通道堵塞时,可以关闭球阀,并打开球阀进行人工清除堵塞物。本技术的监测装置IO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目前所有高炉 停炉大修的快速凉炉作业时的炉缸内冷却水的监测以及灌排控制。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 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 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炉快速凉炉的冷却水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设于高炉炉缸的直吹管一端,并与高炉炉缸的直吹管连通,其特征在于:该监测装置包括本体、温度表,本体内部轴向设有空心管,空心管两端分别设有球阀,球阀之间设有测温管,测温管一端与空心管连通;温度表设于测温管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黄琦姜伟忠林成城朱锦明张永忠夏欣鹏马洛文李有庆缪伟良陶荣尧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