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出水管与壁体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3625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进出水管与壁体的连接结构,特别是铜冷却壁进出水管与壁体的连接结构。带扩口的进出水管插入与水道连通的壁体扩口处,进出水管的扩口部位外缘与壁体间采取对接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强了进出水管承受垂直于水管轴向力的能力,消除了存在于角部的、由于角焊所形成的焊接应力与缺陷,对进出水管与壁体间连接的安全使用有益,可广泛用于铜冷却壁进出水管与壁体的连接结构上。(*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工程
,公开了一种进出水管与壁体的连 接结构,特别是铜冷却壁进出水管与壁体的连接结构。技术背景目前,高炉使用的铜冷却壁,主要是以整体铜板经钻孔形成水道,通过焊接与水道连通的进出水管而成为产品,如专利00246026. 2所述的铜板 冷却壁。这类铜冷却壁所具有共同的一项技术特点是其进出水管与壁体 之间的连接,采用了铜管直接插入壁体上连通水道的钻孔后实施角焊。近 年来,这种角焊方式生产的铜冷却壁已开始出现问题,比如从PW公司进口 的原装产品在某高炉使用不足五年,即从角焊部位大量断裂,给该高炉生 产和长寿带来巨大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出水管与壁体的连接结构,特别是铜 冷却壁进出水管与壁体的连接结构,以消除上述情况的发生。本技术 可广泛用于铜冷却壁进出水管与壁体的连接结构上。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将现有的进出水管经扩口后,插入与水道连通的壁体扩口处,进出水管的扩口外缘与壁体间采取对接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与现有角焊方式相比,采取对接焊方式可以显著提高进出水管所能够 承受的垂直于水管轴向的交变位移形成的拉力,同时从根本上消除了进出水管与壁体间存在于角部的、由于角焊所形成的焊接应力与缺陷。在铜冷 却壁使用过程中,由于炉内的渣皮滑脱,造成壁体温度周而复始的变化, 从而使铜冷却壁沿长度方向反复膨胀、位移,为此存在于角部的、由于角 焊所形成的焊接应力和其它焊接缺陷,成为造成进出水管与壁体间出现断 裂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技术所公开的新结构,增强了进出水管承受 垂直于水管轴向力的能力,消除了存在于角部的、由于角悍所形成的焊接 应力与缺陷,无疑对进出水管与壁体间连接的安全使用有益。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附图中件l为进出水管,件2为壁体,件3为水道,件4为扩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进出水管1带有扩口 4,扩口 4插入与水道3连通的壁体 2扩口处,进出水管的扩口4外缘与壁体2间采取对接焊。本技术所公开的新结构,增强了进出水管承受垂直于水管轴向力 的能力,消除了存在于角部的、由于角焊所形成的焊接应力与缺陷,无疑 对进出水管与壁体间连接的安全使用有益。本技术可广泛用于铜冷却 壁进出水管与壁体的连接结构上。权利要求1、一种进出水管与壁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进出水管(1)的扩口(4)插入与水道(3)连通的壁体(2)扩口处,进出水管的扩口(4)外缘与壁体(2)间采取对接焊。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机械工程
,公开了一种进出水管与壁体的连接结构,特别是铜冷却壁进出水管与壁体的连接结构。带扩口的进出水管插入与水道连通的壁体扩口处,进出水管的扩口部位外缘与壁体间采取对接焊。本技术增强了进出水管承受垂直于水管轴向力的能力,消除了存在于角部的、由于角焊所形成的焊接应力与缺陷,对进出水管与壁体间连接的安全使用有益,可广泛用于铜冷却壁进出水管与壁体的连接结构上。文档编号C21B7/10GK201040760SQ200720124369公开日2008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川 廖, 张昭贵, 熊放鸣, 王建同, 胡显波 申请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出水管与壁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进出水管(1)的扩口(4)插入与水道(3)连通的壁体(2)扩口处,进出水管的扩口(4)外缘与壁体(2)间采取对接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川胡显波王建同熊放鸣张昭贵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